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讓幼兒跟自由主義說再見
吃中飯啦!小朋友們跟著老師的指令一個接著一個很有秩序的開始小便洗手準備吃飯了。等我叫到西瓜組的時候,龐可馨小朋友卻早已不見人影,仔細一看,原來她早就洗好了,連飯都端回來了,這讓我很是無奈。我蹲下來笑著說:“可馨,要等老師叫到你,你才能去小便洗手吃飯,知道么?”她卻若無其事的看了我一下就走了。吃飯的時候,其他小朋友都坐在位置上吃著飯,她卻大搖大擺的在教室里走來走去,有小朋友看見了來告訴我:“老師,你看龐可馨她走來走去。”順著孩子的目光,我看見可馨在鋼琴凳上躺了下來。我頓時不知所措,走過去,盯著她看了一會,輕輕地拍拍她的肩膀,她抬起頭來,看了我一會,見我皺著眉頭,便默默地下來,坐到位置上。午睡時間到了,其他小朋友已經早早的進入夢鄉,而她居然自己站起來在床上走來走去,把午睡室里墻上的裝飾撕了下來,在那玩弄。過了一會兒,她招招手讓我過去對我說:“我要去搭積木。”
小班的幼兒,現在已離開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懷抱,這突然的脫離讓他們措手不及,因為他們已然已經習慣了小皇帝般的生活和“自由主義”的作風,而幼兒園的生活是有規律和紀律的,這兩者的巨大反差使得這個時候的孩子出現了以上現象。他們有時不理解甚至很反感老師讓他們做這做那的,他們只是一味跟著自己的想法做,而忽視了自己是身在集體中。
讓孩子適應這樣的生活,就對家園合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是,我開始了我的計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了:“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所以我借助家長的合作,通過家長接送孩子的時間和電話等方式,讓可馨的家長了解到可馨在幼兒園中的表現,希望他們在家中能夠不要那么溺愛了,要按規矩辦事,要讓孩子形成一個規則意識;同時家長再將可馨在家里的表現的變化及時和我交流,這樣可以形成一個連續的認識。
與此同時,在幼兒園中,教師在一日生活中或者各種領域的活動中滲透規則意識;也可以在出現這種行為的時候適時適當的進行隨機教育,讓幼兒明白這是不對的,老師要批評的,從而減少該種行為出現的頻率。教師可采取的具體手段可以是眼神的提示:在出現該種行為時,盯著該幼兒看一會,讓他明白老師在關注他。其次可以是語言的提示,“xxx,上課不可以這樣,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樣的……”這種話語能較好的讓幼兒集中注意力,遵守規則和紀律。最后是動作的提示:教師可以采取動作,如走近該幼兒、輕輕拍拍他等等,這樣的提示比眼神提示更加強烈。
【幼兒觀察記錄《讓幼兒跟自由主義說再見》】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觀察記錄《入園焦慮之我見》
下一篇:觀察記錄:換一種教育方式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