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認識我國傳統的春節,知道過年的由來,了解過年的傳統風俗。
2、感受過年的喜慶氣氛,并會正確對別人說一句祝福語。
3、深刻對祖國的認識,知道我國是一個有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
活動過程:
1、讓幼兒回憶自己愉快的假期生活,一起談論。由此,引起有關“過年”的話題。
2、先讓幼兒討論自己對“年”的認識:為什么要過年?過年是怎樣的?等等。
3、教師講有關過年的故事、傳說。
4、再讓幼兒談論大家過年的風俗都有些什么不同?為什么會這樣?知道祖國很大,各地的風俗各有不同,很有趣。
5、在觀察角擺放有關物品、布置,讓幼兒深化認識。
什么是“春節”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認識“春節”】相關文章:
•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豆寶寶
•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緊急撤離
•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參觀鞋店
•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身體小衛士
•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紙工藝品
• 大班社會活動:蚯蚓的小學
•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各式各樣的建筑
•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世界真奇妙
• 幼兒園三八婦女節活動教案三篇
•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香香的茶
•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安全教育《注意煤氣開關》
• 中班社會活動教案:美麗公園人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