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教案《手膝著地爬烏龜寶寶去哪兒》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健康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練習手膝著地向前爬的動作,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敏性,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感受模仿小烏龜爬行的樂趣,能根據信號提示手腳自然協調地向指定方向爬行,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健康《手膝著地爬烏龜寶寶去哪兒》含反思教案吧。
設計意圖:
小班的孩子特別喜歡爬,而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安全、衛生等原因,教師和家長都不允許孩子盡情地爬。想到孩子們對于像小烏龜這樣的動物比較喜歡,剛好小烏龜也是一種爬行的動物,于是我設置了一個新年運動會游戲的情境,讓幼兒置身于游戲情境之中,在場景的變換中練習手膝著地自然協調地向前爬,以此來滿足孩子爬的興趣和欲望,并相應提高他們爬的能力,于是體育活動《烏龜寶寶去哪兒》便生成了。
活動目標:
1.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感受模仿小烏龜爬行的樂趣。
2.練習手膝著地向前爬的動作,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3.能根據信號提示手腳自然協調地向指定方向爬行。
4.喜愛參加體育鍛煉,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
5.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已儲備了有關小烏龜生活習性的相關經驗,已有爬的經驗。
教師:熟悉幼兒的能力,教師掌握爬的動作要領。
2.物資材料準備:
體操墊,背景音樂,平衡木,地墊,軍用墊子,拱門,小燈籠,小鼓一面,新年運動會背景圖,熱身操音樂《森林狂想曲》。
3.場地準備: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幼兒走跑交替進入場地。我們學一學小烏龜慢慢的爬,大步走,快快跑,天氣真晴朗,小烏龜們我們一起來模仿小動物活動活動吧!
2.播放音樂《森林狂想曲》,教師和孩子一起念兒歌做熱身運動。
二、練習手膝著地向前爬。
1.幼兒自由探索爬的動作。
2.教師示范,重點強調手膝著地爬的動作要領。
動作要領:走到墊子前蹲下,膝蓋跪在墊子上,腳背貼在墊子上,手掌掌心撐在墊子上,手指方向朝前面,眼睛看著前方,朝著目標爬。
3.幼兒集體練習爬的動作,糾正動作不準確的幼兒。
4.玩自由爬行的游戲。
(1)聽鼓聲節奏的快慢進行變速爬。
(2)看信號向指定方向爬。
三、游戲《烏龜寶寶去哪》,鞏固手膝著地爬的動作要領
1.練習爬過去新年運動會會場的三條不同難度的路。
幼兒分飾兔子和烏龜的角色,烏龜分別練習爬過平坦的草地(地墊)、山坡路(軟路)和小橋(彎曲路);兔子分別練習雙腳蹦跳連續的圈,相隔距離3.5厘米的圈和彎曲擺放的圈。每走過一條路,角色互換一次。
2.游戲:布置新年運動會場。
游戲玩法:先走過一條小路,鉆過山洞,最后扮演烏龜的幼兒要帶標志牌爬過草地,拿一個禮物掛在上面,掛完之后沿著兩邊箭頭的方向跑回來。
游戲規則:每次只能拿一個禮物掛上去。
3.幼兒游戲,教師巡回觀看并指導幼兒動作。
三、結束部分。
1.慶祝小烏龜完成布置任務,感受喜悅的心情。
2.放松練習,整理收拾器材。
活動延伸:
將地墊投放到體育區,讓幼兒繼續練習手膝著地改變方向爬(向前、向后)的動作。
整個活動通過角色扮演來一步步展開。首先給每位孩子們分配了小烏龜的角色,我是烏龜媽媽,他們都是我可愛的小烏龜寶寶。
在第一環節中,我化身為烏龜媽媽說要帶著烏龜寶寶們出去做游戲,伴著音樂在輕松環境中做到了熱身活動,這樣既能夠達到了體育活動要求的準備部分,又激發了孩子們要參與活動的興趣。接著通過情景導入的方法,"烏龜寶寶要去參加新年運動會,就要學會本領"的情節自然而然過渡到活動的第二環節(基本部分),在第二環節中,我通過和孩子一起練習烏龜爬的方法:手膝著地向前爬,達到我教案中的第一個活動目標,在"聽節奏看信號"的游戲中,幼兒進一步的練習和鞏固動作要領,并且體驗到了體育游戲所帶來的快樂。
在學習爬行動作時,我還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中,和幼兒一起爬,以自己歡快的情緒去感染每一個幼兒,帶動他們積極參與體育活動,融在幼兒當中,不作旁觀者,建立平等、民主的師幼關系。讓幼兒積極主動練習手膝著地向前爬行,培養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總之,在本次活動中,我認為孩子的情緒還是比較飽滿、積極性高、樂于練習,幼兒的爬行能力、手腳協調能力在活動中得到了發展。作為活動的指導者,我也和孩子融合在一起,和他們一起爬、一起玩。
當然我知道我這次的活動還存在一些不足:
1.對表現好的孩子沒有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對于動作不到位的孩子們沒有及時給予幫助與糾正。
2.熱身環節沒有到達效果,幼兒的站位應該站場圓圈。
3.教師在示范時應該給幼兒提出具體的要求。
4.在游戲時教師的指導不夠,第一條路教師示范,第二條、第三條路讓幼兒自己去爬,這時教師就可以關注幼兒爬的動作糾正和指導幼兒的動作。
5.在最后一個游戲中,幼兒對場地的不熟悉和對規則的不清楚,有小兔和烏龜的路其實可以只設置小烏龜的路,這樣幼兒就不會混淆。
6.在拱門的上面貼上烏龜和小兔的圖片,這樣幼兒就清楚是烏龜的路還是小兔的路。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小百科:在動物分類學上隸屬于爬行綱、龜鱉目、龜科,是常見的龜鱉目動物之一。是現存古老的爬行動物。特征為身上長有非常堅固的甲殼,受襲擊時龜可以把頭、尾及四肢縮回龜殼內(除海龜和鱷龜)。
【小班健康教案《手膝著地爬烏龜寶寶去哪兒》含反思】相關文章:
• 幼兒園托班健康教案:我是小刺猬
• 幼兒園小班教案《不怕黑》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有用的耳朵》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感冒了》
• 幼兒園大班健康優秀教案《讓自己高興》
•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育教案《緊急信號響啦》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健康優秀教案《皮球變變變》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發霉了》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鼻子的故事》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食品安全》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滾動》含反思
• 小班健康教案《小刺猬運紙箱》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