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目標1、學習用遠近關系表現不遮擋和被遮擋的景物,表現小區的美景。
2、能合理構圖、布局。
二、活動準備1、組織幼兒參觀過美麗的小區,并拍有照片和錄像。
2、幼兒繪畫用品:鉛畫紙、油畫棒。
三、活動過程1,、組織幼兒觀看在小區參觀時拍的照片和錄像。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在環境優美的小區參觀時的心情。
說說在參觀時看到小區哪些美麗的景色,他們是怎么樣的,還看到了什么。
討論這些景物哪些能全看清楚,哪些被遮擋了,只露出了哪個部分。
2、引導幼兒創作。
出示范例,引導幼兒理解不遮擋和被遮擋關系的表達方法。
鼓勵幼兒用適當的方法畫出小區的景物,注意畫面的布局、構圖,哪些被遮擋了,哪些沒有被遮擋,提醒幼兒注意處理好遠近關系,選用合適的色彩等。
3、幼兒大膽創作,教師巡視,適當地給予構圖、用色上的指導。
4、鼓勵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自己畫的小區的什么地方?
【活動目標 】
1、學習用長方形、正方形等基本圖形進行組合,表現側面、正面以及高矮不一的房子。
2、了解住宅小區的房子結構,房子有前有后的布局安排以及簡單的小區設施。
3、用遮掩的方法來表現整體與部分的和諧。
【活動準備】
幼兒參觀過住宅小區。有畫過正面與側面房子及高樓的經驗。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討論“住宅小區”
師:為什么叫住宅小區?
師:你們看到的住宅小曲是什么樣子的?
師:如果我們站在一個地方看,小區內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樣?
師:小區內除了有房子,還有什么?
小結:我們站在一個地方看小區內的房子,是有高有低、有前有后、有正面有側面的,還有一些花草樹木等景物,小區內除了有房子還有花草、植物以及一些簡單的運動健身器。】
二、討論如何在紙上來表現“住宅小區”
師:怎樣在一張紙上畫那么多房子?(幼兒自由討論)師:先畫遠處的房子還是近處的房子?近處地方的房子應該靠近紙的什么位置?應該大些還是小些?
師:怎樣讓大家看出來,房子是有前有后的?(引導幼兒說出前面的房子是完整的,而后面的房子應該部分被遮掩的)師:你見過的房子是什么樣子的?什么形狀的?(幼兒講述房子的基本形象,教師在黑板上用簡單的線條在黑板上示范讓幼兒參考。)三、幼兒繪畫,教師指導幼兒畫面布局。
四、展覽幼兒作品,從整體的畫面布局來進行評價。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美麗的小區】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舊鞋DIY》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