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樂教案《美麗的家》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體驗綜合藝術感受能力及藝術審美情趣,幼兒欣賞音樂,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進行恰當的表現,引導幼兒從小愛家鄉,人人都要和睦相處共創美好家園,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音樂《美麗的家》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設計背景
我準備了“我愛新疆”主題活動當中的一個綜合藝術活動。想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討學習。在許多幼兒園開設藝術活動中不難發現音樂欣賞.及美術欣賞活動是很薄弱甚至是被砍掉的內容。這種內容的薄弱性和不全面性必然會限制幼兒藝術能力的充分發展,因此準備了一段具有新疆民族特色的音樂供幼兒欣賞,發展幼兒的創造性,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進行恰當表現,同時培養幼兒的綜合藝術感受能力。
活動目標
1.幼兒欣賞音樂,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進行恰當的表現。
2.培養幼兒的綜合藝術感受能力及藝術審美情趣。
3.引導幼兒從小愛家鄉,人人都要和睦相處共創美好家園。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幼兒欣賞音樂用身體動作進行恰當的表現。
2、培養幼兒的藝術感受能力。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樂:【新疆亞克西】、【花園】、【我們新疆好地方】、
白紙、水彩筆、碎布、底板、橡皮泥、盒子、火柴。
活動過程
一.幼兒在【新疆亞克西】的音樂伴奏下進入活動室。(此環節運用鼓勵語言“爆竹”慶祝)
(1)剛才的音樂好不好聽?這是我們新疆著名的歌曲【新疆亞克西】
(2)你們覺得我們新疆漂不漂亮?下面讓我們一起簡單的了解一下新疆。
(3)觀看幻燈片:新疆的美景、新疆的變化、新疆的特產、新疆特色美食。
(4)師: 看了這個短片之后,你們想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
幼: 我們新疆漂亮… …………………
師: 我覺得我們新疆人民太了不起了!我為我是新疆人感到自豪!
二.今天老師給你們還帶來了一首好聽的維吾爾族音樂【花園】
欣賞新疆維吾爾族音樂【花園】(此環節運用鼓勵語言“亞可西”)
1. 欣賞音樂.
2.師提問:聽了這首曲子你們有什么感覺?想到了什么?幼:喜悅歡樂……….
誰吃過葡萄?那有誰摘過葡萄?你是怎么摘的?
幼兒先示范;師再規范動作;幼兒跟教師一起做;
3.幼兒再次欣賞音樂
(1)想一想還有什么?星光夜市上有很多什么吃的呀?
羊肉串;羊肉串是怎么烤的?
幼兒先示范.;師再規范動作;幼兒跟教師一起做;
(2) 還有好吃的馕也是我們新疆人愛吃的食物。
馕是什么樣子的?你是怎么吃馕的?
幼兒先示范;師再規范動作;幼兒跟教師一起做;
我們新疆還有很多好吃的說不完!
4. 我們再來欣賞一遍音樂。把你們剛才創編的動作編成舞蹈跳起來。
三. 美工活動:【美麗的家】背景音樂:【我們新疆好地方】
我們新疆是多民族的地區,我們要互相團結,互敬互愛,不光我們新疆要搞好民族團結。全世界人民都要和平共處,共創美好的家園。下面你們用自己的小手來創造你們心目中美麗的家園。
區域1:畫畫 區域2:布貼 區域3:橡皮泥 區域4:盒子火柴構建
(1)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并給予適宜的引導。
(2)展示幼兒作品,幼兒互相參觀。
(3)教師小結。
教學反思
備課時,我對原教案做了調整和修改。因為在原教案中我設計了兩個不同的音樂活動還有一個打擊樂活動,后來我發現內容太多得用兩課時才能完成。通過調整后在活動中,我發現能按照修改后的計劃較好地達成目標,而且能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堂氣氛很活躍。
但也出現了我預想之外的情形,幼兒一度由于興奮而趨于混亂的常規讓我有些措手不及。第一課時中,當請幼兒表演歌曲時,許多孩子只顧自己唱啊、跳啊,完全忽略我的要求。于是,我只好擺出教師的權威大聲命令他們回到椅子上。平時我是非常不認同這種方式的,認為是缺乏教學智慧和技能的表現。活動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學習。回顧了姚偉老師的講座中提到的方法,使我受益匪淺提醒在前、個別示范在前、及時自然地介入、縮短完全自由的時間。具體到這節課情境中,我認為 “個別示范在前”非常適宜,如先請幾個小朋友或是女孩子先示范探索,不僅可以為其他小朋友起到直接或間接的提醒或暗示,尤其是一些容易興奮又缺少自控能力的幼兒,還可以提高大家對“任務目標”的重視程度,更加明確“怎么做”。這樣,秩序的混亂就完全可能避免。
所以,也總結了一下自己的不足之處:不要跟“搗亂”的孩子糾纏,尊重他們的興趣或想法,同時用夸張的語言、體態或者教具等吸引其無意注意,幫助孩子回到課堂中來。另外,通過這一活動,還使我有所收獲的是:除了課后反思,備課也非常重要,課前不僅要思考教法、學法,還要預想到突發狀況和細節處理,如出現混亂怎么辦、孩子對活動缺乏興趣怎么辦等等?做好一切準備,我們才能高效地完成每一次活動。
小百科:家,現代漢語常用字、一級字,讀作jiā,最早見于甲骨文,其本意是屋內、住所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美麗的家》含反思】相關文章: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