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名稱:貪吃蛇
活動目標:1.能夠區分兩個物體的長短
2.體驗數學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用卡紙做的小蛇頭飾2個
活動過程:
1.認識長短
教師伸出同一只手的中指和食指。
教師:小朋友們跟老師一起做,看看這兩個手指有什么不一樣。這兩個手指的長短不同,這根手指長(伸出中指),這根手指短(伸出食指)。
教師請幼兒伸出雙手,引導幼兒觀察手指間長短的差異,并進行總結。
教師引導幼兒繼續觀察教室里的物體,鼓勵他們大膽說說什么是長的,什么是短的。
2.游戲:貪吃蛇
教師:小朋友們跟老師一起玩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貪吃蛇。
教師先選出一位小朋友做裁判,在游戲結束后比較隊伍的長短。
教師讓幼兒隨意站在教室各個位置,選出兩個小朋友做蛇頭(戴頭飾),教師喊開始時,這兩個小朋友從同一起點出發,讓他們去碰站在教室里的其他小朋友,被碰到的小朋友成為它的蛇身(被碰到的小朋友可以拉著前一個小朋友的衣服),一分鐘后教師喊結束,比較兩隊的長短,教師加以指導。(可循環多次進行游戲,每次選出不同的幼兒做裁判)
有效提問:1.這兩根手指有什么不一樣?
2.什么東西是長的,什么東西是短的?
3.哪條小蛇長,哪條小蛇短呢?
有用詞匯:長的、短的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可提供一些用于鏈接或拼插的玩具,讓幼兒進行長短練習。
區角活動:在區角處提供長短不一的物體或玩具,讓幼兒加深對長短的認識。
家園共育: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有意識的引導孩子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通過對比判斷長與短。例如:媽媽的頭發是長的,寶寶的頭發是短的;爸爸的手指是長的,寶寶的手指是短的等。
【幼兒園數學教案:貪吃蛇 能夠區分兩個物體的長短】相關文章:
• 數學游戲:跳數字比賽
•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小老鼠的魔方
•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我的游戲計劃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6的組成
•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教案:有趣的數學
•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認識2、3的相鄰數
•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小螞蟻過生日
• 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排序(一)
•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家里的數字
• 幼兒園大班數學游戲教案:玩牌
• 幼兒園中班數學:誰是動物大使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小朋友乘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