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及時判斷孩子的興趣和需要所在,并做出相應的回應,從而激發了孩子認識顏色的興趣。
背景:
天線寶寶是孩子最喜愛的卡通形象之一。我班寶寶特別喜歡學天線寶寶說話的語氣、走路的樣子。因此就產生了以下案例。
案例一:美麗的紅色(托班)
在自由活動時,成成拿來的天線寶寶波兒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見此,我也參與進去,指著天線寶寶問:“這是誰呀?”寶寶馬上搶著回答:“是小波。”可可說:“看,小波穿的衣服可真漂亮。”我順著這個問題接著發問:“這么漂亮的衣服是什么顏色的?”過了好一會兒,才有個怯怯的聲音回答:“是紅色的。”我一聽,原來是班中最內向的寶寶天天在回答。我馬上以親一親的方式表揚了他,并讓全班寶寶跟著學說。在全班寶寶對紅色有了初步的感知后,我再請寶寶挑選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自由玩耍。在幼兒玩玩具的時候,我鼓勵寶寶之間相互交流,引導寶寶觀察玩具的顏色,繼續感知紅顏色。活動過程中,小明說:“老師,我的衣服也是紅顏色的。”旁邊好幾位寶寶聽到了,馬上將興趣轉移到找衣服上的紅顏色,到戶外去尋找漂亮的紅顏色。我一一滿足了他們,并和孩子們一起尋找。
反思:
自由活動過程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正是這種不確定的偶發事件中隱含著教育價值的可能性,我們應及時發現和捕捉這樣的機會,給予應答和引導。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及時判斷孩子的興趣和需要所在,并做出相應的回應,從而激發了孩子認識顏色的興趣。
【案例:美麗的紅色】相關文章:
• 案例:幼兒教學案例分析“愛”的美麗
•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美麗的薔薇花》
•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蔬菜印畫一一美麗的花衣服》
•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美麗的孔雀》
•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和美麗的動物結一次婚
• 案例:《美麗的菊花》的兩點不足
•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藍天藍天真美麗》
•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美麗的手型畫》
• 案例:《美麗的菊花》我的改良設計2
• 案例:愛的美麗
• 幼兒園中班說課稿:《美麗的紙杯花》
•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美麗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