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術泥工活動教案《小蝸!泛此歼m用于中班的美術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感受泥工活動的樂趣,學習運用捏、團、搓、卷等技能用橡皮泥做蝸牛,激發孩子喜歡小動物、愛護小動物的情感,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美術泥工活動《小蝸!泛此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捏、團、搓、卷等技能用橡皮泥做蝸牛。
2、感受泥工活動的樂趣。
3、激發孩子喜歡小動物、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培養幼兒養成有序擺放工具、材料的習慣。
【活動準備】
橡皮泥、火柴若干;課件;背景音樂;背景桌面。
【活動過程】
1、看課件,引起幼兒興趣
——先出示泥工蝸牛的身體,"請幼兒猜猜這是什么?"發散幼兒思維,引起幼兒興趣。
——"小朋友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再出示蝸牛的殼,請幼兒接著猜,"我們接著往下看"
——"我們看看到底是不是小蝸牛"最后出示完整的泥工蝸牛圖片。
——請幼兒說說小蝸牛長得什么樣子的?(身體、殼、眼睛)
——小蝸牛用什么材料做成?誰知道是怎么做出來的呢?(幼兒發言)
2、示范講解
——教師示范講解,注意要點:先選一種顏色的彩泥把它捏軟,團成球,搓長做蝸牛的身體;再選另一種顏色的彩泥搓長,從一頭開始卷,要卷得緊一點。在頭上可以用火柴做小蝸牛的觸角和眼睛。
3、滲透教育:小蝸牛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特別喜歡在晚上或下雨的時候出來玩,最怕太陽曬了,所以,小朋友在外面看見蝸牛時,能把它放在太陽底下跟它一起玩嗎?對,我們要愛護小蝸牛。那這一只自己有些孤獨,我們來幫他做一些小伙伴吧!
4、幼兒操作
——教師提出明確的要求:提醒小朋友橡皮泥、火柴不能吃,不能往地上扔,不和別人爭搶彩泥;火柴頭很尖不能對小朋友和自己的眼睛。(配班教師分發橡皮泥)
——教師和孩子一起制作蝸牛,注意用口訣引導幼兒。
——請幼兒幫做好的小蝸牛再做一個小伙伴,教師巡回指導,及時表揚鼓勵。
5、游戲:蝸牛搬家設計一個桌面:蝸牛的溫馨小家,請幼兒將做好的蝸牛搬到小家里來。
6、講評幼兒作品
7、活動結束,聽音樂表演小蝸牛。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后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小百科:蝸牛并不是生物學上一個分類的名稱,一般是指腹足綱的陸生所有種類。一般西方語言中不區分水生的螺類和陸生的蝸牛,漢語中蝸牛只指陸生種類,而廣義的蝸牛還包括巨盾蛞蝓。蝸牛是一種包括許多不同科、屬的動物。
【幼兒園中班美術泥工活動教案《小蝸!泛此肌肯嚓P文章:
• 幼兒園小班教案《孔雀》
•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熊的家》
• 幼兒園大班教案《蛋殼玩具》含反思
• 大班藝術教案《鞋子特大號》
• 幼兒園中班藝術教案《新年賀卡》
• 幼兒園中班教案《項鏈》含反思
•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樹葉》
• 幼兒園小班教案《月餅圓圓》含反思
• 大班美術教案《可愛的動物》
• 幼兒園大班美術公開課教案《滑稽小丑》含反思
• 大班美術教案《美麗的花朵》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