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 所謂的“好孩子”是指較聰明,接受能力與自理能力較強、乖巧、聽話的幼兒。他們常常成為教師的小幫手,如:當小組長、做值日生等,受表揚成了家常事。然而,過多的表揚與獎勵,也使得他們容易產生盲目自傲,虛榮自負,惟我獨尊,敏感脆弱等情感障礙,這對他們良好個性的發展是及其不利的。因此分析這些“好孩子”情感障礙形成的原因,尋求這些情感障礙的緩解對策,成了我們本次探究的主要內容,希望能為教師的指導提供有效的方法。本文就“好孩子”幼兒費某的情感障礙進行研究,對其情感障礙的緩解過程形成的原因、緩解對策進行了初探,以尋求促進“好孩子”良好個性發展的有效方法! 《嵤┓桨傅闹贫ǎ骸 (一)確定研究對象 通過一個學期的觀察,中一班幼兒費某有此方面的問題,就確定他為研究對象! (二)制定研究方案 1、建立幼兒個人成長檔案:向費某的家長了解有關情況并觀察記錄其在幼兒園中的表現! 2、分析幼兒現有情況 (1)幼兒一般情況: 費某,男,6周歲,家庭經濟條件相當優越,家庭成員中母親對他非常溺愛,百依百順,對他的任何過錯從不訓斥責罵,對其行為不分好壞,一味欣賞、贊揚,放棄要求。在幼兒園中,該幼兒思維活躍、反應敏捷,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較強。 (2)情感障礙的表現: 該幼兒自我優越感、自尊心強,十分關注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當優越感被打破時,常常無所適從,情緒低落,表現為非常任性。活動中爭強好勝,喜歡聽贊美的話,不容易接受別人的不同意見。不會和同伴友好合作,在集體活動中喜歡處領導地位,常常比較霸道,隨心所欲! (3)形成的原因: a、家庭教育的原因:該幼兒父母一味地只看到孩子的優點,而對孩子的缺點姑息遷就,使孩子認為天下無己不能之事。這種溺愛的教養態度,形成費某任性、霸道、不能接受挫折等諸多情感障礙! 、幼兒園教育的原因:由于該幼兒各方面能力較強,因此經常受到來自于老師和同伴的贊賞和肯定。在平時的活動中,教師在態度言行中也常常不自覺地流露出對該幼兒的欣賞,對于其所犯的小錯誤卻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無形中使孩子形成優勢心理! 、自身原因:該幼兒缺乏與其他幼兒的交往及共同活動的能力,缺乏相互謙讓、利他、合作的習慣及體驗,缺乏站在對方立場上考慮問題的意識;同時,又難于控制自己的欲望,經常按照自己的主觀愿望隨意行動。于是,當不如他的意時,常常就表現出無所適從,情緒低落或任性、發脾氣! 3、確定目標行為: 、倌芙邮軇e人的意見和建議,正視自己的缺點,并能在實際行動中改正! 、谠敢馀c同伴相互合作、協商! 、勰艹醪叫纬审w諒他人,站在對方立場上考慮問題的習慣。 三、實施過程 (一)前期準備 1、選擇教育材料! 〗逃怯變簣@開展各項研究工作的優勢,應當貫穿于研究的全過程,提高幼兒對問題的認識,于是我們在雜志上、教材上,尋找相關內容的
兒歌、故事、游戲等,幫助幼兒認識自身的缺點和弱點。 2、爭取家長配合。 實施前,教師通過家訪和家長制訂實施計劃方案。 3、確定合作人選! ”景嗳唤處煿餐瑓⑴c研究工作,以求教育的統一。 (二)緩解過程 第一階段(第1—6周)能嘗試接受別人的意見和建議。 現在很多人對“表揚比批評好”的教育深信不疑,怕批評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于是對孩子的缺點有放縱、疏于管教的傾向。對幼兒的鼓勵固然是重要的,但并非表揚越多越好。研究表明,在沒有批評的環境中成長的幼兒,自尊心強而自律性差,自私自利。針對這一點,面對像費某這樣的“好孩子”,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的做法是:對他的特長優勢適當淡化,只告訴他只是某方面比較突出,同時也提醒他欠缺的方面。例如每周的周五,我們班都要舉行“閃亮之星”評比,讓孩子們通過對本周內發生在班上的事進行討論,談一談每位小朋友進步或不足之處,評選出當周的“閃亮之星”。而費某,他的學習能力、自理能力都較強,可到現在也沒上過“閃亮之星”榜,他自己也挺不服氣的。有一次,有的小朋友推薦他,但很快被其他小朋友指出許多不足,有的說:“費某,有時候來幼兒園時,還要哭鼻子!庇械恼f:“費某,老師、小朋友批評你的時候,經常嘟嘴、跺腳,不服氣。”還有的說……費某聽到這么多小朋友對他的批評后,情緒非常低落。這時,我們結合他當前的情況,耐心地分析存在他身上的各類優、缺點,使他深刻認識到自己雖然在許多方面都比較出色,但也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點,通過細心的引導使他了解這些缺點帶給他的危害。逐漸地,費某有了少許的變化,他開始慢慢地能接受別人對他的一些建議和意見! 〉诙A段(第7—12周)愿意與同伴相互合作、協商! 『⒆酉矚g與同伴交往,但是“好孩子”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使得同伴不愿與他們交往,這會為他們個性的順利發展帶來阻礙。教師應引導“好孩子”與他人合作,鼓勵他們在交往中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明白彼此各自所長。如:在同伴合作游戲時,當幼兒厭倦了,想停止游戲,教師可給以引導:想結束游戲前,應先征求他人的意見,問一聲:“我不想玩這個了,可以嗎?”或“我們我們可以玩別的游戲嗎?”讓他們懂得在合作游戲中只有尊重他人意見,大家一起商量,游戲才能繼續,問題才能得到解決。另外,在平時的教學活動及游戲活動中,有意識地設置一些需幼兒合作的內容。如在《認識現代通信工具》活動中,讓費某學會與同伴合作制作“磁卡電話”,并獲得合作成功的喜悅;在科學活動《聲音的傳播》中,引導幼兒想一想“這樣可以利用一空心紙棍來聽聲音,讓費某自然而然地想請一個伙伴來幫助,一個對著空心紙棍的一頭輕輕說話,另一個在空心紙棍的另一頭聽聲音,從而體驗到合作實驗的成功與快樂。在一次次的合作活動中,費某不但體驗到合作、互助、成功的樂趣,而且逐步擺脫了自我中心,懂得了如何去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以適應集體的要求。
【“好孩子”情感障礙個案研究】相關文章:
• 淺析幼兒園品德教育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
• 早期閱讀初體會——記觀摩早期閱讀課后所想到的點滴
• 對幼兒園區域活動規則的幾點思考
• 兒童恐懼心理分析及調節策略
• 淺談幼兒園文學活動的組織
• 千變人
• 自理才能自立
• 淺談應如何培養幼兒得情感智慧
• 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兒一日生活中的有效滲透
• 特殊游戲,培養孩子自控能力
• 運動器械的“一物多玩”
• 洋蔥頭的故事——幫助幼兒學會自我欣賞和欣賞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