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在不規則的線條畫里找出小魚形象,并添畫魚的眼睛、嘴巴、魚鰭、尾巴及花紋等。
2、引導幼兒大膽、熟練地運用點、線及簡單的圖案進行黑白畫裝飾。
3、體驗創造與成功的快樂。
準備:紙、大黑、細黑。
過程:
一、出示一支帶有紙偶的大黑,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好!你們知道我是誰嗎?我是大黑哥哥,我呀最喜歡在紙上跳舞,上次,我給你們表演了扭扭舞。今天我又會跳什么舞呢?今天,我給你們跳個圈圈舞,你們看仔細啦!
二、教師示范跳圈圈舞
跳跳跳,跳到上面轉個圈,扭扭扭,扭到旁邊轉個圈,跳跳跳,跳到下面轉個圈,扭扭扭,扭到中間轉個圈,跳跳跳,跳到旁邊轉個圈。
我的圈圈舞跳完了,你們想不想跟我學一學呢?好,伸出手指,我們一起來跳個圈圈舞。不過,這次,我想換個方向跳舞。
三、幼兒書空練習跳圈圈舞
跳跳跳,跳到中間轉個圈,扭扭扭,扭到旁邊轉個圈,跳跳跳,跳到下面轉個圈,扭扭扭,扭到中間轉個圈,跳跳跳,跳到旁邊轉個圈。
四、小魚捉迷藏
1、找小魚
(1)我再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在我跳的圈圈舞里藏著很多小魚呢!你們有沒有看出來?
(2)請個別幼兒找小魚,并說出理由。
(3)師:小魚還缺什么呢?幼兒回答,教師示范(我請大黑哥哥幫忙畫上)
(4)個別幼兒示范畫小魚眼睛、魚鰭、尾巴
2、添畫背景
師:這些小魚會干什么呢?
幼:吐泡泡、捉蟲子、和水草做游戲、捉迷藏、在石頭上休息、躲在大石頭后面……(幼兒回答,老師添畫背景)
3、裝飾小魚
師:怎樣讓這些小魚變得更漂亮呢?畫哪些漂亮的花紋呢?我們請誰來幫忙畫花紋呢?
4、完整了解整個作畫過程
師:這里有一首好聽的兒歌,就是告訴我們小魚捉迷藏的事情,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大黑哥哥跳個舞,跳跳跳,跳到這里轉個圈,扭扭扭,扭到那里轉個圈。小魚寶寶真有趣,躲在圈里捉迷藏,小朋友們趕快找,誰的小魚最漂亮,細黑妹妹來幫忙。(師一邊朗誦兒歌,一邊手指范例,讓幼兒完整地了解整個作畫過程)
五、幼兒作畫,老師巡回指導
老師重點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品,啟發能力強的幼兒注意用各種線條、點子、圖案裝飾。(錄音機里重復播放兒歌:小魚捉迷藏)
六、展示、交流作品。
(1)大家相互講講:大黑哥哥怎樣跳圈圈舞、你是怎樣找小魚、細黑妹妹怎樣打扮小魚。
(2)師小結,引導幼兒從線條、構圖、裝飾等方面講評作品。
七、游戲:小魚游
師:這么多漂亮的小魚在快樂的游戲,你們想不想也和小魚一起來游戲呢!
小魚捉迷藏
山東省 鄒城市機關幼兒園 黃靜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再隨意轉圈的線條里,找出小魚,并添畫出眼睛、嘴巴 、魚鰭、美麗的花紋等。
2、引導幼兒合理搭配顏色,提高幼兒發現美 、表現美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繪畫紙、黑色水彩筆、油畫棒每人一套。
2、范畫兩幅、錄音機、小魚捉迷藏的磁帶、輕音樂磁帶各一盒。
三、活動過程:
1、用會跳舞的線,引起興趣。
教師邊講解邊示范。"有一條奇妙的線,它最愛在紙上快樂的跳舞啦,你瞧,在這兒轉了一個圈,又在哪兒轉了一個圈,在每一塊空地上都留下了它的痕跡。"
2、讓小朋友用手指空畫。
"我們伸出右手的食指,跟著會跳舞的線一起跳舞吧!"
3、師幼一起觀察會跳舞的線留下的痕跡,找小魚藏在那里。
"小魚藏在哪兒呢?我們把它找出來。"請幾位小朋友找出來,畫出眼睛、嘴巴、魚鰭、美麗的花紋等。
4、引導幼兒用色彩裝飾畫面。
"我們找出這么多小魚,它們漂亮嗎?"
