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入園,豆豆在走廊換鞋子,豆豆的爸爸對我說:“新新老師,豆豆今天過生日,我給她訂了蛋糕,大概10點鐘送來。”我和豆豆爸正在交流,忽然豆豆跑過來又哭又叫:“我不過生日,我不在幼兒園過生日。”豆豆爸爸安慰她了一會,她的情緒隨即得到穩定,可我心里卻充滿了疑惑:小朋友都很喜歡在幼兒園過生日呀,大家在一起唱生日歌,分享美味的蛋糕,相互擁抱祝福,那場景真是其樂融融、快樂無比呀,可豆豆為什么不愿在幼兒園過生日呢?
教育活動后,我準備給豆豆過生日。當我捧出又香又甜的大蛋糕時,小朋友們都沸騰了,可是豆豆卻并沒有表現出很激動的樣子,她走到蛋糕旁,伸手護住蛋糕,好像很擔心小朋友去搶她的蛋糕似的。
我悄悄問豆豆:“小朋友給你唱生日歌,送給你祝福,你愿意和小朋友分享你的蛋糕嗎?”豆豆有些艱難地進行了選擇:“我愿意,但是要我來切蛋糕。”“好,如果你切不好,老師也可以幫你。”這時豆豆的臉上似乎寫滿了驕傲,剛才那些不愿意、舍不得的表情沒有了,豆豆將切好的蛋糕分給了同伴,小朋友們都向她表示感謝,并說出了各自的“甜甜話”,我發現豆豆發自內心的笑了。
下午,我問豆豆:“今天過生日高興嗎?”她笑著說:“高興。”“為什么早上入園時你說不愿在幼兒園過生日呢?”我接著問,豆豆沉默著低下頭,過了一會兒,她抬起頭說:“我不想讓小朋友分享我的蛋糕,我想在家里自己吃蛋糕。”
“豆豆,前天新新老師過生日,你分享到老師的生日蛋糕了嗎?”“噢!”“高興嗎?”“高興,我一吃老師的蛋糕就像自己也過生日一樣。”“是啊,我們過生日時吃蛋糕很快樂,自己一個人吃,只有一個人快樂,如果把蛋糕分給小朋友,讓每個小朋友都像過生日一樣,全班小朋友都開心,多好呀!”豆豆點點頭。
也許在她的內心深處,暫時并不能真正體會到分享的快樂,也許今后一段時間,她依然會舍不得將自己最喜歡的東西分享給她的同伴,但我會認真思考這件事的:為什么孩子的內心會有舍不得,甚至愿意將好的東西占為己有,而不去與人分享?
班里也有類似的現象:一次因組織活動需要,我讓小朋友將自己喜歡的玩具帶到園里來,當時貝貝說:“我媽媽不讓帶,她說怕小朋友弄壞了。”還有區域活動時,有的孩子會武斷地將有用材料“霸占”而不讓別人使用。孩子所受的家庭教育,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孩子會造成直接的影響。于是,我召集了幾位“特殊”家長,以“分享”為主題,進行了一次座談會,家長受益匪淺。
每一個人都懂得:把自己的快樂、自己的幸福分享給別人,那么自己將會獲得雙倍的快樂與幸福。人人分享,人人才能快樂。但是在生活中,做為孩子的父母,日常言行如不留意、不重視,就會給孩子帶來消極影響。成人之間接人待物不夠大度,內心斤斤計較,甚至當孩子與人分享時,做為父母又加以阻撓或譴責,所有這些都會剝奪孩子從分享中獲得的那份獨特的快樂。
做為父母,都希望孩子永遠快樂,快樂可以從很多地方獲得:得到可以快樂,滿足可以快樂,但是分享同樣也可以快樂,更有時候,給予也能讓人快樂,而且,這種快樂更值得人們去贊美!
做為幼兒教師,我想讓每一個“豆豆”都能學會分享,體驗到分享的快樂!
來稿日期:2011-04-23
【不想在幼兒園過生日的豆豆】相關文章:
• 幼兒園教師規范班級管理工作的思考
• 幼兒園園長管理方法探析
• 幼兒園門前排大隊
• 淺議幼兒園家園合作的有效策略
• 淺談幼兒園藝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 幼兒園管理之我見
• 幼兒園是最好的大學
• 巧妙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幼兒園教學效果
• 幼兒園語言教育的反思與批判
• 學前教育及管理綜述
•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中青未來幼兒園
• 幼兒園主題墻的互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