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來源:
大班有個活動《城市老鼠和鄉村老鼠》,小朋友們在老師的組織下對"城市老鼠好還是鄉村老鼠好?"展開了激烈的辯論,雙方表現都很出色,難分上下。可在最后一個游戲環節里,班里的小朋友幾乎一邊倒的選擇要當城市老鼠,這讓我有點納悶。孩子們告訴我"城市里有空調、有好吃的、大型的商場,還有游樂場、動物園……"現在的孩子天天錦衣玉食,年齡不大卻都有了追求高物質生活的趨勢.班里有些小朋友還因為自己不是個城市人而流露出失望地表情。培養幼兒愛家鄉的情感是我們當老師的義務和責任。如何培養?周末我特地組織家長和小朋友們去木勺沙舉行親子活動,回程中又去了蛇盤島,孩子們在這趟游玩中初次感受到了三門的美,他們對三門慢慢有了興趣,開始主動查閱關于三門的資料,慢慢地孩子們談起了青蟹,談起了漁船……《這里是我家》的主題隨之形成。
主題目標:
1、了解三門的位置,知道自己是一位三門人.
2、了解家鄉的特產、特色及一些有代表性的景物
3、通過各種不同的形式,豐富幼兒對家鄉的認識,感受家鄉的美好,萌發愛家鄉的情感。
主題網絡設計:
教育活動方案:
活動一:各種各樣的船
活動的目標:
1、認識并了解各種船的名字及用途
2、提高幼兒對觀察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錄有輪船嗚笛的錄音。
2、一套各種各樣船的貼絨教具。
3、分類連線操作卡人手一份。
4、各種各樣的船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播放錄音讓幼兒猜測"這是什么聲音?"
幼:輪船的聲音。
師:小朋友們的耳朵真靈,上次活動我們一起認識了船,所有的船都一樣嗎?
幼:不一樣。
師:你是從哪里看出這些船不一樣的?
幼:有的船是木頭做的,有的船是鐵做的,有的船是竹子做的……
師:不同的船有不同的名字,你知道哪些船的名字?
幼:輪船、漁船、潛水艇、客船、小木船
師:小朋友說得很棒!你們說的這些船只是所有船類中的一小部分,今天葉老師就帶你們去認識更多的船。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課件了解部分有代表性船的名字及用途。
潛水艇:①這是什么船? 幼:潛水艇
、谶@艘船有什么作用? 幼:可以在海底工作。
、垓炞C幼兒的說法 (點擊潛水艇,課件會自動播放潛水艇的功能。)
客輪:①這艘船叫什么名字? 當幼兒教師可引導幼兒回答,亦可直接告知,自答不出時
、诳洼営惺裁醋饔? 引導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鄞_認客輪的功用 (點擊課件中的客輪,客輪自動播放其載客過江的畫面)
渡輪: ①你知道它的名字嗎?
、谒惺裁醋饔茫
、鄞_認客輪的功用(點擊課件中的渡輪,課件自動播放渡輪載著貨物、汽車、客車過江的畫面)
過程同上通過課件,幼兒依次了解漁船、快艇、水翼船的名稱及功用。
(漁船: 過程同上讓幼兒了解漁船的功用是用于捕魚業的。
快艇:用于水上娛樂或賽艇比賽。
水翼船:船底有支架像飛機的機翼氣墊船。)
2、按不同給船分類
①根據船的材料分類 (個別操作)"咱們認識了這么多船,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 教師出示貼絨各種各樣船的教具,幼兒集體觀察,個別幼兒上臺操作演示。
、诟鶕挠猛痉诸。(集體操作)幼兒集體操作將同一類型的船連線,教師巡回指導。
、蹤z查操作成果,展示個別操作結果。
"有的漁船是木頭做的,有的漁船鋼鐵打制的,有的貨船小,有的貨船高,請你們幫同一用途的船連連線。"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贆z查操作成果,展示結果并講解。
三、結束部分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這些船里有的船連爸爸媽媽都不認識,你們想不想爸爸媽媽也來學一學,認一認呢?"
幼:想。
師:你有什么好主意可以把這個知識帶回家?
