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新教育課題的開展,從07年開始,我們和孩子一起走進了
繪本,從《小黑魚》、《爺爺一定有辦法》到《啊,蜘蛛》、《母雞蘿絲去散步》,師生共同品味著《月亮的味道》、欣賞著《彩虹色的花》、想象著《彩虹的盡頭》……從最初的懵懵懂懂,到如今的隨口道來,
繪本已經走進我們的生活;因為《讓閱讀融入生活——幼兒園繪本閱讀的實踐研究》課題的成功申報,在以后的時間里,我們還將繼續徜徉在繪本的世界里,和孩子、家長一起感受繪本的精彩,一起享受閱讀的快樂,一起品味生活的甜美。
無論是新教育在幼兒園的實踐,還是《讓閱讀融入生活》課題的開展,繪本教學始終都是我們的一個有力抓手,那么如何發揮它的作用呢?我想,資源的選擇是關鍵。也就是說,當我們拿到一本繪本之后,可以擷取什么給孩子?是需要好好琢磨的,并不是信手拈來的,所以下面兩個步驟是我們必做的功課,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認真品讀 梳理價值點 當我們拿到一本繪本之后,應該靜下心來認真品讀,而非匆匆泛讀,應從封面、環襯一直到封底,每一頁都細細看過,從文字到畫面,不漏過任何一個細節。
以《國王生病了》為例,第一遍翻閱時,可能更多關注的是文字,對故事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第二遍翻閱時,可能對封面特別關注,因為教學活動通常都是從觀察封面導入的,所以就會對封面上的文字有新的發現,“病”字顏色是不同的,而且是斜的……隨著閱讀次數的遞增,我們會發現轎子在書中不同場景中的位置,發現三位王子的著裝不同,發現不同的表示病狀的符號,發現國王會有兩只右手的畫面等等很多的信息。 在這本繪本里,關于適度運動使人健康、關于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關于運動計劃表、關于畫面細節的表現等等,都可以作為價值點進行挖掘,那么,哪些是可以作為教學點和孩子一起關注和分享的呢?
二、精準定位 選擇教學點 所謂精準定位,就是需要老師對照各年齡段的發展目標,尋找到與繪本中相對應的契合點,然后確定活動目標。
還是以《國王生病了》為例,考慮到是大班孩子,對于運動很感興趣、對于一周有幾天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有一定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所以將活動目標定為:1. 通過多種形式理解作品,感受故事的幽默,知道適量運動的好處。2. 能關注繪本畫面的細節,并大膽表達對故事內容的理解。目標1應該是屬于教師可以掌控的,也是可以達成的,而目標2就比較具有開放性,是需要老師在活動中隨機處理的。這一點是較難把握的,一不留神就會陷入孩子被老師牽著走、或是老師被孩子牽著走的境地中,而失去集體教學活動的價值。
【擷取什么給孩子?】相關文章:
• 淺談故事表演中聲音表情的訓練與指導
• 適宜環境有利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
• 運用多種形式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 以多種形式激發幼兒看圖講述的興趣
• 對語言活動中情感因素挖掘的幾點思考
• 幼兒早期閱讀的指導策略
• 如何培養3--4歲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 促進幼兒語音發展的多種手段
• 語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 淺談如何開展幼兒早期閱讀活動
• 利用日常語言教育提高幼兒語用能力
• 幼兒園英語故事教學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