第一章練習題及答案
1、題型:單選題分值:10 (4)
關于殘疾學生特殊需要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選項1:殘疾會引發學習信息傳遞的特殊需要
選項2:殘疾會引發學習目標調整的特殊需要
選項3:殘疾會引發學習方式調整的特殊需要
選項4:殘疾不引發學習環境調整的特殊需要
2、題型:單選題分值:10(4)
下列個體差異不會引發特殊教育需要的選項是
選項1:眼睛失明
選項2:聽力失聰
選項3:智力低下
選項4:長相漂亮
3、題型:單選題分值:10(1)
關于特殊需要學生發展表述最恰當的一項是
選項1:特殊需要學生發展是一種非典型的發展
選項2:特殊需要學生發展是一種非正常的發展
選項3:特殊需要學生發展是一種非常態的發展
選項4:特殊需要學生發展是一種最典型的發展
4、題型:單選題分值:10(3)
關于學生的特殊需要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選項1:特殊需要是指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
選項2:特殊需要是指對特殊教育條件支持的需要
選項3:特殊需要是指學生有特殊的愿望和理想
選項4:特殊需要是因學生個體差異引發的特殊教育需要
5、題型:單選題分值:10(4)
關于代償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選項1:雙手喪失,可以用嘴含筆寫字
選項2:盲人可以“以耳代目”
選項3:聾人可以看話明意
選項4:智力低下可通過學習來提高智力
6、題型:單選題分值:10(1)
特殊需要學生鑒定流程正確的一項是
選項1:篩查干預診斷
選項2:干預篩查診斷
選項3:篩查診斷干預
選項4:診斷篩查干預
7、題型:單選題分值:10(4)
關于特殊需要學生分類正確表述的一項是
選項1:多動癥學生不屬于特殊需要學生
選項2:天才學生屬于因文化背景差異而有特殊需要的學生
選項3:因語言差異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屬于狹義的分類
選項4:中國把殘疾的類型分為七類
8、題型:單選題分值:10 (3)
關于殘疾分類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選項1:中國殘疾分類的類別為比美國多
選項2:美國殘疾分類為類為7種
選項3:我國臺灣的殘疾分類比美國少
選項4:智力殘疾是精神殘疾的一種
9、題型:單選題分值:10(4)
關于殘疾對學生發展影響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選項1:殘疾會影響學生許多領域的發展
選項2:視力殘疾會影響學生的定向運動
選項3:聽力殘疾會影響學生的言語發展
選項4:智力殘疾不影響學生的生活自理
10、題型:單選題分值:10(4)
關于殘疾學生鑒定原則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選項1:公正性
選項2:科學性
選項3:全面性
選項4:靈活性測試
《特殊需要學生的融合教育》總論第二章練習題及答案 1、題型:單選題分值:10
關于我國特殊教育安置形式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選項1:只適合安置在特殊教育學校
選項2:只適合安置在普通學校特殊班
選項3:只適合安置在普通學校普通班
選項4:包括以上三種形式
2、題型:單選題分值:10
關于特殊教育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選項1:特殊教育特殊在其安置形式上是隔離的
選項2:特殊教育特殊在需要建立一些專門的學校
選項3:特殊教育特殊在學生有不同的個體差異
選項4:特殊教育特殊在學生有特殊的教育需要
3、題型:單選題分值:10
關于特殊教育融合發展進程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選項1:正常化——回歸主流(一體化)——全納
選項2:回歸主流——正常化(一體化)——全納
選項3:全納——回歸主流(一體化)——正常化
選項4:正常化——全納——回歸主流(一體化)
4、題型:單選題分值:10
關于隨班就讀專業合作支持表述最恰當的一項是:
選項1:需要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的合作
選項2:需要相關醫學專業人員的合作
選項3:需要家長的協助與合作
選項4:需要包括以上各方面人士的合作支持
5、題型:單選題分值:10
關于隨班就讀教育的主要任務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選項1:傳授相應的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時,強調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
選項2:發展學生的智力、體力和創造才能時,注重潛在能力的開發。
選項3:培養良好的品德和審美情趣、奠定科學的世界觀基礎時,滲透身殘志堅 的生命意識教育
選項4:特別重視學科知識的學習,與其他學生一樣達到相應的學業目標
6、題型:單選題分值:10
