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闡述了在幼兒園建筑設計工作中,幼兒建筑的功能分區及造型設計要點,以及建筑細部設計的特點,使我國的幼兒園建筑設計更加符合我國教育理念的發展要求及設計需要。
關鍵詞: 幼兒園;功能 ;造型設計;
1前言
幼兒園的設計是一項有重大意義的設計任務,它不僅要考慮到適合兒童的身體,還要承擔起促進兒童發展、培養兒童個性的重任,色彩圖案要清新活潑,布局要流暢,房間設置要功能齊全且舒適等等。在這種狀況下,設計者如何應用理性并且全新的角度來對待幼兒園的設計,是值得充分思考的問題。
2建筑設計中的功能分區
結合我所設計的特變?水木融城五期 幼兒園,基地主入口位于南五工路與屯河南路交叉處,該路段車流量較少,且主入口退讓道路一段距離,方便非小區居住人口接送孩子,南側幼兒活動場地銜接小區內部道路。
主體建筑為三層,局部輔助用房一層。為了使基地得到最充分的運用,平面形狀不規則,進深較大,因此在設計中,中間設計采光中庭,中庭設計綠化,室內水池等,為原本單調的空間增加了情趣,使小朋友一進入門廳,就會覺得親切舒適,自然融入室內。進入門廳,晨檢、值班、醫務、隔離室,在相對獨立的角落,方便管理使用,二樓對應的位置是教職工辦公室。廚房操作間位于幼兒園西側內院中,相對隱蔽,方便裝卸食材。
建筑功能分區是建筑設計最主要的部分。一個標準化幼兒園的主體建筑一般由幼兒活動室及寢室、音體教室、多功能教室、廚房及餐廳、晨檢及隔離室、辦公室、廁所、醫務室等功能房間組成。充分考慮到各個功能房間的布局合理,及功能房間之間的流程關系,是平面布局設計的重點。一般活動室與寢室相連,是所有功能房間的重點,也是占用的面積比最大的房間。多功能教室一般面積較大,為了在雨雪天氣提供兒童在室內游戲的場地。其他輔助房間及辦公室,可以在設置完活動教室之后,按要求配置調整。
在布局和流程上是內部空間的重要問題,既要保證互不干擾的避免人流穿插下又要做到平面布置流線順暢。而且生活用房和服務用房也要保持各自的獨立性。
3交通流線分析
門廳起著水平與垂直交通樞紐的作用,在北方嚴寒地區,一層入口處設置防寒門斗,幼兒園建筑走廊較寬,在設計中,二層中庭周圍的走廊寬度為2700 mm不等。樓梯的設計應該滿足建筑防火規范,一般設置二~三個,一個主樓梯,其它為輔助樓梯。該幼兒園建筑主體共設三部樓梯,一部室外疏散樓梯,為方便幼兒上下樓梯,臺階高度150mm,扶手在600mm和900mm各設一道,適合幼兒扶手高度,欄桿格柵寬度小于110mm,起到到安全防護作用。一部樓梯設置于幼兒園主入口處,另一部樓梯位于另外一側,樓梯下有直通室外出口,滿足建筑防火疏散要求。此外,無障礙設計也應該納入到功能設計方面考慮,體現出建筑的人性化。
4建筑造型設計
建筑造型設計,包括建筑的體型,細部的設計,色彩的運用等方面,對于幼兒建筑來說,建筑的體量不是很大,只有兩三層,這樣對孩子而言不會有大的壓迫感。
建筑色彩的豐富化和立面造型的活潑多樣是幼兒園建筑應該充分考慮的因素。協調而鮮明的色彩能夠培養和增進兒童開朗樂觀的情緒。幼兒園建筑中色彩并非簡單的大面涂刷,而是以簡潔、明快的淺色調作為建筑的主體色調,既可以襯托出建筑的活潑形態,又可以獲得統一、和諧的建筑整體效果。局部色調可以大膽采用不同的亮色,作為一種點綴的活躍元素穿插在基本的形體中,起到豐富和點睛的作用。結合實際幼兒園外立面利用豐富的色彩元素,象牙海岸色的大面積墻體色彩基調,局部二、三層窗間體塊突出于墻體之外,紅黃藍等體塊上繪制了各種卡通人物,引人注目,主入口樓梯間頂部做了方錐塔造型,打破原本平淡的女兒墻,活躍在人們的視野里。為了與主入口呼應,次入口樓梯間也做了方錐塔造型,并且與室外樓梯銜接,整體看起來更加協調,不會有突兀感。
建筑通常由各個活動單元組合而成。而每個活動單元在空間構成及房間形狀幾乎一致。這個時候,就可以利用不同的色彩作為識別各個活動單元的手段了。陽臺,樓梯間,空調擱板,構成裝飾墻等,也可以通過涂刷上各種色彩,形成鮮明的穿插效果,取得活潑生動的立面效果。
