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活動的第三次組內跟進式研討在中三班進行,這次的活動雖在第一二兩次的基礎上進行了整改,但仍存在著不少的問題需要改進。特別是對于此詩歌的主旨體現方面,需要貼近幼兒的思維特點,需要教師及時的作出反映,能更加深入的引導、回應,將深層的知識經驗內涵挖掘出來,才算是達到了這次活動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自己這次嘗試加進去一些東西,但前面卻遺漏了某些東西,還需斟酌:
一、循序漸進引導,感知詩歌表達的主旨
引導節奏不能太緩也不能為了急于求成而著急,需要教師運用恰到好處的節奏去引導,參與到孩子們的思索中來,跟著孩子們思維的速度又聯系著所要引導的方向,順著流程,由簡單到復雜;由表面深入到內涵,需要精細的考慮和處理好細節部分。由于自己往往只是點到的要點,都是粗淺的點撥下,沒有深入挖掘,在孩子們的腦海中沒有留有深刻的印象,進而沒有很鮮明地在孩子們那里得到恰到好處的效果;還有就是自己有想讓孩子們說的想法,可是如何設置恰當的問題,能更好的激發孩子對所提問題的思考這是一個方面。
二、注重幼兒的語言表述,及時給予合理回應
對于孩子們回答自己拋出的問題,回答出各種稀奇古怪的答或是完全出乎意料的答案時,采用何種應對的措施,是在前兩次跟進式的時候,就一直圍繞的一個問題,也是一次又是一次設想后, 仍然出現新問題的一個方面。就如對于“山谷底”這個詞來說,在今天的幼兒反應中,有的理解為:河流;有水的地方;有小石子的地方。覺得是有那么點的意思,也幫著點出了河流;有水的地方;有小石子的地方是相對于大山來說是低的地方,這里還用上了動作的演示:高、低,但總覺得比較的含糊,總不那么的精煉,老師們幫著提出的圖示演示,是更形象的表述呈現所要表達的意思,一目了然,這樣比起一大堆的話語解釋強多了。三、環節中滲透,聯系實際生活
對于活動環節,根據幼兒的回應,可滲透聯系孩子實際生活的經驗知識,既起到了點明此次活動的主旨,又達到了豐富孩子的知識經驗,在各種經驗知識中互相聯系、遷移經驗、拓寬知識面,自己理想的設想、思考的雖然周到,但在實際操作中,需要精煉準確的語言啟發,反復琢磨。如何提問題?如何提有效的問題?如何讓孩子們更深入地思索,這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
【注重幼兒的語言表述,及時給予合理回應】相關文章:
• 如何讓幼兒快樂識字
• 在繪本閱讀中促進小班幼兒的社會情感發展
• 語言活動中角色游戲指導的策略
• 淺談幼兒故事教學
• 如何進行大班散文教學
• 淺談“游戲識字法”在幼兒語言教學中的靈活運用
• 早期閱讀教育教學感想
• 集體語言活動設計應偏重幼兒語言的學習
• 幼兒園英語教學生活化
• 興趣引導閱讀,閱讀促進成長
• 淺談故事表演中聲音表情的訓練與指導
• 培養幼兒語言能力是開發智力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