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閱讀教育”研討會講座內容摘錄
早期閱讀集體教學作為一個較新興的學習活動,對于我們老師來說正處于摸索期,所以非常希望得到專家的指導與引領。“新形勢下的幼兒園早期閱讀教學探索”是臺灣信誼基金學前教育研究發展中心溫碧珠老師關于“早期閱讀教學”的講座,她結合圖畫書從“如何為早期閱讀做準備”,“如何在教室里進行早期閱讀”,“早期閱讀的成功需要家庭的參與”三個方面對“早期閱讀教學”作了分析與指導。現將具體內容與姐妹們一起分享,希望大家能從中得到啟發。
一、如何為早期閱讀教學做準備
(一)充實對圖書和早期閱讀的認識。
1.閱讀相關書籍,拓展對閱讀、書、作者與畫者的認識。如《早期閱讀發展與教育研究》、《全講議的全全在哪里》、《圖畫書閱讀與經典》、《幫助孩子愛上閱讀》、《朗讀手冊》、《圖畫書論》等等。
2.仔細閱讀書評。(導讀)
3.參與閱讀相關的討論。
4.上網找尋資料。國內網站如“紅泥巴”、“藍袋鼠”、“小書房”、“新浪網”。
(二)選擇圖畫書
1.多元的內容
(1)故事類:有角色、情節、和主題。如《山丘上的約會》;(2)詩歌類:承載文化的經曲功富有現代語言特色的創新。如《拍花籮》;(3)散文類:通過特別句式建構情境傳遞情感。如:《下雨的味道》;(4)知識要領類:用說明性的立體和詞匯提供科學知識。如:《看一看,猜一猜》。 2.多元的價值觀
(1)《綱要》對早期閱讀的要求:培養態度。(2)傳統的美德和現代的生活態度。如體現尊重的《小老鼠普普》;追求健康的《國王生病了》;惜物愛物的《爺爺一定有辦法》;自信不盲目追求流行的《白羊村的美容院》。(3)中國文化VS西方文化。《我家的動物園》。
3.多元的審美
(1)使用素材:油畫、水墨、蠟筆、色鉛筆、拼貼等等。(2)繪畫的風格,如《母雞蘿絲去散步》(線條),《月下看貓頭鷹》(長鏡頭);(3)中國風格與國際風格。如《快腿兒的早餐》、《我要大公雞》。
(三)設定早期閱讀教育目標
1.培養閱讀興趣。讓孩子喜歡上圖書,喜歡上閱讀。
2.培養閱讀能力。前閱讀:閱讀準備;前識字:識字準備;前書寫:書寫準備。
二、如何在教室里進行早期閱讀
1.閱讀書本是早期閱讀的根本。讓孩子自己讀,孩子會享受閱讀中“發現”的樂趣。早期閱讀的內涵是一本書可反復讀;孩子聽故事就可以自己學習,不必強迫、填鴨;孩子有能力注意圖畫的細節;閱讀能潛移默化地幫助進行生活教育。成人的角色是讀書給孩子聽的人,是支持者——給孩子探索、發現、學習的機會;引導者——適時地提出能促進孩子思考的問題。
2.圍繞書本的討論和對話。
3.圖書角的建設。
(1)投入圖書角的書籍是要有規劃的。(2)投入圖書角的書籍最好是老師讀書的。(實驗證明孩子會主動拿來閱讀的書,老師讀了很多次的是沒有讀過的3倍,老師讀過的是沒有讀過的2倍。)(3)隨著閱讀經驗的累積,提供幼兒自主閱讀的機會。 4.讓書本閱讀與生活經驗連接。根據書本內容組織聯系生活經驗的延伸活動。如調查、探究、統計活動;游戲;美勞活動;角色扮演;戲劇表演。
5.通過印刷口培養讀寫能力。
(1)為孩子建立大量閱讀的基礎。(從環境、聽成人讀書等途徑接觸書寫符號);(2)老師示范書寫;(3)尊重孩子的想法,把他說的記下來。
6.孩子嘗試涂寫。(包括涂鴉、自創字、抄寫字)
涂寫的前提是(1)小肌肉(精細動作)發展已成熟,口語表達強;(2)自愿而非逼迫。
三、早期閱讀的成功需要家庭的參與
早期教育成功的秘訣:學校、家庭一起來!
【新形勢下的幼兒園早期閱讀教學探索】相關文章:
• 幼兒語言教育中集體閱讀活動中優化提問的方式
• 全語言教學理論探索
• 如何在唱歌教學中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 提高幼兒語言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
• 在看圖講述中有效提問,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發展
• 創造良好語言環境,提高幼兒表達能力
• 促進幼兒語音發展的多種手段
• 語言敏感期(上)
• 努力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
• 淺談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
• 怎樣激起孩子讀書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