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情分析:
繪本《第五個》用孩子可以解讀的詞匯、熟悉的語句結構以及令人著迷的情節,匯聚成結構完整、內容豐富的故事。故事中的一個個奇思妙想伴隨著一個個問題,制造了懸念,滿足了大班幼兒的探索欲望,同時故事的情節和語言較為簡單,便于大班幼兒自主閱讀和理解。整個活動我設計了猜測想象、驗證體驗表現、總結遷移三個環節,使閱讀活動能夠生動、愉快、高效地進行,通過閱讀故事讓幼兒逐步感受克服恐懼帶來的愉悅,建立起積極的戰勝恐懼的心理狀態。
活動目標
1. 細致觀察畫面,通過觀察小木偶的變化,體驗等待的心理歷程。
2. 通過觀察、對比、想象、猜測,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3. 知道對黑暗和未知的緊張恐懼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感受克服恐懼后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課件PPT、記錄表、筆、幼兒人手一冊繪本(書的最后兩頁封住)
經驗準備:幼兒有去醫院等待看病的經歷
活動過程
一、設置懸念,激發閱讀興趣。
1.出示一張圖片
師:你們看到了什么?(門關著,門口坐著五位朋友。)
2.出示Flash動畫
師:你們發現了什么?(朋友們出來一個進去一個)
師:喲,這個地方可真是奇怪,大家總是出來一個進去一個,那誰出來?誰又進去了呢?你們想知道嗎?那我們一起去書里看看吧。
二、自主閱讀,了解故事情節。
1.幼兒自主閱讀故事《第五個》(結尾處封閉掉)
2.交流分享
師:看得怎么樣?到底是誰出來,誰又進去了?
小結:原來有五位朋友在門口等待著,依次為企鵝、鴨子、小熊、青蛙、小木偶,它們按照順序一個出來后一個又進去,留下的朋友越來越少了,最后只剩下小木偶一個人了。
3.討論演繹
師:它們進進出出,有沒有發生什么變化呢?
師:哦!你發現了小企鵝的變化,你能演出來給大家看嗎?(幼兒演一演)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發現的對不對。(出示對比畫面的PPT驗證。)你們觀察得真仔細,原來小企鵝進去出來的時候是有變化的。
師:那其他幾位朋友呢,它們有沒有變化?
幼兒三人一組討論玩具進出后的變化,并嘗試演一演。
幼兒講述小熊、小青蛙、小鴨子的變化。(通過PPT畫面來驗證觀察的結果。)
小結:你們看故事越來越仔細了,發現了畫面中很多微妙的變化。
三、再次閱讀,深入理解故事。
1.再次自主閱讀
師:這些朋友就這樣進進出出,變化也是悄悄發生著,那小木偶都看在眼里,他又會發生哪些變化呢?我們再到書里找一找吧!
幼兒再次自主閱讀繪本,并記錄小木偶的變化。
4 |
3 |
2 |
1 |
|
|
|
|
2.分享交流小木偶的變化
師:當還剩四個、還剩三個、還剩兩個的時候,小木偶發生了什么變化嗎?(輕松、扭過頭緊張、摸鼻子焦慮)
師:當還剩它一個人的時候,小木偶怎么了?(哭了)為什么哭?
師:你們覺得小木偶會進去嗎?為什么?
四、揭曉結尾,克服恐懼心理。
1.出示PPT結尾,揭曉謎底。
師:小木偶決定走進去,它想給自己鼓勵一下,怎么鼓勵它?
師:等了那么久,門里面到底是什么呢?
2.觀察最后一幅畫面
師:原來那是一家玩具醫院啊!從哪里看出來的?醫院里面有誰啊?他看上去怎么樣?(親切、笑瞇瞇的)你會害怕這樣的醫生嗎?
師:小木偶和醫生爺爺他們倆之間會說些什么?
小結:原來看病也可以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一點都不可怕哦!
五、拓展經驗,延伸繪本價值。
1.你們平時有沒有像小木偶這樣的等待經歷?
2.如果你們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什么好辦法能讓自己在等待的過程中不再焦慮、不再緊張呢?
總結:原來,面對黑暗和恐懼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沒必要太過緊張,一切總會好起來的。
【大班語言PPT課件《第五個》含教案】相關文章: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