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打擊樂《楊柳青》
設計意圖打擊樂教學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個孩子都喜歡敲敲打打,對聲音有一種天生的敏感性,打擊樂就十分貼切的反應了兒童這一特點。《楊柳青》這一樂曲是十分富有江蘇民間音樂風格的樂曲,樂曲2拍子,歡快,活潑,節奏感強,十分富有音樂的喜感,是典型的打擊樂樂曲。大班幼兒對于2拍子的節奏型已經能很好的掌握,會打簡單的,節奏型不變或者有兩個節奏型的節奏,對于打擊樂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本節課在鞏固以有經驗的基礎上,著重練習同一首樂曲中有三種不同的節奏型,并嘗試給不同的節奏型配以不同的打擊方式,讓幼兒在玩中學,在挑戰中成長。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聽辯不同的節奏型,并能用拍手動作表示。
2、 培養幼兒按指揮演奏打擊樂的能力,并在齊奏或合奏中保持自己的表演速度。
3、 、繼續組織幼兒按已有規則使用樂器,養成愛護樂器的態度和習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已熟悉自制樂器,并有玩過自制樂器的經驗。
物質準備:奶粉罐和小棒自制的鼓樂器,人手一份,樂器節奏圖譜一份。
場地準備:幼兒圍坐成半圓型。
活動重難點:
俗話說"提領而頓,百毛皆順"重難點是確定是一個活動的關鍵,根據我班幼兒音樂發展水平,我將重點定位為培養幼兒節奏感,體驗打擊樂活動的快樂。難點定為能跟隨樂曲的節奏型配以適當的打擊方式。
教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幼幼互動,因此,根據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幼兒的心理特征,知識水平,教學條件,我采用了以下適宜的教學法:多通道參與法,模仿示范法,情景表演法,激勵法。
活動過程幼兒的天性是好動的,所以游戲成為了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在游戲情境中,幼兒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表演欲望,使教學活動有效地促進幼兒成長的發展。根據這一特點,本次活動我主要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游戲導入,節奏前置。
讓幼兒跟隨《楊柳青》音樂進場,做拍手,跺腳的動作。
老師:孩子們,我們一起去參加音樂會吧。(播放音樂磁帶)(以游戲的形式進場,首先讓幼兒欣賞并熟悉了樂曲,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拍手,跺腳等動作,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感受了樂曲的節奏型,掌握了節拍,難點前置,為后面的打擊樂表演作好充分的準備。)二、熟悉樂器,節奏訓練。
1、 鼓樂器的出現教師出示用奶粉罐制作的小鼓樂器,介紹小鼓樂器,并讓幼兒玩一玩,幼兒隨意敲打樂器,鼓勵幼兒玩出不同的方法,探索出可以敲打鼓面和鼓身兩種方法,教師用簡筆畫畫出敲打在哪里。
老師: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我們小朋友的好朋友,他要和我們一起玩。
我們大家來一起和小鼓玩一玩,小鼓的哪里可以發出聲音呢?老師來畫出來,我們一起來敲一敲,玩一玩。
(在帶領幼兒認識樂器后,讓他們隨意敲打,滿足了幼兒對新事物的探究欲望,激發幼兒對打擊樂的興趣。綱要中指出,在各教學領域都要強調生活的價值,強調從生活中挖掘教育的內容,況且最近也十分倡導要低碳生活,節約環保,結合這一契機,我設計了用廢舊的奶粉罐制作樂器,這樣既能廢物利用,又能激起幼兒無窮的想象力,真是一舉多得。)2、 一物多玩教師逐條出示圖譜,讓幼兒跟隨圖譜,老師的指揮來打一打。
老師:我們今天叫要用小鼓來表演節目,在表演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下面幾個節奏型怎么打?出示X-│X-│X-│X-│X X │X X │X X │X X │X X │XX X│X X│XX X│(教師帶領幼兒以拍手的方式來練習一下節奏型,對于幼兒掌握起來有困難的節奏型教師可以通過夸張的身體動作來告訴幼兒這個節奏的敲打方法,時值。)老師要把小鼓也配上去,你們看看要怎樣打小鼓呢?(教師把小鼓的圖譜放在相對應的節奏型下,請幼兒練一下。)你知道怎么敲嗎?你會敲嗎?大家來試一試吧?(幼兒根據圖譜自由練習)X-│X-│X-│X-│X X │X X │X X │X X │X X │XX X│X X│XX X│(由于先期的置入,解決了幼兒看小鼓圖譜的難題。在配合不同的節奏型打擊,對于幼兒來說是一個挑戰,所以教師給幼兒一個自我整理的時間,讓幼兒把已有經驗和新知識以自己的方式整和在一起。)老師:請個別小朋友來打一下試一試(個別幼兒展示,教師糾正)我們一起來看著圖譜打一下小鼓吧。(集體分段演奏)三、出示圖譜,整體演奏A、 播放《楊柳青》樂曲,請幼兒欣賞,激起配樂的欲望。
教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首我們將要表演的樂曲,叫《楊柳青》,我們一起來聽一下吧。(播放楊柳青)我們的小鼓也躍躍欲試想表演一下呢,拿起你手中的棒,來嘗試著給這首樂曲配樂吧。(播放樂曲)(由于本首樂曲的節奏型很明顯,再加之之前我們已經練習了節奏型,所以大部分幼兒能初步聽出樂曲中的節奏型,打出來,也讓部分能力強的幼兒有自我展示的機會。這里我采用賞識激勵法,對幼兒的演奏給予及時的肯定,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成功感。)B、 出示圖譜,讓幼兒根據圖譜打擊樂器。
