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目標達成情況:
本次音樂活動的目標是:能大膽運用民間樂器進行游戲,探索竹筒樂器演奏的不同方法,并嘗試自創節奏型進行演奏。活動實施過程中,孩子們積極性高,對竹筒多種演奏方式的探索能力強,尤其在闖關游戲中,能夠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竹筒演奏,創編創意圖譜時,小組合作,解決了幼兒的個體發展差異問題,同伴間的相互模仿和交流,使得活動目標達成情況較好。
二、重難點突破情況:
重點:在活動重點突破的部分,鼓勵幼兒運用竹筒的多種演奏方式表現自創節奏型,同時也體驗了同伴合作游戲帶來的快樂。整個環節中幼兒需要在聽覺、視覺、肢體運動的充分調動下,獲得藝術體驗。我通過讓幼兒聽音樂,并引導他們用竹筒樂器來表現節奏,調動了幼兒的主觀能動性,并通過不斷變化竹筒的演奏形式,不斷變化節奏型,來增加難度,激發幼兒挑戰困難,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引導幼兒在歡快的游戲中鞏固已有經驗,在練習不同節奏型演奏中,不僅讓幼兒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情緒情感,更讓他們在小組合作創作圖譜的過程中獲得藝術體驗。
難點:嘗試創編節奏型,合樂完整演奏,對于孩子而言是存在一些難度的。因此我在活動中,首先采用闖關游戲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同時在節奏型的出示上層層遞進,增加難度,確保幼兒能夠合樂演奏完成自己創編的節奏型。
三、環節設計:
(一)暖場導入:
整個活動以舞蹈大賽開始創設情景,引導幼兒在有趣的情景中自然參與到游戲中,活躍了氛圍,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
(二)完整欣賞樂曲:
傾聽音樂,熟悉音樂,讓幼兒感受民族樂曲旋律的歡樂。
(三)探索竹筒的的演奏方式:
以神秘色彩引出“竹筒”,并營造寬松的氛圍讓幼兒充分探索、玩竹筒,在玩的過程中得到竹筒演奏的不同方式,教師在小結提煉竹筒演奏方式的過程中,再次激發了幼兒的同伴互學和演奏方式的豐富。
(四)闖關游戲:
以闖關游戲推動活動的進一步發展,激發幼兒挑戰自我的興趣,在鞏固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大膽創造不同節奏型,并嘗試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幼兒在與同伴的交往中獲得自制圖譜,將活動的主體真正還原給孩子,充分體現了幼兒的自主性。
(五)創編節奏型,合樂演奏:
最后引導幼兒合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敲擊竹筒,并挑戰合樂進行自制圖譜竹筒演奏,讓幼兒獲得成功與自信。
(六)活動延伸:
在生活中和爸爸媽媽一起探索會大自然中會發聲的東西,并嘗試用他們自制一些打擊樂。
四、反思:
(一)亮點及優勢:
活動中能為孩子創設一個寬松愉悅的環境,讓孩子情緒高漲、積極、主動、專注地投入到活動中也是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整個活動都是在游戲化的環境中開展的。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老師教,孩子聽,老師做,孩子學,環節層層相扣,但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孩子的思維得不到擴散和啟發,一直都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所以要更多的讓教師與孩子平等的交流起來,允許孩子的選擇,提出不一樣的見解和看法,然后老師再進行梳理和提升,只有這樣的教學才真正體現孩子的主體性,也是我們大家所追求的。
本次活動內容的選擇也是一大亮點,只要孩子愿意,生活中的音樂活動無處不在,生活中的打擊樂器無處不在,竹筒作為生活中最常見的植物,大自然最美好的饋贈,其價值對于孩子而言是巨大的,在探索其演奏方式的過程中、在創意圖譜的制作過程中,對孩子創造性的激發、對孩子同伴間的相互促進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將活動的主體真正還給孩子。整個活動中我給予了孩子自由表達和表現的機會。
(二)不足及改進:
活動在給幼兒進行竹筒演奏方式探索時,給孩子們的時間和空間可以再擴大,對于幼兒的創意表現,如果能夠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總結展示,那么孩子的成就感會更強,演奏方式的提煉會更直觀,更利于推動后面的環節。
作為音樂游戲活動,本次的游戲性還可以更豐富一些,幼兒在進行前期的闖關游戲活動組織,竹筒的不同方式敲擊如果能夠在情景中進行表演,例如:提供民族服飾、民族節日場景等創設,那么活動的趣味性、感染性會更強,孩子的表現欲望也會更強,活動效果會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