關于融合教育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選項1:融合教育又稱全納教育,是相對于隔離教育來說的
選項2:特殊教育發展至今一直采取隔離的安置方式
選項3:教育體制內也可能存在著性別、種族、貧富等的隔離現象
選項4:融合教育就是接納所有學生,反對歧視、排斥、隔離的教育
7、題型:單選題分值:10
關于資源教室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選項1:資源教室是為隨讀學生提供教育資源的場所
選項2:資源教室是為隨讀學生提供的實驗教室
選項3:資源教室相當于就讀學校的資源中心
選項4:資源教室可以提供有效的支持與專門服務
8、題型:單選題分值:10
關于隨班就讀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選項1:隨班就讀是推進特殊教育發展的一項教育政策
選項2:隨班就讀是殘疾學生主要教育安置方式之一
選項3:隨班就讀是促進殘疾學生平等融入社會的重要手段
選項4:隨班就讀是幫助殘疾學生治愈殘疾克服困難
9、題型:單選題分值:10
下列關于隔離教育弊端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選項1:隔離是一種排斥
選項2:隔離帶來標簽化
選項3:隔離是一種歧視
選項4:隔離是一種保護
10、題型:單選題分值:10
關于全納教育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選項1:全納教育主張普通學校接納所有學生
選項2:全納教育理念是平等、接納、參與、共享
選項3:全納教育要求取消特殊教育
選項4:全納教育提倡滿足所有兒童的教育需要
《特殊需要學生的融合教育》總論第三章練習題及答案
1、題型:單選題分值:10
“個別教育支持計劃”中的“個別”是指(3)
選項1:特殊學生
選項2:老師和學生“一對一”教學
選項3: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
選項4:課后個別輔導
2、題型:單選題分值:10
“通用設計”課程有(1)個特征。
選項1:三
選項2:四
選項3:兩
選項4:五
3、題型:單選題分值:10
提高隨班就讀學生課堂學習質量,老師應注意在課堂教學中(1)
選項1:照顧差異
選項2:提高要求
選項3:嚴格要求
選項4:請家長合作
4、題型:單選題分值:10
隨班就讀學生參與普通課程學習,需要在(1)個方面進行調整。
選項1:十
選項2:五
選項3:四
選項4:三
5、題型:單選題分值:10
隨班就讀學生的特殊課程,一般在(3)里進行。
選項1:普通班級
選項2:特殊學校
選項3:資源教室
選項4:康復機構
6、題型:單選題分值:10
制定“IEP”的成員包括學校行政人員、教師、相關專業人員和(3)
選項1:教研員
選項2:特殊學校老師
選項3:家長和學生
選項4:康復師
7、題型:單選題分值:10
衡量隨班就讀教學質量的標準在于三個關鍵詞(3)
選項1:接納、融合、同班
選項2:平等、參與、共享
選項3:進入、參與、進步
選項4:領導、老師、家長
8、題型:單選題分值:10
為滿足學生的特殊需要,課程應當包括(1 )
選項1:特殊課程
選項2:普通課程
選項3:個別化課程
選項4:特殊課程、普通課程和個別化課程
9、題型:單選題分值:10
隨班就讀的學生,是以(2)的方式參與普通課程學習。
選項1:完全個別
選項2:有個別支持
選項3:與同班一樣
選項4:個人
10、題型:單選題分值:10
融合教育的課程調整的常用模式是(3)
選項1:普通課程+特殊課程
選項2:特殊課程為主,普通課程為輔
選項3:融合參與課程模式
選項4:醫學康復課程模式
《特殊需要學生的融合教育》總論第二章練習題及答案
1、題型:單選題分值:10關于我國特殊教育安置形式表述正確的
一項是:4
選項1:只適合安置在特殊教育學校
選項2:只適合安置在普通學校特殊班
選項3:只適合安置在普通學校普通班
選項4:包括以上三種形式
2、題型:單選題分值:10關于特殊教育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
選項1:特殊教育特殊在其安置形式上是隔離的
選項2:特殊教育特殊在需要建立一些專門的學校
選項3:特殊教育特殊在學生有不同的個體差異
選項4:特殊教育特殊在學生有特殊的教育需要
3、題型:單選題分值:10關于特殊教育融合發展進程表述正確的
一項是:1
選項1:正常化——回歸主流(一體化)——全納
選項2:回歸主流——正常化(一體化)——全納
選項3:全納——回歸主流(一體化)——正常化
選項4:正常化——全納——回歸主流(一體化)
4、題型:單選題分值:10關于隨班就讀專業合作支持表述最恰當
的一項是:4
選項1:需要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的合作
選項2:需要相關醫學專業人員的合作
選項3:需要家長的協助與合作
選項4:需要包括以上各方面人士的合作支持
5、題型:單選題分值:10關于隨班就讀教育的主要任務表述不正
確的一項是:4
選項1:傳授相應的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時,強調社會適應能力 的培養
選項2:發展學生的智力、體力和創造才能時,注重潛在能力的開發。
選項3:培養良好的品德和審美情趣、奠定科學的世界觀基礎時,滲 透身殘志堅的生命意識教育
選項4:特別重視學科知識的學習,與其他學生一樣達到相應的學業 目標
