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語言教案《不聽話的小雞》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通過畫面內容,教育幼兒不要隨便離開集體,幼兒能認真觀察畫面內容并充分想象,表達自己的見解,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語言《不聽話的小雞》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幼兒能認真觀察畫面內容并充分想象,表達自己的見解。
2.通過畫面內容,教育幼兒不要隨便離開集體。
3.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4.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活動準備:
圖片四幅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師:雞媽媽帶著小雞到草地上去捉蟲吃,小朋友你們猜會發生什么事呢?
2.幼兒自由想象講述。
3.師:那我們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相機出示圖片1)
二.看圖講述
1.圖片1:雞媽媽帶著小雞到草地上去捉蟲吃,雞媽媽對小雞說了些什么?小雞們是怎樣做的?小黃雞又是怎樣做的?
2.小黃雞不聽話,離開了大家。它會走到什么地方去呢?(相機出示圖片2)
3.圖片2:小黃雞走到什么地方去了?發生了什么事?小黃雞看到老貓來捉它,它表現怎么樣?誰會來救它呢?(相機出示圖片3)
4.圖片3:誰趕來救小黃雞的?雞媽媽是怎樣來救小黃雞的?<教案來.自:快思教案網>請幼兒做動作。誰能把這幅圖的意思完整的講出來的?幼兒講述
師小結:雞媽媽趕來了,老貓逃走了。
5.圖片4:想一想,雞媽媽對小黃雞講了什么道理?小黃雞又懂得了什么呢?
6.看圖完整地把故事講述一遍。
個別講。集體講。(表揚講得好的幼兒)。
三.討論
1.平時我們外出活動時,可以離開集體嗎?為什么?
2.離開了集體可能會發生什么狀況?
3.幼兒討論并講述。
4.幼兒用繪畫表示出來。
課后反思:
《不聽話的小雞》是講小黑雞不聽媽媽的話,離開集體自己獨自出去玩遇到了危險,大花貓差點把小黑雞吃掉,最后雞媽媽把大花貓趕跑,救出小黑雞的故事。意在教育幼兒不能獨自離開集體,否則會有危險。這次的選材我自己覺得太陳舊了,選材太注重教育意義,不新穎,孩子不是很感興趣。
小百科:小雞就是雞的幼崽,從雞蛋中孵化。小雞吃飼料及青菜、小蟲、碎米成長。雞是人類飼養最普遍的家禽。家雞源出 于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屬于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突胸總目,雞形目,雉科,原雞屬,家雞種。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不聽話的小雞》含反思】相關文章:
•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給最愛的人寫封信
• 大班語言課教案《上汽車》
• 幼兒園中班教案《草地上的空罐子》
• 幼兒園中班教案《魔術師》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雨點》
• 幼兒園小班語言兒歌教案《片片飛來像蝴蝶》
• 幼兒園大班教案《我長大以后做什么》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膽小先生》
• 幼兒園大班教案《小熊買糖果》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語言教案《運餡餅》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趣說相反》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語言教案《卡卡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