立面的造型可以通過窗戶的形狀,例如圓形、半圓形、多邊形等窗型搭配使用,從而產生生動活潑的園區氣象。突出物,如陽臺、樓梯間頂部,及女兒墻等部位,可以采用塔式、城堡式或城墻式來體現建筑的特點,建筑物突出的柱子,橢圓形或圓形的突出房間,均可襯托出建筑的多變特色,使幼兒感覺自己像是在動畫城中一般。
由于幼兒園位于居住小區內,因此,它的造型、色彩的一些元素要延續居住小區里的一些共同的元素,這樣才能與周圍環境相融洽,同時又區別于住宅,活躍在整個小區里,成為一個新生的、活潑的建筑。
5室內外細部處理
細節設計主要體現在充分考慮幼兒的特點進行安全設計。該方面的內容是幼兒建筑中最應引起注意的部分。而這部分內容往往最容易被忽略,或者考慮不周,從而留下生命安全隱患。結合在實際設計中遇到的問題,將細節設計歸納總結為以下幾點:
5.1乳兒室、活動室、寢室及音體活動室宜為彈性地面。幼兒經常出入的通道應為防滑地面。衛生間應為易清洗、不滲水并防滑的地面。
5.2嚴寒、寒冷地區主體建筑的主要出入口應設擋風門斗,其雙層門中心距離不應小于1. 6m。幼兒經常出入的門應符合下列規定:在距地0.6~1. 2m高度內,不應裝易碎玻璃;在距地0. 7m處,宜加設幼兒專用拉手;門的雙面均宜平滑、無棱角;不應設置門坎和彈簧門;外門宜設紗門。
5.3活動室、音體活動室的窗臺距地面高度不宜大于0. 6m。樓層無室外陽臺時,應設護欄。距地面1. 3m內不應設平開窗。
5.4陽臺、屋頂平臺的護欄凈高不應小于1. 2m,內側不應設有支撐。護欄宜采用垂直線飾,其凈空距離不應大于0. llm。
5.5幼兒經常接觸的1. 3m以下的室外墻面不應粗糙,室內墻面宜采用光滑易清潔的材料,墻角、窗臺、暖氣罩,窗口豎邊等棱角部位必須做成小圓角。
5.6幼兒園室外環境設計不僅僅是一種環境美化,更重要的是它成為幼兒開展室外游戲活動不可少的重要生長和發展的條件。廣場地面鋪裝原則,便于幼兒行走及活動;地面應防滑;鋪裝材料、色彩、尺度、質感的要求。
幼兒室外活動場地是一個重要的環境,室內活動室雖然使用比較頻繁,但是對于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來說,在室外親近大自然,接受陽光的照射,對于成長的孩子來說,我們應該給孩子們更優美、清靜的室外安全的活動場地。空氣、水、陽光都是孩子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元素,各種綠色植被,軟質健康的場地,活動游樂設施,都是不可少的。
6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現在周圍接觸的幼兒園建筑設計尚存在缺陷,在我國幼兒園建筑一般都是固定的活動單元,對于公共空間及交往空間的設計很局限,幼兒只是在固定封閉的班級里和同齡人學習,沒有開放的室內空間設計,作為新時代的設計師應該追隨教育改革步伐,從小孩子學習成長的環境出發,在空間設計上細心研究,設計出更好的培養他們健康的思想及個性發展的地方,對幼兒園建筑設計精細化,加入人文環境的處理方法在幼兒園建筑設計中,適應孩子在生理發展的特征和過程。
參考文獻
[1]黎志濤.幼兒園建筑設計.建筑工業
[2]郭曉明,孟慶濤.幼兒園建筑設計研究[J].山西建筑,2012,6(18):12-14.
[3]《幼兒園建筑設計》《托兒所、幼兒園建筑設計規范》
【淺談幼兒園建筑設計】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建筑設計中智能化應用
• 淺談幼兒園建筑設計中智能化應用
• 淺談幼兒園建筑設計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