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們的家鄉長汀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是紅軍的故鄉。在這片紅色土地上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長汀也因特殊的紅色文化背景被譽為“紅色小上海”, 這些無疑是我們進行本土紅色文化教育的優勢。幼兒因其特殊的年齡特點及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的不同,我們需挖掘紅色文化中所蘊含的精神,把它和培養幼兒的道德品質、親社會行為等方面聯系起來,用適宜幼兒的活動方式進行紅色文化教育。
【關鍵詞】幼兒 紅色文化 優勢 價值 傳承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4.198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永恒的主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園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長汀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是紅軍故鄉、紅色土地、紅旗不倒的地方,紅色資源相當豐富。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人及其領導下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在偉大斗爭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因此讓紅色文化走進幼兒園,把一顆顆充滿希望的紅色種子根植于幼兒內心,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紅色文化進校園的本土優勢
我們的家鄉長汀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是紅軍的故鄉。在這片紅色土地上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長汀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央蘇區的經濟文化中心,也因此被譽為“紅色小上海”。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長汀從事過偉大的革命實踐。這座隨處流動著紅色音符的千年古城,真的隨處都是紅色故事。從福建省蘇維埃政府、紅四軍司令部和政治部――辛耕別墅、毛澤東故居、福音醫院,到遍布在縣城各個角落的被服廠、兵工廠;從四都鎮的紅軍橋,到南山鎮的紅軍街……這里的一切都已經深深地烙下了紅色的印記。中復村也成為紅軍長征最早的出發地之一,被稱為“紅軍長征第一村”。紅色題材電視劇《絕命后衛師》的拍攝地點也在長汀。長汀的紅色文化資源非常豐富,每一個長汀人都因此感到驕傲,或許每一個長汀人的骨子里充滿的就是對那段歷史的感激。我園的孩子絕大部分出生、成長在長汀這片紅土地上,這是我們在幼兒園開展紅色文化教育活動的有利優勢。
二、紅色文化在幼兒教育中的價值
《綱要》中指出,要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家鄉文化對幼兒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并且對他們一生的成長都有重要的意義。隨著時間的推移,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無數革命先烈的那段紅色奮斗歷史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新世紀出生的孩童們對那一段歷史幾乎是一無所知。常言說“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紅色精神應當一代一代被傳承下去。現在的幼兒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幾乎每個家庭都是五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孩子們都是“泡在蜜罐里”長大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長的溺愛使得他們從小就嬌生慣養,養成了怕苦怕累、過分依賴、自私自利、不愿分享等缺點,而紅色文化中所蘊含的團結拼搏、艱苦奮斗、愛國主義等思想和精神正好可以彌補和修正這些缺點。因此,繼承和發揚紅色文化具有重大的意義和價值。
三、紅色文化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途徑
紅色文化的傳承教育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幼兒園我們用家園攜手合作共同教育的方式開展了多種多樣的紅色文化活動,如:老師帶孩子參觀了革命歷史紀念館,讓幼兒幼小的心靈在紅色氣息的熏陶下悄然播下愛國的種子;分年段舉行小紅軍故事比賽、歌詠比賽、繪畫比賽,孩子們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收集相?P的資料,通過比賽的方式讓幼兒分享自己的收獲;教師帶孩子探望光榮院里的烈士家屬,給他們送去慰問和精彩的表演;鼓勵幼兒在家觀看《絕命后衛師》電視劇片段,讓幼兒對比一個個美麗、熟悉的景點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中的模樣,感嘆今天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組織親子活動讓爸爸媽媽帶著孩子重走長征路,參觀了解紅軍第一村,到松毛嶺了解松毛嶺戰役等等。各年齡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還開展了許多特色區域活動如:親子制作連環畫、染紅軍蛋、小小訓練營等,紅色主題的體育游戲也在幼兒園如火如荼的開展,老師以正面地、積極地態度來引導幼兒,幫助幼兒形成積極、樂觀、向上的陽光心態,培養幼兒熱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四、紅色文化在幼兒游戲中的滲透
“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來組織進行活動”是綱要提倡的精神,也是作為一個幼兒教師必須善于觀察和捕捉的學習契機。在幼兒園里以幼兒能接受的方式進行紅色文化的傳承必須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可接受程度,因此更需要把紅色文化教育滲透到幼兒喜歡的游戲活動中去。
隨著紅色文化的熏陶,豐富了孩子們的情感體驗,從紅軍故事、戰爭片段中孩子們了解到了紅軍在戰爭中的英勇頑強,他們對紅軍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為了進一步加深幼兒熱愛革命英雄的情感,培養幼兒勇敢、堅強、不怕困難的精神,我們開展了許多紅色主題的戶外體育游戲活動。如我們從孩子的年齡特點、興趣和情感需要出發設計了《我是小紅軍》這一活動,活動中幼兒模擬松毛嶺作戰的場景,扮演一個個勇敢、神氣、不懼困難的小小紅軍。整個游戲活動都是以幼兒為主體。從游戲環節的設置、游戲材料的準備、游戲的玩法都是幼兒自主參與、討論生成,他們和老師一起收集材料,一起設計游戲情節。老師追隨著幼兒的腳步,正確的解讀孩子,為幼兒的游戲需要提供支持。最后游戲設置了四個小環節:尋找水源、糧食――過障礙送水送糧――過雷區――勇奪高地,經過多次調整后的活動集趣味性和挑戰性為一體。活動中雖然沒有老師的說教,但是不怕困難、團結合作、互相幫助、愛國愛家的優秀品質和情感卻在游戲中得到進一步的培養。
紅色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承載了我們這個時代需要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品質教育是我們幼兒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紅色文化教育應從幼兒抓起。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想要做的是把紅色文化請進幼兒園,通過選擇適宜的課程內容,運用適合于兒童身心發展的教育方法,把一顆顆充滿希望的紅色種子根植于幼兒內心,讓紅色文化在幼兒身上獲得恒久的生命力。
【讓本土紅色文化走進幼兒園】相關文章:
• 如何挖掘幼兒園民間游戲的內涵
• 淺談幼兒園數學教育
• 淺析新型生態幼兒園建筑設計理念
• 幼兒園語言故事創編活動問題及對策
• 幼兒教育游戲教學效益提高
• 幼兒園園本課程建設問題小議
• 勝任力視閾下幼兒教師論文
• 技校幼兒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教學
• 民間游戲在幼兒園的應用
•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
• 幼兒園教學非語言藝術的探索
• 幼兒教師繼續教育與終身教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