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數學教案《蘋果豐收》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數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按蘋果的顏色、大小進行分類,發展幼兒的數數和分類的能力,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操作游戲的樂趣,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數學《蘋果豐收》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操作游戲的樂趣。
2、學習按蘋果的顏色、大小進行分類,發展幼兒的數數和分類的能力。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青、紅蘋果圖片若干。
2、紅、綠、大、小筐,每桌各一個。
3、動畫片:我喜歡蘋果
教學過程:
一、導入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摘蘋果的欲望。
教師:看呀!又大又紅的蘋果,小朋友喜歡嗎?我們去摘蘋果好不好?
二、展開
1、觀察蘋果
(1)看看這里都有什么樣的蘋果呀?
(引導幼兒發現,有紅蘋果,綠蘋果,有大蘋果,小蘋果。)
(2)小結:我們的這些蘋果里面,有紅蘋果,綠蘋果,還有大蘋果,小蘋果。
2、摘蘋果
(1)聽口令摘蘋果
(2)聽拍手聲摘蘋果
3、蘋果分類
(1)把紅蘋果送到紅筐里。
(2)把綠蘋果送到綠筐里。
(3)把紅筐里的大蘋果拿出來放在大紅筐里。
(4)把綠筐里的小蘋果拿出來放在小綠筐里。
4、收蘋果
(1)要求幼兒在規定的時間里收不同的蘋果。
(2)數數你收了多少個蘋果。
5、蘋果展教師:我們把摘得蘋果展覽一下好嗎?
引導幼兒思考擺放的方法。
如:紅-綠-紅-綠,大-小-大-小,等。
鼓勵幼兒想出各種有序的擺放方法。
三、結束
1.教師:今天我們豐收了許許多多的蘋果,你們喜歡吃蘋果嗎?
有一個小朋友也喜歡蘋果,我們看看他為什么喜歡蘋果?
2.觀看動畫片:我喜歡蘋果活動自然結束。
教學反思:
從這堂課,我們也看出一堂教學活動是要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不放任自流,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順其自然。不管哪種占主導,都應該處理好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場游戲活動。教無定法,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發揮作用。教學方式實質上是一種刺激手段。講授法、提問法刺激聽覺感官,示范法、觀看法刺激視覺感官,練習法、游戲法綜合刺激各種感官……因此,教學方式的成敗與否,關鍵是看能否發揮出它應有的刺激性。教師要不斷錘煉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獨具特色的肢體動作,極富渲染的表情神態,變化多端的語言聲調等,這是實現教學方式刺激性的基礎。因此優秀的教師應該時刻關注 孩子的肢體、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內心狀態,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
小百科:蘋果含有纖維,能幫助排泄。補充微量元素:食用它能補充鋅、錳等元素。順氣安神:它含有芳香類的物質,能幫助順氣安神。延緩衰老:它含有維生素C,能幫助延緩衰老。預防膽結石:食用它可以幫助減少膽固醇含量,預防膽結石。
【小班數學教案《蘋果豐收》含反思】相關文章:
• 幼兒園中班教案《認識7》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10以內的》
• 幼兒園小班教案《三只熊的早餐》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圖形娃娃》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數學優質課教案《認識長方形》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圖形的分類》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優秀數學教案《認識5以內的序數》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數學游戲活動教案《小猴摘果子》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認識日歷》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下學期數學教案《喂寶寶》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動物吃食》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3的分解和組成》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