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意圖 |
《指南》指出:“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而語言活動《運餡餅》通過采用細致觀察、大膽講述、體驗模仿等方式,引發幼兒視、聽、說、做等多種感官主動參與,并通過多次生活經驗的遷移,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大膽表現螞蟻們團結一致運餡餅的快樂。 |
||
目標 |
1.理解小螞蟻發現“餡餅”并合作搬運餡餅的有趣故事情節,豐富詞匯:雄赳赳氣昂昂、氣喘吁吁; 2.能夠清楚地表現兵蟻、工蟻搬運餡餅的過程; 3.懂得團結起來力量大,體驗分享的快樂; |
||
重點 |
理解故事內容,了解螞蟻家族分工合作的情景,豐富詞匯雄赳赳氣昂昂、氣喘吁吁; |
||
難點 |
嘗試分角色表演故事,能夠與同伴表演出小螞蟻運餡餅的過程; |
||
準備 |
1、幼兒了解有關螞蟻運食物的知識; 2、PPT課件、故事配樂、解放軍走路的視頻、兵蟻、工蟻的道具; |
||
教學環節 |
教學過程 |
設計意圖 |
|
一、圖片導入
|
出示圖片,引發猜想 1.大獅子發現了一小片香腸,它會怎么做呢? 2.小螞蟻也發現了一小片香腸,它們會怎么做呢? 3.教師小結。 |
用圖片導入的方式吸引幼兒的興趣,引發幼兒的猜想 |
|
二、分段講述
|
(一)講故事 1.2 段,理解小螞蟻發現餡餅的情節。 1.小螞蟻發現了一片香腸,它們是怎樣向螞蟻女王報告的? 2.教師扮演女王,引導幼兒來“報告”。 (二)講述故事 3.4 段,理解螞蟻分工出發的情景。 1.螞蟻女王給兵蟻下的命令是什么?雄赳赳氣昂昂走路是什么樣子的? 2.生活遷移:我們什么時候走路要這樣? 4.教師小結:原來不同的螞蟻它們的分工是不一樣的。 (三)講述故事從 5 到 7 段,引導幼兒連貫地表達運餡餅的過程。 1.小螞蟻們是怎樣把大餡餅運回去的?工蟻們喊了什么口號? 2.生活遷移:在生活中,小朋友齊心協力做過什么事情? 3.教師小結:一個人的力量是很小的,只要我們團結一心,齊心協力就能讓我們的本領變大。 4.終于把大餡餅運回洞里了,螞蟻們感覺怎么樣?氣喘吁吁是什么樣子的?
|
通過采用細致觀察、大膽講述、體驗模仿等方式,引發幼兒對“兩只螞蟻發現餡餅”、“女王分工”、“螞蟻分工合作運餡餅”三段故事情節的理解,豐富新詞匯雄赳赳氣昂昂、氣喘吁吁。
|
|
三、完整欣賞
|
傾聽錄音,情感共鳴 1.餡餅搬進螞蟻洞后,小螞蟻準備做什么了? 2.你喜歡小螞蟻的哪個地方? |
通過傾聽錄音,引導幼兒初步感知螞蟻分享餡餅的快樂心情 |
|
四、情景表演 |
創設情境,角色表演 1.引導幼兒扮演小螞蟻發現餡餅、運餡餅的過程 2.重點引導幼兒一起合作、喊口號合作的情節,隨舞會音樂結束活動。 |
通過情境表演,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懂得團結力量大,體驗分享的快樂。 |
【中班語言課件《運餡餅》有教案】相關文章: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