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幼兒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幼兒科學教育活動,是幼兒通過教育接受科學知識的主要途徑。幼兒科學教育生活化,是讓幼兒科學教育活動貼近幼兒實際生活。眾所周知,幼兒的生活經驗和思維能力剛剛開啟,對事物和現象的本質非常模糊。因此,教師在幼兒科學教育活動中,需要將科學教育活動與幼兒日常生活及生活現象緊密聯系,利用幼兒的現有生活資源認識科學,才能最大限度地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激發幼兒科學的思維方式。
關鍵詞:幼兒園 科學教育生活化 實施策略
引言
新課程中明確指出幼兒園對幼兒科學教育啟蒙的重要性。為此,本文對幼兒園科學教育生活化進行論證研究,并就相關實施策略做出以下思考。希望這些策略能引導幼兒從生活中發現科學、探索科學,讓幼兒認識科學對生活的積極影響。
一、創設生活情境
由于幼兒的認知特征和心理特征,生活情境對幼兒有著更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因此,老師教授科學知識時,應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盡量注意將那些生活的片段、生活的場景再現給幼兒,努力營造出相應的情感和氛圍,從而吸引幼兒,喚起他們的回憶和感受,使教學過程成為幼兒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體驗生活的過程。[1]
二、鼓勵、支持幼兒發散思維
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環境對其的影響非常大。外部的環境設置只能起到輔助效果,教師還要為幼兒營造良好的表達、交流環境,讓幼兒自由地發散天馬行空的思維,培養幼兒不怕出錯、大膽說出自己想法的習慣。日常教育活動情境創設時,教師可以多鼓勵、表揚幼兒,讓幼兒可以和教師說心里話,表達自己的想法。具體做法是教師在科學活動中,語言上多鼓勵幼兒表達想法,淡化幼兒錯誤的觀點,肯定幼兒的正確觀點,支持幼兒不同的觀點。與此同時,也可以通過肢體語言給幼兒以支持和鼓勵,如眼神、動作等。
三、游戲活動
1.科學游戲材料的生活化
針對幼兒的游戲都要建立在“好玩”的基礎上。而材料的有趣性、新穎性、操作性都會影響幼兒游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科學游戲材料大多是幼兒園購買的各種如棋類、制作類、實驗類等科學玩具,其實更能引起幼兒游戲興趣的是師幼利用各種材料、廢舊物品制作的自制玩具和各種自然、社會生活材料,這樣豐富的生活化游戲材料可以激發幼兒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讓幼兒盡情地投入到游戲中去。[2]
2.科學游戲過程的生活化
首先需要教師創設生活化的游戲情景,提供生活化的游戲材料;其次游戲的進行要強調幼兒的自主性,讓幼兒按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選擇游戲材料、方式、同伴,使幼兒體驗到和“玩”一樣的感覺,不知不覺地、快樂地投入到游戲活動之中。
四、操作材料生活化
為幼兒提供可操作性的材料。根據目標及時進行調整。如各班在區域活動中設立“科學區”,在這里,我們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材料,這里是孩子們每天課余時間進行觀察、操作,想象和創造力盡情發揮和發展的地方,孩子們在這里了解了磁鐵的作用,明白了小燈泡怎樣才能亮起來的道理,知道了萬花筒為什么那么漂亮,望遠鏡是怎么才能看到遠處的物體,還有那些形態各異的動物模型。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了解了他們的名稱和特征,懂得了如何保護大自然的道理。5生活活動
五、生活活動
1.環境上感受科學
在生活環境中涉及到科學知識,從而可以讓幼兒切實感受到科學氛圍,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到科學知識。如,在宣傳欄、主題墻的創設上根據每月每周不斷變化的主題活動,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科學知識,來讓幼兒感受科學。同時,自然角也是重要的科學環境創設區,教師可以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及興趣種植一些常見植物、花卉,還可以布置氣候記錄區,引導幼兒觀察天氣變化,學習記錄天氣日記,學習統計和記錄的方法。
2.生活中學習科學
生活中到處都是科學,兒童的科學就在他們的身邊。在一日生活中,幼兒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和疑問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常常會冒出稀奇古怪的問題,做出令人費解的舉動。因此,幼兒科學教育應更多地在一日生活中隨機生成,教師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機,敏銳地觀察到幼兒隨時出現的探究興趣和關注的事物,生成短時間的教育活動或系列的、不斷深入的探究活動。
3.生活中運用科學
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把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問題。對于幼兒來說,他們每天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運用科學的過程,把科學知識、科學方法運用到生活中。
六、科教內容貼近幼兒生活經驗
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內容涉及范圍廣泛,但不能脫離幼兒生活實際。教師不妨從幼兒實際生活出發,將生活實踐延伸到科學教學,讓幼兒了解并觀察到生活中隱藏的科學現象,這樣幼兒科學教育才更加深刻。比如以教學課程“認識電池正負極”為例,教師要從幼兒生活展開,如提前通知幼兒把喜歡的電動玩具帶到學校,動手將電池取出來并重新安裝,很多幼兒分不清正負極,分不清電池的型號,實踐活動中教師再進行適當引導,將電池型號和正負極概念傳達給幼兒,幼兒在老師的指導下終于安裝對了電池,并讓玩具?悠鵠礎U庋?既可以讓幼兒了解電池正負極和型號的知識,也能培養幼兒觀察和探索科學知識的能力,如天氣、斜坡、風速、雨雪等。
七、多種教育策略組合教學
科學教育生活化實踐會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其不但要掌握不同的生活化教學實施策略,還要學會融會貫通,實施多種教學策略組合教學。比如“有趣的磁鐵”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創設科學教學情境,如外婆把針掉到地上,如何幫助外婆找到針;隨后教師可以鼓勵幼兒集思廣益出謀劃策;還可以運用磁鐵進行實驗論證。這個教學案例就是多種教學策略的組合。實踐證明:只有理論的掌握是不夠的,教師必須將理論知識與教育實踐相結合,通過多種教育策略的組合教學手段才能更好地激發幼兒求知求學的興趣。
結語
綜上所述,在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堅信科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努力使幼兒科教活動貼近生活,讓幼兒掌握生活中的科學經驗,培養幼兒科學發現和探索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吳婷婷.淺談幼兒園科學教育生活化的實施策略[J].科教文匯,2013(5).
[2]李倩.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教師指導行為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
【幼兒園科學教育過程生活化淺說】相關文章:
• 幼兒園科學教育過程生活化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