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計意圖
三角形是幼兒園數學活動中常見的幾何圖形,然而,幼兒在運用幾何圖形開展拼搭游戲時,往往是無意識地進行圖形拼搭。讓幼兒感受圖形拼搭組合的變化,發展空間方位知覺能力是大班階段幼兒需要建構的經驗。單一地讓幼兒開展“形拼形”練習,既枯燥又無趣。如何在有趣的數學游戲中,讓幼兒愉快地嘗試、發現、學習;如何在游戲中有效地刺激、挑戰幼兒的觀察、比較、分析、概括,以及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體現集體教學活動的有趣、有效,是我設計“圖形變變變”活動的初衷。活動讓幼兒嘗試運用三角形進行拼搭,在圖形的移動、翻轉、拼接中,體驗幾何圖形變化的樂趣,積累更全面的關于三角形的認知經驗。
二、活動目標
1.感受圖形拼搭組合的變化,發展空間方位知覺能力;
2.能用邊與邊重合的方式移動、翻轉、拼接三角形,體驗圖形變化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準備: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等常見圖形;
2.教師示范用材料:圖形卡片6張(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菱形),磁性三角形貼片32塊,大磁性板兩塊,大的三角形、長方形各一個;
3.幼兒操作用材料:三角形12個,KT板5塊,記錄表,筆等。
四、活動過程
(一)指認圖形——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1.出示圖形標識卡:
師:孩子們,你們認識哪些圖形?
小結:今天我們請這些多邊形一起來做游戲。
2.指認旋轉后的圖形。
師:如果章老師把它們轉一轉,你還認識它們嗎?
(教師翻動圖形請幼兒觀察并說一說)
教師小結:不管我們怎么轉換方向,形狀始終不變。
(二)拼搭圖形——感受圖形拼搭組合的變化
1.玩游戲:圖形碰碰樂。
(1)交代兩個三角形拼一拼的玩法:一個三角形的一條邊和另一個三角形的一條邊完全重合在一起,兩個三角形才快樂。
重點提問:什么是重合?請個別幼兒上來示范操作。
(2)請幼兒嘗試拼一拼,并展示。
教師小結:兩個三角形可以拼出正方形、大三角形、菱形和平行四邊形。
2.幼兒進行第二次拼搭活動(4個三角形碰碰樂)。
(1)請兩個小朋友一組試一試,看看4個三角形能碰出哪些圖形?
(2)請幼兒上來展示
教師小結:原來呀,四個三角形可以拼出正方形、菱形、梯形、大三角形、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三)圖形找家——運用圖形拼搭經驗解決問題
(出示圖形:三角形、長方形)
1.問題情境:三角形想回家了,這里有兩座房子,你們猜猜看哪一座才是12個三角形的家?
2.幼兒分組操作,找出12個三角形的家并記錄結果。
請幼兒把大三角形和長方形可以住幾個三角形記錄在記錄表上并將結果展示在黑板上。
小結:原來大三角形的房子里可以住9個三角形,長方形的房子里可以住12個三角形,所以,長方形才是12個三角形的家。
(四)拓展:創意拼搭
請幼兒用移動,翻轉,拼搭的方法創意拼搭并展示在KT板上。
【大班數學活動《圖形變變變》】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摘蘋果
下一篇:幼兒園大班數學:我們愛吃的……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