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回想起來我才發現:原來幼兒在欣賞電視畫面直觀的那些形象時就被潛移默化的影響了,他們不知不覺的就學會了這首兒歌。我想,如果我們的一些活動可以借助VCD等一些電視節目,幼兒在觀看的過程中就能更加理解與接受了。
語言活動我最喜歡組織的是故事類的,兒歌我覺得要讓幼兒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幼兒對于里面的文學語言比較不能理解,對于兒歌的意境也比較難體會。所以每次在組織兒歌活動的時候我都盡量找一些圖片或用一些動作等來幫幼兒理解,讓幼兒更好的體會兒歌、理解兒歌。
《春媽媽》這一活動我提供了一幅掛圖,讓幼兒在欣賞圖片的時候感受兒歌的意境。我讓幼兒欣賞一遍兒歌后問他們:“小朋友,剛才老師朗誦的兒歌說了一件什么事呢?幼兒大致可以說出來,可是他們還是不能體會春媽媽喂花寶寶的情景,我感覺他們只是在學背兒歌。
為了了解幼兒是否能理解兒歌的內容、體會其中的意境,我讓幼兒討論春媽媽還有哪些寶寶呢?我以為他們會說樹、小草等等的,可是他們卻局限于花,其他的就不知道了,這就表明幼兒并沒有真正的理解兒歌的內容。
為什么上次我讓幼兒欣賞《幼兒畫報》動畫版的VCD時,有一個節目是兒歌《小蝸牛去旅游》,幼兒只是邊看邊欣賞兒歌,我并沒有讓幼兒跟著學兒歌,可是過后我就聽到有許多小朋友在朗誦這首兒歌,F在回想起來我才發現:原來幼兒在欣賞電視畫面直觀的那些形象時就被潛移默化的影響了,他們不知不覺的就學會了這首兒歌。我想,如果我們的一些活動可以借助VCD等一些電視節目,幼兒在觀看的過程中就能更加理解與接受了。
【案例:兒歌《春媽媽》活動反思】相關文章:
• 大班數學活動《排序》說課設計
• 案例:主題活動反思:發現在樹葉刷畫的時候
• 大班音樂活動說課稿:小貨郎
• 大班歌唱活動說課稿:小鬧鐘
• 案例:智力游戲《走迷宮》活動反思
• 案例:一次健康活動的思考
• 案例:在美術活動中提高自信
• 主題區域活動說課稿:家
• 大班主題活動《我長大了》說課稿
• 案例:音樂活動案例反思
• 案例:一次自由活動
• 案例:案例分析:愛心義賣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