幼1:我可以回家講給爸爸媽媽聽。
幼2:我可以畫給爸爸媽媽看。
"你們說的方法都不錯,那就好好準備回家給爸爸媽媽當一回老師吧。"
活動延伸:
1、手工區:提供橡皮泥、各色卡紙、膠水、船體模型、船身模板供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自制船。
2、美術活動《我給船兒穿新衣》,教師提供大型般體模型,里外全是白色,供全班幼兒自由發揮想像添畫喜歡的圖案。
活動二:青蟹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青蟹的生殖、生長過程及作用。
2.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意見.
3.知道青蟹是我們家鄉特產,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歷屆"三門中國青蟹節開幕晚會"片斷
2.課件:青解的生殖過程;青蟹的脫殼生長過程
活動過程:
一、觀看"開幕式"片斷引題,激發幼兒興趣
邀請幼兒觀看"三門中國青蟹節開幕晚會"片斷
1.你看過這些晚會嗎?在哪看的?
2.這些晚會是在哪里舉辦的?
3.為什么要在我們三門舉辦青蟹節?
教師總結:三門青蟹與其它地方的青蟹相比有殼薄螯大、體裝味美、色澤更亮的優勢所以會把青蟹節放在了我們三門。
二、說說你眼中的青蟹
1.你們有沒有吃過青蟹?
2.你眼中的青蟹是什么樣的?它有什么特點?
3.青蟹是從哪里來的?
三、觀看課件:了解青蟹的生殖、生長過程(教師邊播放課件邊課述)
1.播放課件①了解青蟹的生殖過和(教師邊播放課件邊講述)
每年的4到10月,三門青蟹的爸爸和媽媽想生寶寶的時候,媽媽會先把自己硬硬的外殼脫掉。青蟹爸爸就會在這時候來找媽媽,他會把自己的精子送給媽媽,放在媽媽身體里一個叫納精囊的地方,當青蟹媽媽的卵子成熟后,它會通過輸卵管滑入納精囊和爸爸的精子見面、結合,受精卵就這樣出現了,它就是以后的青蟹寶寶,媽媽會在水面寬闊、水流緩慢的地方生下黃色的受精卵子,之后青蟹寶寶就會從卵里鉆出來,青蟹媽媽一次能生很多的寶寶,你知道嗎,大約有200萬粒哦!
、偃T青蟹的爸爸媽媽會在什么時候生寶寶?
、谇嘈穻寢寱茸鍪裁词拢空l來模仿一下青蟹媽媽脫殼的動作?(先邀請個別幼兒表演,再集體模仿)
、蹕寢屢淮文苌嗌賹殞?
2.再次觀賞課件①,提問:
、侔职謺咽裁此徒o媽媽?放在哪里?
、谇嘈穼殞毞醭鲋敖惺裁?
、壅堄變簝蓛珊献鞅硌萸嘈返纳尺^程。
3.觀看課件②,了解青蟹脫殼生長的過程
①青蟹寶寶出生了它是怎么長大的呢?(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是不是跟小朋友們說的一樣呢,咱們一起來看一看。"(教師點擊課件并講述)
青解生出來后卻不能一直不停地長大,它每次都要脫掉身上的外殼才能長大一點,從一只小青蟹長到一只大青蟹它要脫到很多次外殼。在它很小的時候會四天脫一次,以后脫殼的時僮也會慢慢地延長,每只青蟹的一生一共會脫13次殼.
①青蟹要怎樣才能長大?
、谟仔访繋滋烀撘淮螝?
、矍嘈芬簧还惨摎状?
四、青蟹的作用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我們家鄉的特產--青蟹,青蟹除了吃還有一些別的作用,你知道是什么嗎?"
、偎幱脙r值:青蟹--"海中人參"是高級的滋補品
②工業原料:蟹殼可制成甲殼素。
五、結尾
"小小的青蟹居然有這么多的學問,老師還想知道更多,請你們回家幫我找更多與青蟹有關的資料,好嗎?"
