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那孩子閃現在頑皮中的智慧和靈性吧!它會促進孩子的不斷發展,更能使作為教師的你我不斷進取!
清晨,寧靜的教室里突然被一聲尖叫聲打破--“老師,慶慶,把小青蛙放進龍蝦缸里了!它會被咬死的!”于是,其他孩子紛紛圍攏過來,一個個義憤填膺地怒視著慶慶,仿佛他是可惡的壞家伙。
而我們的慶慶,確是一副神態自若的樣子,還用小手放在嘴邊做了個“噓”的聲音--“別吵,我們一起看看,龍蝦和小青蛙會做好朋友嗎?要是不會,我會救它的!”孩子們都聚精會神的關注起來。只見,龍蝦慢慢悠悠地卷起尾巴,立起身子,張開大鉗子,舞動了兩下,就把整個身子搬轉過去,向旁邊前行,絲毫對那只似乎驚嚇得一動不動的青蛙不感興趣。小青蛙呢--愣了半天終于回過神來,一跳一跳在缸里打了幾轉之后,也安靜地吸附在缸壁。“你們看,他們不是挺要好的嗎!”慶慶對此結果好象胸有成竹,一旁的小朋友們也長出了一口氣“慶慶,你下次可別嚇我們了”東東耐性地提醒慶慶,小朋友也應和著勸慰他。出人意料的是慶慶的總結性陳述--“如果,我不這樣做,你們怎么會看到龍蝦是不咬青蛙的呢!”此刻,我不免慶幸自己的等待--要是我急于阻止,不會親見如此驚險而生動的一幕,也無法了解慶慶淘氣的真實原委!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動手動腦有助于萌發孩子的創造力。每個孩子都有創造力--如果孩子沒別的事情可做,有時候他們就會創造一些惡作劇,在大人哪兒落得個“淘氣包”的綽號。作為教師應該將孩子的這種創造力引上正確的軌道,并讓它保持健康發展的勢頭。因為,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一些事情自然而然地就會發生。那種富有想象的、時常讓人敬佩不已的自發性創造行為就會變得不太常見,而且只有一少部分人還能夠富有創造性地生活在如今這個充斥著大眾產品、失去個性化的以及各種標準化生存形式的地球上。
于是作為教師的我,聯想起級組曾開展過的關于培養孩子創造力的活動,開始了如下一些原則及活動。
(一)允許慶慶從事一些冒險活動。它不僅有助于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同時還有助于發展你與孩子間的關系。如:慶慶想玩火柴,完全可以陪在他身邊,隨時關注,認可他的想法。在幼兒期,對愛和安全感的需求,對新體驗的需求和對活動的需求是幼兒的3種最強烈、最突出的需求。
(二)定期幫助孩子用新的工具及材料做一些實驗。避免固執地認為孩子的每次實驗結果或每次活動都得有實際用途。培養出來的真正的創造力往往要伴隨著許多次的失敗。
(三)避免對慶慶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太快地表示反感,并對孩子說一些諸如“那樣做根本不行”之類的、令孩子灰心喪氣的話。
(四)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對待孩子所犯的錯誤。當孩子所犯嚴重錯誤需要適當地按紀律論處的話,要確保你所懲罰的是孩子的錯誤行為,而不是孩子本人。簡而言之,懲罰要對事不對人。不要在糾正錯誤的同時,說一些像“你永遠也做不出什么!”那樣、有傷孩子自尊心的話。
(五)為慶慶選擇一些有利于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的玩具或活動。例如,旋轉式玻璃樂器、放大鏡、磁鐵,用于制作紙盒、卡片等的薄紙板都要比那些成品的玩具更能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六)鼓勵慶慶收集一些東西:羽毛、紐扣、種子、郵票或其它孩子特別感興趣的任何東西。收集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與創造精神。允許慶慶將自己喜歡的小玩意帶回家,有可存放的小天地。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小朋友們會熱情地稱贊慶慶為--小小博士!慶慶依舊眨巴著那雙慧黠的大眼睛,興高采烈地邀請你去看他的新發現或是他的新發明。
由此可見,其實,創造力是在孩子獲得一種真正的自尊感的氣氛中得以發展的。對孩子不斷的關愛、贊揚以及親切的擁抱,都能成為培育孩子創造力的沃土。
抓住那孩子閃現在頑皮中的智慧和靈性吧!它會促進孩子的不斷發展,更能使作為教師的你我不斷進取!
【案例:“淘”出來的創造力】相關文章:
• 淺談節奏樂教學對幼兒創造力的培養
• 繪畫教學活動中幼兒創造力的培養
• 音樂活動中幼兒創造力的培養之我見
• 運動游戲 講座 提升幼兒創造力教學法(上)(有文字稿、ppt)上
• 融創造力的培養于幼兒音樂活動之中
• 在猜想環節中促進幼兒創造力的發展
• 在藝體教育中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 給孩子留出發展創造力的空間
• 運動游戲 講座 提升幼兒創造力教學法(下)(有文字稿、ppt)
• 扣子DIY手工制作小玩意 充滿創造力和藝術氣息
• 極富有愛與創造力的剪紙作品欣賞
• 影響幼兒創造力發展的因素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