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綱要》明確要求對學前兒童進行早期閱讀的培養,由于正規的閱讀(包括成人和中小學生的閱讀)是以文字為基礎的,而早期閱讀是指0~6歲學前兒童憑借變化著的色彩、圖像、文字或憑借成人形象的讀講來理解讀物的活動過程。因此,色彩豐富、造型鮮明的兒童讀物更能激發兒童的閱讀興趣和達到最佳閱讀效果。
我一直篤信早期閱讀活動對幼兒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在真實的幼兒教育工作中,我更感到早期閱讀活動對發展幼兒的記憶力,啟迪幼兒的思維,發展幼兒的表現力、理解力、觀察力、創造力等多方面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我一貫注重幼兒的早期閱讀活動。 因此,家長和教師應注意每天給幼兒看故事的時間,養成閱讀圖書的習慣,讓幼兒口述自己看到的故事和編講故事,適當提出有利于他們反思和質疑的問題,幫助他們理解閱讀內容。在幼兒3歲之后,家長和教師的故事閱讀指導活動進入第二階段,這個階段除了延續上個階段的有關活動,并不斷提高要求之外,還可以開展分享閱讀的活動,即成人和幼兒一起閱讀有趣的圖書。這學期,我班開設了溫馨書吧,在分享早期閱讀中進行快樂閱讀的嘗試,在活動中教師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組織了《數一數》、《回家》、《頑皮狗》、等故事閱讀活動。 孩子們在語言邏輯性、口語表達、人際交往等多方面技能發展良好,每當看到孩子們能一頁一頁地翻書,聚精會神地閱讀時,每當看著孩子們興致昂然地背誦兒歌的樣子,我無比欣慰,因為我的孩子們喜歡閱讀活動,喜歡分享閱讀活動。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大半年里孩子們對閱讀的興趣越來越高,這讓我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
讓我深深體會到:
一、選擇有利于幼兒閱讀的“書”
前閱讀中讀的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書”,而是幼兒憑借色彩、圖像和成人的言語以及文字來理解以圖為主的低幼兒童讀物內容的過程。從《數一數》的閱讀活動中看出,幼兒對圖片講述比較好,還認識了不少數字。因此,我們在選擇學幼兒閱讀書時要注意既要有色彩鮮艷、造型美觀的圖片,又要配有簡單文字說明的書,才能更有效地激發幼兒閱讀的興趣和達到最佳前閱讀效果。
二、在閱讀中強調快樂情緒的體驗
前閱讀的意義不在于“書”,而在于閱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成人不僅要豐富和擴展幼兒對于外部世界的認識,使他能夠在書中再認出他已經熟悉的事物,也要使他看到在現實生活中很少看到的東西,而且盡可能地豐富詞匯,創設有文字的學習環境,提高對于語言理解能力和現實思維能力的培養,在評價時多用鼓勵性的語言,重要的是讓幼兒可以在此活動中體驗閱讀的快樂情緒,為幼兒以后的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教師如何提供支持性幫助
一般在幼兒進行閱讀時,教師都是采取讓幼兒看、教師講、幫助幼兒理解、記憶等形式,沒能讓幼兒主動思考,并投入到活動中。在閱讀活動中,教師應該把主動權交給幼兒,讓他們自由講述,自己評價,同時重視教師和幼兒、幼兒和幼兒之間的交流,在交流中進行分享,在分享中體驗快樂,在快樂中進行閱讀。
用良好的情緒陶冶孩子,用親切的語言啟迪孩子的智慧,用真摯的愛哺育孩子,對于建構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更好地開展我們的工作有著重要意義。
【早期閱讀教育教學感想】相關文章:
上一篇:小議大班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
下一篇:分享閱讀與幼兒多元發展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