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園教學中實現因材施教
其他論文 日期:2019-03-27 作者:聽、最悲傷的歌︺
一、幼兒園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首先,幼兒3-6歲都是在幼兒園中度過的,如果幼兒在此時期能具有活潑的思維、活潑的個性、豐富的想象力,那么幼兒未來的學習之路不會存在痛苦,留下的只會是快樂與深入的體會。而想要實現這樣的教學目的,并不是靠言語就能夠成功的,需要幼兒教師及時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策略。
其次,幼兒年齡非常的小,他們對較多的事物談不上感興趣,因而想要讓他們逐漸獲得發展,則需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手段,幫助幼兒明確自己有什么樣的才能,有什么樣的優勢,從而按照幼兒教師設計的學習路線,獲得健康的發展。
最后,幼兒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每個幼兒都獲得發展,因而因材施教的教學手段,能讓每個幼兒對生活、學習等充滿興趣,樂于暢游在學習的海洋中。鑒于上述三點,幼兒園作為啟蒙教育階段,對于幼兒的發展極為重要,如果此階段幼兒的學習之門、想象之門、思維之門能順利地打開,那么面對高層次的學習就不再是難題,不會存在恐懼或者害怕的情緒。
二、幼兒園因材施教的具體方略
1.給予每個幼兒充分的尊重。每個幼兒都是獨特的個體,幼兒教師不能因為他們年齡小,就覺得尊重與不尊重無所謂,必須要徹底擯棄這樣的想法。幼兒正處于天真無邪的年齡段,難免總會提出一些幼稚的問題,如果教師抱著不尊重的態度,那么會降低幼兒學習、思維的積極性,有可能造成幼兒逆反的心理,這對于幼兒教育及幼兒的學習都非常不利。對此在實際的幼兒教育中,教師要全面了解每個幼兒的所思所想,要尊重幼兒思想中的差異,當幼兒提出幼稚的問題時,教師要用心地解答,以幼兒提出的問題進一步分析幼兒的思維模式,為因材施教的實施提供條件。同時,幼?旱南胂罅κ欠淺7岣壞模?當幼兒對某一事物發揮想象時,幼兒教師要善用因材施教手段,挖掘幼兒的潛能。
2.創新幼兒課堂教學。幼兒園的教學內容,要以啟迪幼兒的智慧,開發幼兒的智力為中心,因而幼兒課堂切勿出現提前小學教育的情況,在此時期的教學中,要重視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要設計游戲、
音樂、動手操作、畫畫等多元化有趣的學習內容,要讓幼兒在娛樂中將其學習的潛能真正的凸顯出來,幫助其養成良好的幼兒學習習慣。對此,在幼兒課堂中讓幼兒認識小動物時,傳統的幼教是直接采取的圖片記憶方式,雖然這有利于幼兒的記憶,但是仍舊存在一些局限,因而可以采取視頻播放的形式,如在讓幼兒認識小狗時,可以用視頻播放小狗走路、跑步、叫喚各細節,讓幼兒在認識動物特征的基礎上認識小動物,而非是灌輸式的記憶。此外,有些幼兒的情商較高,他們對于直接上課學習的方式不滿意,因而在課前幼兒教師可以開展集體活動,來拉近幼兒問、師生問的距離,讓彼此成為好朋友,這樣幼兒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就會提高了。
3.幼兒教師自身素質的提升。幼兒教育這么重要的階段,幼兒教師必須接受過專業幼兒教育課程的學習,因而在實際的幼兒教育中,幼兒教師課下要及時根據幼兒活動、學習的情況,分析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改善與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從而想方設法走進幼兒的心中,和幼兒聊他們最喜歡的話題,讓幼兒跟著教師的教學思路走。同時對于幼兒豐富的想象力,不要去限制,而是要去正確的引導,確保幼兒的潛力既得到發揮,也確保幼兒在啟蒙學習中在正確的道路上發展。還要及時掌握每個幼兒的心理,根據他們的興趣點,營造出適合全體幼兒學習的氛圍,讓他們同時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這是教師專業素質的最終體現。
4.關注幼兒情感波動。在幼兒的心中自己是絕對的主體,因而他們非常想要得到關注,尤其是在幼兒園教學中,如果教師忽視對哪個幼兒的關注,他們心中會出現郁悶、失落等情緒,這種情感的出現對于幼兒的健康發展極為不利,易導致出現自閉的現象,如果不能及時疏導,會給幼兒的發展埋下定時炸彈。那么應該如何關注幼兒的情感波動呢?首先在課堂中全面關注每個幼兒,不能出現對個別幼兒不理睬的現象;其次,當個別幼兒出現負面情緒時,要及時地疏導,讓其懂得生活中難免出現磕碰,要勇敢,幫助他們將負面情緒疏解掉;最后,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讓每個幼兒的心中都充滿正能量。
幼兒園教育是幼兒教育的啟蒙階段,要充分重視起來,可以從尊重差異、創新幼教課堂、提高幼教教師素質、關注幼兒情感波動幾方面著手,真正實現幼兒園教學的因材施教。
【在幼兒園教學中實現因材施教】相關文章:
• 如何在幼兒園教學中實現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