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闡述了多媒體在幼教中的作用,分析了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多媒體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躍發展,多媒體作為全新的教學手段,已經深入到教育的每個角落。幼兒園根據幼兒學習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多媒體教學,在教學手段上既可以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從而激發幼兒濃厚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高教育的實效性。
一、多媒體在幼兒園教學中的作用
1.多媒體教學能優化教學情境
幼兒好奇心強,對新生事物有著天生的親近感,多媒體往往以色彩艷麗、形象生動的畫面、悅耳動聽的
音樂吸引幼兒,自然的增加了教學的魅力,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大大優化了教學環境。
“組織活動應根據不同的教育內容……積極發揮幼兒感官的作用……”幼兒掌握知識往往從形象思維開始,多媒體教學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把整體構成的事物分解,使許多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具體化,這一切都在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并通過高精度顯示了聲像效果逼真動人的動畫畫面,充分調動了幼兒視、聽、說多種感官,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2.多媒體教學能增進理解能力
幼兒的思維離不開具體事物形象性的特點,而多媒體能以靜化動,化虛為實,化生疏為可感,化抽象為形象,它能將靜止的內容變成生動形象的音像結合的復合載體顯現在幼兒面前,使幼兒在身臨其境中直接感受,切身體驗,從而更好地理解掌握。
對于結構復雜的樂曲,幼兒往往因難以正確分析而影響欣賞的積極性,多媒體
課件靈活、形象、直觀等特點,有助于幼兒理解
音樂作品的結構。如,欣賞歌曲《小燕子》時,將燕子飛來、燕子啄蟲、燕子飛走的畫面與樂曲相配,幫助幼兒理解樂曲的內容,區分樂曲的段落,使幼兒得以完整的理解和感受音樂。
3.多媒體教學能增強教學效果
語言中的一些詩歌散文意境非常優美,但如果僅僅靠教師一張嘴或一幅圖片,就顯得比較枯燥,幼兒在欣賞時不能較好地集中注意力,這時,運用多媒體教學就不同,利用其聲像結合的整體性特點,教師可在課堂上再現詩歌或散文中的動感畫面,使幼兒不自覺地進入情景之中,從而增強詩歌散文的教學效果。
《搖籃》是一篇優美的詩歌。在教學時,利用多媒體
課件,會取得良好效果,伴隨著深情的朗誦與動人的音樂,一幅幅優美的圖畫出現在顯示屏上。美麗的花兒,閃閃發光的星星,一望無際的天空,白云在輕輕地飄,風兒在輕輕地吹,媽媽在搖著小寶寶。使幼兒完全融入詩歌的意境中。利用多媒體手段營造的這種氛圍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思維活動和情感體驗,引起了幼兒的共鳴,從而極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4.多媒體教學能提高教學效率
多媒體具有很強的集成性,它可以將大量的各種類型的媒體資料,如圖形、圖像、聲音、視頻等集合在一起,并能對各種信息進行交互和綜合處理,使其使用更為方便。
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可以縮短教學時間,同時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化靜為動,化難為易,化虛為實,化遠為近,從而使看不見、看不清的東西變成看得見、看得清,由抽象變為具體,還大大增強教育的表現力,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有利于多種感官的協調作用。
例如,中班繪畫《熱帶魚》,運用多媒體技術后,不但沒有教師示范背對會擋住部分幼兒視線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示范存在的圖像小、速度慢、涂色費時等現象,幼兒不但看得清楚聽得仔細,而且如果幼兒有疑問,計算機還可以再次演示,強化示范步驟。傳統的示范講解一般需要10~15分鐘,而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間可以縮短到5分鐘左右,這便使幼兒有了更多的練習時間。
因此,利用多媒體可以增強教學的直觀形象性與趣味性,提高幼兒的主動積極性,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在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計算機不可能解決教學中的所有問題,因此夸大多媒體教學的作用,試圖以多媒體教學完全代替傳統教學的做法是不現實的。無論多媒體怎樣先進,不管它的功能如何完善,它們都不可能完全取代教學手段。真正一節優秀的多媒體教學課,并不只是運用上述某一種形式,而是實現多種形式與傳統教學的恰當組合,共同完成教學任務。計算機作為教學的輔助工具,不能實施其霸主身份,教具的真觀性、實驗的真實性、幻燈的簡潔性等功能是任何媒體所不能替代的。恰當地使用多媒體教學、傳統教學手段及其他媒體教學,合理組合一節課,利用多媒體的特有優勢服務于教學,為幼兒提供多樣的外部刺激,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效率,才是多媒體教學的最終目的。
總之,多媒體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日益廣泛。作為新興技術,在實際應用中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何在幼兒園合理有效地利用好多媒體,恰當制作和應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找準實施的方法策略,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作者簡介:陸未茜,女,1992年1月出生,大專,就職于江蘇省昆山市花橋中心幼兒園,研究方向:學前教育。
【多媒體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相關文章:
• 多媒體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
• 多媒體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
• 多媒體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