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獨的小熊》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更是一個很好的社會領域的活動題材。因此,在設計這個活動的時候,以故事為載體,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運用故事導入--直觀體驗--理解操作-- 經驗提升的漸入來組織本次活動,深入挖掘其中社會情感的教育價值, 通過小熊前后不同的遭遇來引導幼兒感受孤獨和快樂的情緒,發現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孤獨”對小班幼兒來說較難理解,所以在活動的開始就出示了兩只小熊的圖片,一只是孤單的小熊,一只是和朋友一起玩快樂的小熊, 通過對比、提問引導幼兒感受孤獨的情緒,并對小熊為什么孤獨產生濃厚的興趣。
結合故事,通過提問:小猴和小豬為什么不和小熊玩?沒有人一起 玩的小熊很孤獨,它心里有什么感受?你們什么時候感到孤獨啊?你孤獨的時候有什么感受?層層遞進,讓幼兒結合生活經驗,進一步感受孤獨的情緒。在幼兒尋找到小熊為何孤獨的原因之后通過提問:“小熊應該怎樣做,小動物們才愿意跟它玩?”讓幼兒直接和小熊互動,告訴小 熊怎樣做才能交到朋友,一問一答,使幼兒感受到會笑的小熊交到朋友后的開心情緒。通過幼兒自己照鏡子微笑、和同伴一起照鏡子微笑、和小熊一起開心舞蹈等環節,將活動推向高潮,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整個過程幼兒一直較自主、很開心,氛圍輕松愉快,能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同伴進行分享。活動中充分利用了課件、游戲、操作等形式,體驗了小熊孤獨和快樂的情緒,知道了微笑在交往中的作用,知識、能力、情感目標均以達成。
但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也有不足,對孩子的回應雖然采取了追問、鼓勵等方法,但還是有些單一,在以后的教學中,將加以改進,使幼兒在活動中得到更好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