"漂亮"
"我們能不能讓它變的更漂亮呢?"
"給小魚涂上漂亮的顏色"、"給小魚穿上美麗的花衣裳".......
5、出示彩色范畫。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畫面有好看的顏色,還添畫了水草等。
6、教師講解繪畫過程。"先用黑色水彩筆,在紙上畫出會跳舞的線,把小魚找出來,然后給小魚穿上漂亮的花衣裳,最后,再添畫上水草等。"
7、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可放輕音樂)
重點是幫助能力差的幼兒完成畫面,啟發能力強的幼兒在色彩的搭配上下工夫。
8、幼兒各自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觀摩欣賞。
教師選出其中較好的作品,和幼兒一起評價作品為什么好?好在什么地方?對能力稍差的幼兒的作品,肯定其優點,給予
鼓勵。
9、游戲《小魚捉迷藏》。
"我們畫了這么多小魚,我們和小魚一起做游戲吧!"
四、活動延伸:
把幼兒作品貼放在活動室的四周,供大家觀摩。
趙紅評析:
藝術教育應重視孩子的探究和發現
近年來,隨著幼兒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人們開始認識到:藝術教育不應只是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而應成為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究和發現獲得有關知識的過程。《小魚捉迷藏》這個活動就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這樣的觀點。
第一、通過直接提問,引發幼兒內在的探究動機和興趣。
兒童的學習是從意識到有問題,感覺到有樂趣,有興趣開始的。幼兒發自內心的感興趣,才會積極進行有關的活動。幼兒有了疑問和問題,并產生了想尋求答案的愿望,主動探究和學習才能進入真正的準備狀態。針對這一點,教師首先設計提問:"跳舞的曲線里藏著什么?",并讓幼兒徒手練習曲線在跳舞,使幼兒對探究活動本身產生興趣和愿望。孩子們的思維非常活躍,都搶著回答問題,引發了幼兒內在的探究動機。此環節不足之處是,當第一個幼兒回答"跳舞的線里藏著小魚"后,接著好幾個小朋友都回答同一個答案,孩子們的思維受到了限制。此時,教師應引導孩子從不同的角度,不同途徑探究問題的多種答案。同時,教師接納幼兒的各種答案。
第二、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充分猜想,并通過個別幼兒去驗證。
幼兒運用已有知識經驗對所遇到的問題和疑問進行猜想和判斷,是幼兒主動獲取知識的基本前提和條件。當教師出示范畫"線條圖",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大膽想象,并讓幼兒把小魚找出來。孩子們的興趣很高,又一次激發了幼兒的內在學習動機,并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使幼兒的觀察想象及認知能力得到了培養。為幼兒通過動手繪畫驗證自己的想法做了充分的準備。
第三、讓幼兒按自己的想法進行繪畫,培養幼兒的繪畫技能,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當教師提出讓孩子們自己畫出曲線,找出小魚并和小魚玩捉迷藏的游戲時,孩子們就會萌發出很強的好奇心,等見到老師手中的范畫,許許多多五彩斑斕的小魚立刻吸引了孩子們。從而再一次誘發了幼兒的探究動機和創作動機。在這一環節中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既動手又動腦,全體幼兒都在主動中獲的發展。
中班美術教學案例《魚兒捉迷藏》
案例背景:
隨著《幼兒園工作規程》的頒布和實施,我們重新認識了美術活動的教育價值--樹立幼兒是活動的主體的意識,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使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獲得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在中班美術教學《魚兒捉迷藏》一課時,該教師就充分尊重幼兒,把激發幼兒的主體性放在首位,使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魚兒捉迷藏》正是該教師在新《綱要》理念的指導下所做的努力與嘗試,為我們藝術教育提供了一個鮮活的案例。
案例描述: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再隨意轉圈的線條里,找出小魚,并添畫出眼睛、嘴巴 、魚鰭、美麗的花紋等。
2、引導幼兒合理搭配顏色,提高幼兒發現美、表現美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1、繪畫紙、黑色記號筆、油畫棒每人一套。
2、范畫兩幅、錄音機、輕音樂磁帶各一盒。
三、活動描述與分析:
1、用會跳舞的線,引起興趣。