教師:要表演一首好聽的樂曲就需要整齊的演奏,小鼓告訴老師他是跟著圖譜來表演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演出圖譜吧。(出示圖譜)我們一起來打一下吧。(第一遍教師帶領幼兒以較慢的速度來打擊一下,難點可以放慢速度,或重復演奏。并用點頭,點腳的方式來給幼兒穩定節奏,用身式來幫助幼兒掌握節奏的時值。)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打一下吧。(播放樂曲)(本節課的重點就是跟隨樂曲進行打擊樂演奏,演奏的關鍵就是節奏的掌握,教師通過示范法,輔助節奏法,來幫助幼兒正確的掌握節奏)四、多種形式的練習。
教師:小朋友表演的真不錯,我們一起來演奏一下吧。(集體表演)分組表演,看老師的指揮分聲部表演。
(讓幼兒集體表演,初步嘗試用樂器為樂曲伴奏的快樂和興奮,然后進行分組表演。這里我采用鼓勵法,當幼兒在活動中取得一定成功時給予及時的肯定,以增強幼兒的自信心,使幼兒的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都得到和諧統一。分聲部演奏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和合作能力,能看這老師的肢體語言,動作,手勢來進行合作表演,使活動推向高潮。)五、活動延伸。
針對幼兒能力的高低差異,所以我在活動的最后設計了一個難度環節,,更換圖譜,讓幼兒在課后繼續表演,XX X部分用身勢語言跺腳來表示,讓幼兒感知打擊節奏不僅可以通過打擊樂器來實現,也可以通過最原始,最簡單,離我們最近的身體動作來表現,讓幼兒真正發現,生活中無處不有音樂。
中班音樂:楊柳青活動背景:
樂曲《楊柳青》是一首很有名的江蘇民間樂曲,它具有濃郁的江南風情,旋律優美、活潑,別具特色。通過為這首樂曲配樂演奏,讓幼兒從中學會欣賞樂曲,體會樂曲帶來的意境,理解樂曲的風格和它的結構式。我將這首樂曲原本普通的打擊樂演奏,改變成利用廚房餐具進行演奏,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新感覺。
活動目標:
1、學習拍打正確的節奏型:X-| X-|;X X|X X|;X X X|X X X|2、學習看指揮演奏打擊樂器,并在演唱過程中保持自己的演奏速度。
3、能正確使用樂器遵守打擊樂活動的規則。
活動準備:
1、廚房餐具:鍋、碗、調羹、盆、筷子等若干。
2、節奏條X X|X X|;X-| X-|;X X X|X X X|3、打擊樂圖譜活動重點、難點:
1、隨樂曲音樂拍打正確的節奏型。
2、學習看指揮,合作演奏打擊樂器。
活動過程:
一、熟悉樂曲,了解樂曲的結構。
1、欣賞樂曲,知道樂曲名稱《楊柳青》。
2、知道它是一首江蘇揚州的民歌,歌曲活潑風趣。它唱出了人民過上幸福生活之后的歡樂心情。也描述了揚州春天到了,楊柳發芽都變的綠綠后的美麗景色。
3、請幼兒說出樂曲的結構式。
設計意圖:
幼兒通過欣賞樂曲,初步的了解樂曲的旋律,教師向幼兒介紹這首樂曲的出處,所表達的意境、以及它的結構式。讓幼兒對這首樂曲先有一定的了解,為下面環節幼兒演奏樂曲奠定基礎。
二、熟悉樂曲旋律1、再次欣賞樂曲,邊聽音樂邊隨教師合拍地拍手打節奏。用固定節奏來拍打。
2、看節奏型拍打節奏。
老師分別出示節奏型X X|X X|; X-| X-|; X X X|X X X|請幼兒來分別試試怎樣拍打。
設計意圖:
幫助幼兒復習這幾種節奏型,在掌握這幾種節奏型的基礎上,才能看這首樂曲的圖譜,完整的進行演奏。幫助幼兒解決打擊樂演奏中的難點。
三、學習打擊樂1、出示樂曲圖譜請幼兒看著圖譜用身體動作來拍打節奏。
2、看指揮分組用身體動作來拍打節奏。
3、出示廚房用具給幼兒認識,讓幼兒熟悉它們各自發出的聲音。
4、請幼兒討論選出三種餐具,作為打擊樂器,為這首樂曲演奏。
5、小結:推選出最適合的三種"樂器":用手拍打塑料盆、筷子和碗配合、鍋和調羹配合。
第一段:用手拍打塑料盆;第二段:筷子和碗配合;第三段:鍋和調羹配合。
6、請幼兒拿出自己的"樂器",看圖譜分聲部演奏一遍。
7、教師指揮幼兒分聲部練習,幼兒根據教師的指向,隨音樂進行演奏6、演奏時注意演奏常規:準備動作;演奏時的拿樂器動作;不演奏時的動作等設計意圖:
在這個學習打擊樂的這一環節中,做到的是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把幼兒的思路一步步的引入到打擊樂的學習中,幫助幼兒很好的掌握打擊樂演奏的方法。同時讓幼兒自由討論,選擇適合的"樂器"演奏,做到了以幼兒為主體思想,更加能夠激起幼兒對打擊樂演奏的樂趣。
四、交換"樂器"演奏1、請幼兒相互交換樂器進行演奏。
2、請個別幼兒來當指揮家,指揮大家一起分聲部演奏。
設計意圖:
通過交換"樂器",促進了幼兒相互之間的交流,也讓幼兒全方面的體驗各種"樂器"演奏出來的效果。同時讓幼兒對這個樂曲的演奏結構有一個完整的認識。給幼兒一次指揮的鍛煉機會,同時鍛煉幼兒學會聽音樂配合樂曲節奏進行指揮。
【幼兒園大班打擊樂《楊柳青》】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大班集體舞活動——花兒朵朵
下一篇: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兩個好朋友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