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環境是構成幼兒園課程體系所必需的組成部分,是一個擴大了的活動中心,是一種教育的、發展的以及身心放松的環境。良好的環境布置會直接影響幼兒主體性、創造性的發揮,能激活幼兒內在的學習動機。因此,我認為幼兒園環境創設是幼兒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幼童培育預案的先行實踐。因此,在環境創設上我做了一些有益嘗試。
1、充分利用有限空間,創設更多的幼兒活動場地;顒咏淌彝ǖ兰捌渌顒涌臻g是建筑師依據相應的活動流量、人體效應和建筑標準設計的,而繁多的家具、教具玩具設施往往與有限的空間產生沖突。保證兒童有寬敞的活動場地是幼兒園環境創設要考慮的重點之一,因此,我在環境創設上充分注意到這一點,利用室內墻角與后門的零碎空間,設計制作儲物柜、百寶箱、小擱架等,把大空間留出來。這樣不僅使幼兒感到活動空間的寬敞、安全,也給幼兒形成一種視覺上的完整、流暢和通透。
2、適應兒童的需要,搭配靚麗自然的色彩。幼兒喜歡靚麗和諧的色彩,這既是兒童心理和生理的特點所致,也是他們心理生理發展的需要。因此,幼兒園的活動室的色調應與兒童生動活潑的特點相匹配。
幼兒在色彩上喜歡高明度、高飽和度、高對比性的顏色。這樣幼兒的心情歡快、明朗、興奮,因此我在室內創設時多采用莓紅、豆黃、湖藍、藤紫等顏色。這樣,幼兒在這頗具感情和自然氣息的顏色布置的環境中更加歡快、活潑、聰明可愛。
3、以人為本,創設環境,保障安全。室內外環境創設應克服事故隱患,保障幼兒安全,應避免安裝帶玻璃的櫥窗。因此,我把所有的宣傳實用櫥窗都做成敞開式,并在窗內設計泡沫布包展板。這樣孩子們隨時都可將心愛之物綴于其上,既方便又安全,還能激發孩子的動手興趣。
4、因人而異,激發學習興趣。為了充分調動孩子的繪畫、剪貼、制作等興趣,我充分利用室內的墻壁為孩子開辟了“我能行”、“我的小天地”等欄目,引導孩子們進行一系列的環境創設活動。因此,在環境創設過程中,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都得到了主動發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創設區角設置。不同年齡的孩子使用不同高度的桌椅、玩具柜,這些我們都能做到,但是儲物柜如何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從形狀、大小、高低、色彩上通盤考慮還未引起重視。據我多年的經驗認為,低幼兒童喜歡色彩靚麗、外形有趣的物件;中大班的設施則應以較規整的造型和較協調的圓形、菱形的桌柜及高明度的藍綠色彩為宜。
6、設置科學的活動區角,激發幼兒的科學興趣。在當今數字化的時代,如何進一步激發幼兒對科學技術的興趣至關重要。我在科學活動區角為孩子們提供了小型放大鏡、天平、貝殼、石頭、谷子、小麥、大豆等;在手工操作區角提供了各種搭建或組合的操作玩具和拼圖等;我還引導幼兒在科學實驗區進行了“虹吸”、“水的循環流動”、“船的行駛”等一系列實驗活動,鼓勵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探索和發現相關的科學道理。這樣既提高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激發了孩子積極動腦、思索、激烈討論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幼兒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精神。
因此,我認為為幼兒不斷創設環境,是為幼兒提供了另一成長與發展空間。我們期待幼兒園在環境創設方面有更成功的探索和實踐,為我們的幼教事業增光添彩。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探索】相關文章:
•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探索
•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探索與研究
•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探索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