課后延伸:
1、在科學區養兩只青蟹供幼兒觀察青蟹的生活習態
2、表演區:提供蟹殼道具、音樂,供幼兒模仿青蟹爬行、舞蹈等。
活動三:好吃的糟羹
活動目標:
1、了解家糟羹糟的做法,在老師的幫助下主動學做糟羹。
2、知道三門人有正月十四吃糟羹的習俗。
3、培養幼兒分工合作,體驗與同伴一起分享勞動成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做好的糟羹每人一份
2、糟羹由來的PPT
3、糟羹煉燒制過程圖示
4、原料:米粉、筍、肉丁、豆腐、青菜、蘑菇;材料:塑料刀具若干,一次性碗,
5、一段歡快的勞動樂曲
活動過程:
一、品嘗糟羹、引出話題
"今天,食堂的叔叔阿姨們給你們準備了一份不同的點心,我們一起去瞧一瞧吧。"
、僬堄變喝胱
帶領幼兒進入后,教師狀似用鼻子聞聞空氣中飄著的味道后"嗯~好香的味道啊,小朋友們快找到自己的小凳子輕輕地坐下吧。"
、谡f說點心的名字
師:今天的點心叫什么?幼:
③品嘗糟羹
師:點心好吃嗎?你能前吃過糟羹嗎?在哪里?
幼:吃過。在家里;在外婆家;阿姨家;飯店;早餐店……
、芤}
A:"每個小朋友都吃過糟羹,看過糟羹,可你知道什么時候咱們全縣的人民都要做糟羹、吃糟羹?"
B:別的地方有沒有糟羹?
C:糟羹是誰發明的?怎么來的?
二、看PPT,了解糟羹的由來
1、觀看糟羹由來的PPT(明朝戚繼光將軍帶后在臺州抗倭時,有一年正月十四因為沒有飯食就把剩下的糧食、蔬菜放在一起做成糟羹的故事)
2、糟羹是誰想出來的?為什么會有糟羹? 幼:戚繼光
3、臺州人都在什么時候吃糟羹?
4、為什么要在正月十四吃? 幼:為了紀念戚繼光將軍
三、看糟羹燒制流程圖,了解糟羹制作過程
"這么美味的糟羹是怎么燒制出來的呢?"
、僬堄變鹤杂捎懻,說說自己的看法
②觀察圖片,了解燒制的過程:
洗好備用蔬菜--蔬菜切丁--調米粉糊--熱鍋炒菜丁盛出--燒開水--倒入菜丁--邊倒米糊邊攪伴至沸騰--加調料
、厶崾净顒又袘⒁獾陌踩马椉靶l生問題
四在一段歡快的勞動樂曲中,幼兒根據圖示自制糟羹,老師參與指導
②準備工作(洗手、戴袖套、圍衣等)
③自由結伴分組分工進行合作
、芄膭钊w幼兒主動的投入操作活動
五、共享自己燒制的糟羹,體驗勞動成功的快樂
"你們就像一個個都像個稱職的小廚師,現在我們一起把咱們自己親手做的糟羹送給其他的小伙伴們嘗一嘗 ,好嗎?"
(肯定幼兒的表現,引導幼兒主動把糟羹送給隔壁班的小伙伴和老師品嘗,愿意與他人共享勞動成果。)
活動延伸:
請幼兒通過看食譜、上網、請教家長等多種途徑,回家后與爸爸媽媽一起嘗試發明一種新的羹湯。
主題評述:
現在由于經濟條件好了,有很多家庭都會在節假日期間帶孩子去大城市甚至是異國去旅行,孩子們在行程中增長了見識,這本是件好事,可在沒有家長正確引導的情況下,有些不好的習氣慢慢地在孩子們中間滋生了,孩子們開始相互間攀比誰去的城市多,誰去的地方大,誰見的景物最稀奇……在孩子們的眼里覺得去過大城市是件很驕傲的事,很少有孩子會主動談及自己家鄉的景物、特產,我敏銳地覺察到本主題所蘊含著的教育意義。本主題利用三門的本土資源及幼兒愛玩的天性,從一次戶外活動開始,讓孩子們逐步關注家鄉的美景、小吃、漁文化,孩子們在玩一玩、吃一吃、做一做、看一看中重新認識三門,使他們在家鄉零距離的接觸與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中,實際感受三門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幼兒園大班社會性主題活動“這里是我家”】相關文章: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