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兒園社會責任的內涵、本質與意義
幼兒園的社會責任就是幼兒園自己為構建各個利益主體之間的和諧氛圍所要承擔的責任;幼兒園的社會責任注重幼兒園對社會的貢獻。
幼兒園的社會責任本質上應是權利與義務、責任與職權的統一。從幼兒園的角度看,一方面,幼兒園是社會的一份子,其經營與管理活動與社會息息相關,可以說,社會賦予了幼兒園以生存的權利,并為幼兒園提供了各種資源,離開了社會關系、社會環境,幼兒園將難以生存,既然幼兒園從社會中得到了益處,享受了許多權利,相應地就該承擔一定的責任;另一方面,幼兒園的經營與管理行為,又對豐十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它作為一個具有健全“人格”的組織,就應對自己的全部行為及其后果承擔責任。從社會的角度看,社會的經濟、文化、政治氛圍會影響幼兒園的行為和決策選擇,所以社會也必須承擔起塑造幼兒園外部環境的責任。可見,在探討幼兒園的社會責任時,必須將之與社會對幼兒園的責任結合起來,存幼兒園與社會的權利與義務中進行。
幼兒園負責的行為對于化解幼兒園內外部關系的沖突、營造和諧的內外部環境、推動幼兒園與社會的健康文明和發展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大部分研究表明,幼兒園承擔社會責任和管理、經營業績之間存在一種正相關,承擔社會責任為幼兒園謀得了大量的利益,這些利益包括顧客(家長)的積極支持、政府的更少干預等。沒有證據表明一個幼兒園的社會責任行為降低了其長期社會與經濟效益。
二、幼兒園社會責任的主要內容
幼兒園的社會責任主要包括幼兒園對教師、顧客(家長)、社區、競爭者(其他幼兒園)環境等在內的利益相關者的社會責任。
(一)幼兒園與教師倫理關系中的社會責任
幼兒園與教師倫理關系中的社會責任主要表現在:
1、幼兒園應本著人道的原則,為教師負責的態度,尊重教師、愛護教師,努力為教師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教師在幼兒園雖然處于被管理的地位,但在人格上和管理者一樣是幼兒園的主體,擁有同樣平等的權利,因此,幼兒園無視教師的愿望需求、視教師的疾苦和生命安危于不顧是十分不道德的。
2、幼兒園應當本著公正原則,為教師提供平等的上崗就業、工資分配和接受教育、職位升遷的機會。應堅決抵制任人唯親、嫉賢妒能的不良行為,經濟上實行按勞分配,工作上選賢任能、各得其所。就業、工資是教師生存之本,接受教育、職位升遷是教師發展之源,二者關系到教師的生存和發展,幼兒園應為每一個教師提供廣闊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3、幼兒園應本著民主原則,為教師創造自我管理幼兒園的機會,激發教師的主人翁責任感,從而使教師盡心盡力地為幼兒園的生存和發展努力工作。
幼兒園為教師創造自我管理幼兒園的機會,實際上是滿足了教師高層次的自我實現的愿望,一旦這一需求得到滿足,教師煥發出的工作熱情是不可估量的。因為,在積極參與幼兒園決策中教師自己的人格尊嚴得到了尊重,同時在平等參與的過程中,教師的個人利益和幼兒園的前途命運緊密結合起來,而當幼兒園的前途命運成為每一個教師的個人追求,教師為幼兒園工作就不再是被動的,而是生存和發展的手段。
4、從發展的角度來看,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是一個幼兒園持續發展的根本。如果把教師僅僅看作是打工者,與幼兒園是一種付出勞動、賺取工資的契約性雇傭關系,這是小利于幼兒園的持續發展的;相反,如果把教師看成是各種不同的人才,尊重她們,最大限度地發揮她們的潛能,充分調動她們的積極性,這樣就會推動幼兒園的發展。
(二)幼兒園與顧客(家長)倫理關系中的社會責任
1.服務是幼兒同對顧客的首要社會責任。
幼兒同首要的社會責任是什么?就是服務顧客。《幼兒園工作規程》(以下簡稱《規程》)第三條規定“幼兒園同時為家長參加工作、學習提供便利條件。”第四十八條叉規定“幼兒園應主動與幼兒家庭配合,幫助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共同擔負教育幼兒的任務。”《關于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中也指出“幼兒園要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要充分利用幼兒園和社區的資源優勢,面向家長開展多種形式的早期教育宣傳、指導等服務,促進幼兒家庭教育質量的不斷提高”。
服務顧客,以顧客滿意為導向的幼兒園經營與管理倫理是幼兒園發展的內在要求。顧客是幼兒園賴以生存的基礎,沒有顧客,幼兒園就無法生存下去。幼兒園服務顧客的中心就是要堅持幼兒園的公益性,堅持育人的終極目的,注重提高教育的質量,而不是單純追求經濟效益。
