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烏龜”模仿媽媽做放松運動。
設計意圖:
該活動為第二課時,屬于鞏固和運用階段。在此之前,我組織過體育活動“小烏龜學本領”和戶外體育游戲“小烏龜找朋友”,讓幼兒練習在墊子上手膝著地爬。在戶外游戲時,我發現幼兒已經基本掌握這一動作要領。為了激發幼兒爬的興趣,這次我創設了三個難度層次不同的情景:第一層次為自由分散地在地毯上手膝著地爬;第二層次為快速靈活地爬過彎曲的小路和練習爬過“小山坡”;第三層次為背著“小房子”爬回家。幼兒既要在爬行帶中進行較長距離的運動,又要結合器械調整手膝著地爬的動作。最后,我還設計了一個難度不大的魚貫爬行練習,使幼兒平穩地過渡到放松環節。
目標:
1.能正確、協調地手膝著地爬行,有一定的速度,能較好地控制方向。
2.在難度不同的情景中提高對爬行運動的興趣,體驗挑戰成功后的喜悅。
準備:
泡沫地墊,地毯,自制紙箱爬行帶每人一個。
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烏龜”跟隨“媽媽”做模仿動作熱身,重點活動上肢關節和膝關節。
二、基本部分
1.自由爬行。
師:小烏龜是怎么爬的?你們來試一試。
(幼兒自由地在地毯上爬行,教師觀察幼兒的爬行動作并給予指導。)
2.手膝著地爬小路。
師:我們一起到奶奶家去,到奶奶家要爬過一條彎彎的小路,小烏龜們可要爬得好、爬得快一點。
(幼兒手膝著地爬過小路,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正確、協調地向前爬,并保持和前面同伴的距離。)
3.手膝著地爬山坡。
師:看,前面有座小山坡,你們能爬過去嗎?勇敢的小烏龜快去試一試吧。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在下坡的時候雙手用力支撐,觀察幼兒的動作并給予適當幫助。)
4.魚貫爬過“山坡”和“小路”。
5.練習在爬行帶里手膝著地爬。
師:奶奶為每個烏龜寶寶準備了一座漂亮的小房子(紙制爬行帶),這次你們先爬到奶奶家,再背上漂亮的房子爬回來。
(幼兒魚貫爬行,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在爬行帶里調整爬行方向。)
6.幼兒再次魚貫爬過“小路”和“山坡”,回家休息。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調整和同伴的距離。)
三、結束部分
“小烏龜”模仿媽媽做放松運動。
【案例:《烏龜爬爬》我的改良設計1】相關文章:
• 音樂表演區舞臺設計
• 案例:《烏龜爬爬》我的改良設計2
• 幼兒園表演區舞臺設計
• 幼兒園植物角設計布置
• 表演區吊飾設計
• 圖書角卡通墻面設計圖片
• 幼兒園小超市的區角設計
• 案例:《美麗的菊花》我的改良設計2
• 表演區節目單設計
•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設計門牌號碼》
• 戲曲表演區布置設計
• 益智區墻面布置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