選項1:融合教育又稱全納教育,是相對于隔離教育來說的
選項2:特殊教育發展至今一直采取隔離的安置方式
選項3:教育體制內也可能存在著性別、種族、貧富等的隔離現象
選項4:融合教育就是接納所有學生,反對歧視、排斥、隔離的教育
7、題型:單選題分值:10關于資源教室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2
選項1:資源教室是為隨讀學生提供教育資源的場所
選項2:資源教室是為隨讀學生提供的實驗教室
選項3:資源教室相當于就讀學校的資源中心
選項4:資源教室可以提供有效的支持與專門服務
8、題型:單選題分值:10關于隨班就讀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4
選項1:隨班就讀是推進特殊教育發展的一項教育政策
選項2:隨班就讀是殘疾學生主要教育安置方式之一
選項3:隨班就讀是促進殘疾學生平等融入社會的重要手段
選項4:隨班就讀是幫助殘疾學生治愈殘疾克服困難
9、題型:單選題分值:10下列關于隔離教育弊端表述不正確的一
項是:4
選項1:隔離是一種排斥
選項2:隔離帶來標簽化
選項3:隔離是一種歧視
選項4:隔離是一種保護
10、題型:單選題分值:10關于全納教育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
選項1:全納教育主張普通學校接納所有學生
選項2:全納教育理念是平等、接納、參與、共享
選項3:全納教育要求取消特殊教育
選項4:全納教育提倡滿足所有兒童的教育需要
《特殊需要學生的融合教育》總論第三章練習題及答案
1、題型:單選題分值:10“個別教育支持計劃”中的“個別”是指(3)
選項1:特殊學生
選項2:老師和學生“一對一”教學
選項3: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
選項4:課后個別輔導
2、題型:單選題分值:10“通用設計”課程有(1)個特征。
選項1:三
選項2:四
選項3:兩
選項4:五
3、題型:單選題分值:10提高隨班就讀學生課堂學習質量,老師
應注意在課堂教學中(1)。
選項1:照顧差異
選項2:提高要求
選項3:嚴格要求
選項4:請家長合作
4、題型:單選題分值:10隨班就讀學生參與普通課程學習,需要
在(1)個方面進行調整。
選項1:十
選項2:五
選項3:四
選項4:三
5、題型:單選題分值:10隨班就讀學生的特殊課程,一般在(3) 里進行。
選項1:普通班級
選項2:特殊學校
選項3:資源教室
選項4:康復機構
6、題型:單選題分值:10制定“IEP”的成員包括學校行政人員、教
師、相關專業人員和(3)。
選項1:教研員
選項2:特殊學校老師
選項3:家長和學生
選項4:康復師
7、題型:單選題分值:10衡量隨班就讀教學質量的標準在于三個
關鍵詞(3)
選項1:接納、融合、同班
選項2:平等、參與、共享
選項3:進入、參與、進步
選項4:領導、老師、家長
8、題型:單選題分值:10為滿足學生的特殊需要,課程應當包括
(1)
選項1:特殊課程
選項2:普通課程
選項3:個別化課程
選項4:特殊課程、普通課程和個別化課程
9、題型:單選題分值:10隨班就讀的學生,是以(2)的方式參與
普通課程學習。
選項1:完全個別
選項2:有個別支持
選項3:與同班一樣
選項4:個人
10、題型:單選題分值:10融合教育的課程調整的常用模式是(3)
選項1:普通課程+特殊課程
選項2:特殊課程為主,普通課程為輔
選項3:融合參與課程模式
選項4:醫學康復課程模式
《特殊需要學生的融合教育》分論第一章練習題及答案
1、題型:單選題分值:10視覺障礙學生閱讀盲文的速度稍慢,是
因為(1 )?
選項1:現行盲文只有5%的標調率
選項2:現行盲文只有10%的標調率
2、題型:單選題分值:10普通學生與特殊需要學生在一起,會出
現(2 )?
選項1:普通學生會模仿特殊需要學生的行為
選項2:有助于普通學生理解和尊重他人
3、題型:單選題分值:10視覺障礙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2 ) 不同程度的視力損失或視野縮小,難以做到一般人所能從事的工作、 學習和其他活動”。
選項1:眼睛
選項2:雙眼
4、題型:單選題分值:10視覺障礙學生的“耳朵特別靈”,是因為
(2 )?
選項1:先天性因素造成
選項2:后天鍛煉的結果
5、題型:單選題分值:10在黑板上用紅色的粉筆書寫應注意的筆
畫,對低視力學生是否合適?(2)
選項1:合適,提醒學生注意
選項2:不合適,因為顏色對比不明顯
5、題型:單選題分值:10視力障礙兒童約占同齡兒童的(1)?
選項1:千分之一左右
選項2:萬分之一左右
7、題型:單選題分值:10()歲以前失明的兒童視覺表象極易消失?
(1)
選項1: 5歲
選項2: 3歲
8、題型:單選題分值:10盲學生是指什么都看不見的學生?(2)
選項1:對
選項2:錯
9、題型:單選題分值:10患白化病的學生應安排在光線較()的地
方? (1)
選項1:弱
選項2:強
10、題型:單選題分值:10如果視網膜受到了損傷,就無法()? (1)
選項1:傳遞光線
選項2:感知物體的顏色、形狀等細節
【《特殊需要學生的融合教育》總論第一、二、三章,分論第一章練習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下一篇:返回列表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