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上學期數學教案《毛巾比比長》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數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習使用工具測量的正確方法,通過點數格子的方式進行數量化的三項長短比較,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上學期數學《毛巾比比長》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通過點數格子的方式進行數量化的三項長短比較。
2、學習使用工具測量的正確方法。
3、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體驗數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長短不等的藍色、綠色、黃色的毛巾各一條;
2、測量毛巾用的正方形圖卡若干;
3、記錄筆;
4、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用目測法和重疊法比較毛巾的長短。
師:小朋友們,老師這里有幾條毛巾?你們看一看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們的形狀相同都是正方形)?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它們的大小不同、長短不同)
師: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們長短不同的?我把毛巾折疊起來,或者卷起來你有辦法比較誰長誰短嗎?(不行,必須要把毛巾放平了,不折不卷才能比較。)請幼兒說一說比較長短的方法
教師小結:有的小朋友說把三條毛巾放整齊,一看就知道了;有的小朋友說把一條毛巾放在另一條毛巾的上面,把其中的一個角對齊,這樣就能比較誰長誰短了。
二、學習正確的測量的方法,并記錄。
師:通過比較我們發現了藍色的毛巾最長,綠色的毛巾第二長,黃色的毛巾最短。
三種顏色的毛巾到底有多長?我們能用一個數字表示嗎?用數字幾?為什么?
師:你們還記得我們用圖卡的方法來比較絨毛玩具的高矮嗎?我們也用圖卡的方法來測量一下每條毛巾有幾個圖卡長吧!毛巾有幾個圖卡長,我們就用數字幾來記錄這條毛巾的長度。
教師示范測量藍色毛巾的長度。邊測量邊講解測量的要點:先把毛巾放平整。然后拿一個圖卡放在長方形毛巾一條長邊的下面,圖卡的一條邊貼著毛巾的長邊,圖卡的另一條邊與毛巾的短邊對齊,再把圖卡一個一個地往后排,直到圖卡和毛巾一樣長。圖卡排得要整齊,后面的圖卡不能壓到前面的圖卡,也不能和前面的圖卡有縫隙。最后再來數一數圖卡的數量,并記錄下來。
請兩位幼兒進行綠色毛巾和黃色毛巾的測量,其它幼兒仔細觀察他們測量的方法是否正確。
三、打開幼兒用書,完成操作練習。
課后反思:
整個活動下來,發現幼兒之間在能力上還是有差異的,大部分幼兒能很好地進行比較,但在表達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兒不能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在這點上還需要進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數學活動中引導他們大膽講出自己的想法,并幫助他們梳理總結。
小百科:測量是按照某種規律,用數據來描述觀察到的現象,即對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測量是對非量化實物的量化過程。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數學教案《毛巾比比長》含反思】相關文章: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圖形變變變》含反思
• 中班數學活動《學習對稱》
• 幼兒園中班教案《6的加法》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數學優質課教案3篇《藏起來的花瓣》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數學課教案《圖形寶寶找家》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公開課教案《熊貓排隊》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數學《比一比,說一說》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學習四等分》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比高矮》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種花》含反思
• 大班數學:數字真有用
•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質課《鼠小弟稱重》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