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人的健康包含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方面,在對幼兒進行現代健康教育時,不能顧此失彼,又要注意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寓教于樂、寓教于趣。
人的健康包含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方面,在對幼兒進行現代健康教育時,不能顧此失彼,又要注意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寓教于樂、寓教于趣。
1、重視感知與體驗練習幼兒由于年齡特點,在進行健康教育時讓他們親身感知和體驗,則能更好地激發他們的探索欲望。如:幼兒在喝牛奶時,我們讓幼兒感知并說出食物在身體中經過了哪些地方,通過討論知道了食物在身體中經過的器官。在幫助孩子們了解食物在各器官的變化時,又可讓他們嚼一嚼硬硬的餅干,體驗餅干在口腔中變軟變碎的過程,幼兒通過多種感官的感知與體驗練習,獲得自然、生動的知識與經驗。
2、重視動作與行為練習幼兒一些良好生活習慣、衛生習慣的養成,需要在群體中通過模仿練習獲得,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對一些生活技能,健康行為要反復讓幼兒練習,從而加深理解,形成穩定的動作和行為習慣。如:在“預防齟齒”活動中,讓小朋友手持小牙刷在錄音的伴奏下,學習正確刷牙的方法;在“預防近視”活動中,讓小朋友一同來練習握筆和書寫的姿勢,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在“我會疊衣服”活動中,讓小朋友互相學習穿脫衣服,順序疊放衣服的方法。通過群體的練習、參與,促進幼兒良好衛生習慣的養成。
3、重視趣味性手段的運用在幼兒健康教育活動中,要運用生動形象的手段,使知識的傳輸更貼近幼兒。如:在就了解“人是怎樣呼吸”的活動中,引導幼兒互相摸摸胸腔,在人呼吸時有什么變化,說出感覺,再通過電腦動畫來模擬演示,使幼兒知道了肺部吸氣,呼氣產生了胸腔的運動。這一知識生動地教給了幼兒。在“爸爸媽媽不在家”活動中,我們用錄象錄下了小朋友爸爸媽媽不在家時的表現,引導幼兒討論哪些是應該做的,哪些做法是危險的,借助形象的電教媒體,幼兒學到了知識,同時也學會了自我保護的方法。
【賦幼兒健康教育于趣樂之中】相關文章:
• 淺析幼兒挫折感形成原因及對策
• 培養良好行為習慣,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初探
• 培養幼兒情緒調控能力
• 加強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培養世紀健全人才
• 幼兒規則意識養成的策略
• 淺談幼兒在教育過程中產生的心理傷害及應對措施
•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 在足健活動中培養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 幼兒心理健康問題研究進展與發展趨勢
• 流行歌曲與幼兒的身心健康問題
•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