江蘇蕭山高橋幼兒園制訂“站立服務”“微笑服務”的服務制度,在尊重、理解家長的基礎上,進一步增進家園間的溝通和理解,并結合省級立項課題《園本位社區教育模式構建及運行的研究》,開展豐富多彩的各種活動,促進家、園、社區間的合作與交流。該幼兒園成績顯著,短短十年,先后被評定為浙江省示范幼兒園、蕭山市四星級幼兒園、杭州市教科研先進集體、杭州市優秀家長學校、杭州市愛國衛生先進集體。
2.誠信是幼兒園為顧客服務、為顧客負責的基本價值理念。
幼兒園在招生等活動中要誠實守信,不能散布虛假廣告,更不能在廣告中有意貶低、毀損競爭對手的聲譽。有些民辦幼兒園甚至公辦幼兒園利用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和對幼兒教育專業知識的缺乏,用虛假宣傳來吸引生源,以增加經濟收入,而在實際當中并沒有盡心盡力為孩子服務,失信于家長,嚴格說來,這是一種缺乏社會責任的做法。
寧波江東中心幼兒園在創建人民滿意的幼兒園過程中,把“樹誠信幼兒園品牌、塑誠信教師形象”作為教代會主題,予以討論、通過并實行。這項決議要求具體從一個理念(誠信育人)、二項倡導(倡導“誠信立身、信譽訌教”的氛匍;倡導良好的職業道德堪為幼兒、家長、社會的表率的良好風尚)、三項制度(拒收家長一剴禮物的制度;對幼兒一視同仁、精心護理和熱情關懷每一位幼兒的制度;教師不得從事第二職業或有償家教的制度)做起。江東中心幼兒園還決定這項決議的實行與教師的各項考核、評職稱等掛鉤。
3.尊重是幼兒園為顧客服務、為顧客負責的價值理念的基石。
幼兒園與顧客之間最基本的關系是平等和尊重。尊重是建立在平等基礎上最基本的人格權利和道德要求。幼兒園尊重顧客的權益,為顧客提供滿意的服務,是國家賦予它的權利,同時也是它應盡的義務。
(三)幼兒園與社區倫理關系中的道德責任
《規程》增加丁有關幼兒園與社區關系的內容:“幼兒園應密切同社區的聯系。宣傳幼兒教育的知識,支持社區開展有益的文化教育活動,爭取社區支持和參與幼兒園的建設。”這反映了幼兒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教育發展的趨向!队變浩越逃笇ЬV要(試行)》也明確要求:“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資源,共同為幼兒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幼兒園總是在一定的社區環境中生存和發展的,因此,重視社區利益,搞好鄰里關系,回報社區,服務社區,也是幼兒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幼兒園應根據自己的條件和可能,積極關心和支持發展社區的文化教育事業、福利事業,關心和贊助社區的慈善事業,關心和參與社區有關的社團活動,同當地政府、居民、公共團體建立良好的關系,并通過自身事業的發展,繁榮社區的文化生活,促進當地文化和社會的發展。
山東淄博市實驗建業雙語幼兒園根據自己的工作特點,為社區服務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他們把服務職能定位在兩大方面:首先,抓細抓實保教工作、共育工作,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贏得社區居民的信任和肯定;第二,把社區內一部分由于各種原因無法入園的散居兒童納入到有計劃有組織的幼兒園教育教學中來,使散居兒童也能體會到幼兒園豐富多彩的生活,讓更多的兒童擁有受教育的機會。他們通過專題講座、開放游戲場所與玩具、成立“家庭友好小組”、招聘園外教師、參與社區活動等多種途徑來服務社區。
(四)幼兒園與幼兒園之間倫理關系中的道德責任
競爭與合作是幼兒園與幼兒園倫理關系中的道德責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幼兒園之間最直接的是競爭關系,同時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合作關系,既競爭又合作是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幼兒園之間關系的基本特點。競爭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幼兒園及其成員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提高教育服務的質量,更好地滿足社會的需求。同時競爭雙方既是競爭對手,又是合作伙伴,競爭中有協作,協作中有競爭,通過競爭可以求得合作,通過合作可以更好地進行競爭,從而做到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青島市于1994年和1996年兩度重新修訂《幼兒園分類標準》,對幼兒園實行了分類動態管理。通過分類動態管理,該市各幼兒園形成了“以競爭求質量,以質量求生存,以合作求發展”的工作氛圍,幼兒園與幼兒園之間,區(市)與區(市)之間展開了激烈的質量競爭,在競爭中叉體現了合作精神,出現了同類園之間“互幫帶、共發展”,不同同之間“夫帶小、強帶弱”的局面,許多示范、一類幼兒園與二類、三類幼兒園“手拉手,齊步走”,體現了競爭與合作的統一,達到了互助共生,使青島市幼兒園的整體水平明顯提高。