師:有一條奇妙的線,它最愛在紙上快樂的跳舞啦,你瞧,在這兒轉了一個圈,又在哪兒轉了一個圈,在每一塊空地上都留下了它的痕跡。
(幼兒都被這神奇的線條吸引了,都瞪大了眼睛看著神奇的線跳舞。)
【評析:孩子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教師邊示范畫邊說"有一條神奇的線寶寶,它最愛在紙上快樂地跳舞……留下了它的痕跡。"極大地激發了幼兒的興趣。讓幼兒伸出食指跟神奇的線條寶寶一起跳舞蹈,使幼兒對探究活動本身產生興趣和愿望。】
2、師幼一起觀察會跳舞的線留下的痕跡,找一找小魚藏在那里。
師:小魚藏在哪兒呢?誰把它找出來。
幼:"老師,我來。""老師,我來。"小朋友都積極舉手…
【評析:老師設置了一個很好的提問"小魚藏在哪兒呢?誰把它找出來。"大大激發了幼兒想象和探究的欲望。】
3、師:小朋友們,你們看,老師找到了一條小魚呢!(老師邊說邊畫出魚眼睛、嘴巴、魚鰭、美麗的花紋等。)
4、師:這條神奇的線寶寶里藏找著許多小魚,它們在和我們捉迷藏,請小朋友把它們都找出來。
(幼兒的興趣立刻被激發,開始認真地在一堆線條中分辨和尋找小魚的線條輪廓,并用手指畫自己找到的小魚。幼兒對魚形的感知得到加深。)
【評析:教師在組織活動時采用游戲情境的方式進行活動,幼兒的興趣立刻被激發,并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使幼兒的觀察想象及認知能力得到了培養。為幼兒通過動手繪畫驗證自己的想法做了充分的準備。】
5、和幼兒一起探討:能不能讓小魚變的更漂亮呢?
6、出示彩色范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畫面有好看的顏色,還添畫了水草等。
【評析:教師的彩色范畫一出示就立刻吸引了每一個孩子,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凝神屏氣,睜大好奇的雙眼,感受著畫面的美麗和它所發揮出了奇特的魅力,從而再一次誘發了幼兒的探究動機和創作動機。】
7、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重點是幫助能力差的幼兒完成畫面,啟發幼兒在色彩的搭配上下工夫。(放輕音樂)
【評析:通過"小魚捉迷藏"讓孩子們在變化曲線中尋找小魚形象,大大調動了幼兒的繪畫積極性。孩子們繪畫的積極性很高,既動手又動腦,全體幼兒都在主動中獲的發展。】
8、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觀摩欣賞。教師對幼兒的作品,肯定其優點,給予鼓勵。
活動延伸:把幼兒作品貼放在活動室的四周,供大家觀摩。
反思:
我覺得:這是一堂比較成功的美術活動,是真正屬于幼兒自己的繪畫活動,真正體現幼兒為主體的教學活動。整堂課環節思路清晰流暢,形式新穎,真正體現幼兒為主體這一教學宗旨。亮點:
一、以游戲的口吻導入,激發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該教師利用中班幼兒強烈的好奇心來設計生動有趣的開場白,把幼兒的注意力一下子引過來,為接下來的活動打下了良好的情緒基礎。如活動一開始教師就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富有童趣的情境--"調皮的線寶寶喜歡在紙上跳舞",雖然是看似隨意的描畫,但是其中卻為幼兒創造了一個想象的空間--"線寶寶留下的痕跡像什么呢?當幼兒還沉浸在自己的奇思妙想中時,教師又神奇地在線寶寶的痕跡中變出了一條仿佛正在水中游戲的小魚,點出活動的主題"魚",激發幼兒的創造性表現的愿望。
二、創設自由寬松愉快的環境,充分調動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激發幼兒的主體性。
本次活動中,該教師樹立幼兒是活動的主體的意識,將活動變成師生互動的陣地,形成一種寬松自由愉快的氣氛,整個活動中從活動的環境創設,到語言的引導,始終被這樣一種輕松、游戲的氛圍圍繞著,為幼兒的創造性的表現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幼兒園中班繪畫活動:小魚捉迷藏】相關文章:
•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小樹葉去旅行
• 大班美術教案:《西瓜和黃瓜》
• 幼兒園大班手工活動:手套章魚
•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勇敢的解放軍叔叔
•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我給石頭化化妝
• 大班美術《我們班上的老師》
•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漂亮的葉脈》教案
• 幼兒園大班美術造型教案:淘氣的章魚
• 手印想象畫(美術)
•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美麗的小花鴨
• 幼兒園小班美術活動:美麗的紅色
• 種子鑲嵌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