(五)幼兒園與環境倫理關系中的道德責任
《規程》強調幼兒園“應根據幼兒園特點,綠化、美化園地。”追求和諧是幼兒園與環境倫理關系中的道德責任,其主要內容是建立生態幼兒園,樹立環境“綠色”價值觀,強化“綠色”角色意識,實施“綠色”管理。
北京平谷縣靠山集幼兒園對《規程》的理解很切實,不搞城鎮化模式。而是立足依山傍水、自然資源豐富的優勢,創設環境,達到促進兒童發展的目的,很有特色;福建泉州刺桐幼兒園開展親子義務植樹的社醫活動,合家打造綠色家園,刺桐幼兒園借助植樹節將環保教育這一日趨重要的課程演繹得既生動又深刻。
三、幼兒園社會責任實現的路徑依賴
實現幼兒園社會責任所依賴的路徑很多,下面幾條尤為重要:
(一)樹立社會市場營銷觀念,增強幼兒園社會責任感
幼兒園要從社會大眾的利益出發,在追求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時,不能以損害他人和社會的利益為前提,要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要講究倫理道德。要把社會責任作為幼兒園的目的之一,既要講“利”,也要講“義”,幼兒園特別是民辦幼兒園不要發不義之財,不做傷天害理之事,自覺履行應盡的義務。要通過服務于社會來謀求自身的生存和發展。
(二)加強幼兒園道德形象建設,建立道德型幼兒園
從當代社會對幼兒園的要求來看,道德形象建設越來越重要。幼兒園要以塑造“道德人”為目標,在經營活動中,講誠實,守信用,開展公平競爭,從而使幼兒園在社會公眾心目中具有良好的道德形象,真正成為一個深受顧客歡迎的“道德型”幼兒園。
(三)構建符合道德規范的決策流程
決策是管理的核心,而管理上許多決策都具有道德內涵。幼兒園要建立以“道德過濾器”為中心的決策流程,可由專門委員會將擬定的行動方案與社會的道德規范和幼兒園的道德原則進行對照,不符合道德要求的方案要剔除。這方面通常是由幼兒園決策者問自己以下四個問題:我準備采取的管理行動真的有意義嗎?我是因為上司或權威人士的壓力而違心這么干的嗎?我準備采取的管理行動與我的自我形象匹配嗎?如果我的行動在新聞中被報道,我會有何感想?經過這種過濾器篩選過的決策才可能符合倫理管理的思想。
(四)幼兒園園長的道德示范
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園長的道德示范是創造倫理管理組織氛圍的關鍵。具有長遠目光的園長會把社會責任納入幼兒園的發展戰略中,并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別人,在幼兒園中形成對相關者利益負責、誠實守信的文化氛圍。試想,如果園長能拒絕為親友謀職的要求,能為自己生硬的態度向教師道歉,能在即使提高成本、犧牲經濟利益的情況下也耍遵守契約的話,教師也往往會做到公私分明,道德高尚。相反,如果園長在面對教師時大談社會責任,背地里卻偷偷指揮下屬將垃圾扔到園外;在公眾場合中要求部下不得做有損幼兒園利益的事,而本人卻用公車辦私事,把私人消費計入幼兒園帳中。那么,教師用幼兒園電話打私人長途、收受賄賂也就不足為奇了。
(五)對教師進行關注相關利益要求的道德培訓
當前許多幼兒園已經開始進行道德方面的培訓,而且實證研究表明,十周左右的培訓計劃效果最佳,短期的速成培訓模式是不成功的。在培訓中要讓教師了解幼兒園與各種利益相關者的關系,理解幼兒園所肩負的社會責任,尤其是要進行“恥感”教育,使人時時有廉恥之心,不做社會鄙屑之事,從而約束幼兒園不為不善之事,不貪不義之財。
(六)重視經營活動的監督,實施嚴明的道德獎懲條例,加強對非道德行為的控制
要加強對幼兒園經營活動的全方位的監督管理,盡量減少和消除違法行為和不道德行為的發生。幼兒園要對經營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進行監督,責任到人,明確獎懲。凡是不遵守幼兒園道德規則、自作主張而損害了幼兒園形象、幼兒園利益的當事人,都應受到幼兒園的懲罰。福州臺江市教育局對這方面很重視,他們對民辦幼兒園進行全面評估,將社會責任納入民辦園的評估條例中,將民辦園按照評估結果區分等級,并將結果在報紙上公布。
要想在幼兒園中建立一個道德化經營的氛圍,還必須對所有教師的行為按照倫理管理的原則進行獎懲。符合道德原則的管理行為,就應該給予多種形式的獎勵;不道德的行為就必須給予揭發和懲戒。在一個道德環境下,教師必須準確地知道她在道德領域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
【社會責任:幼兒園經營與管理必須擔當之重】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收費大掃描(三)
下一篇:托小班“感知操作區”的設置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