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園本教研有效策略探究
其他論文 日期:2019-03-27 作者:很好聽的BBS用戶名字
【摘要】新課程改革要求幼?涸敖淌Ω?新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學的實踐和教研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最終實現專業的發展和自身的成長。實踐證明,園本教研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為了提高園本教研的有效性,我在教研內容的設計、教研活動的開展、研討過程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關鍵詞】研究內容 教研活動 研討過程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9-0003-01
園本教研要從實際出發,以改進教學實踐為指引,最終要解決實際教育教學中發現的問題,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因此我提出如下提高園本教研有效性的策略:確定循序漸進研討的研究內容、調動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主動性、在層層遞進的研討過程中轉變。
一、確定循序漸進研討的研究內容
實踐證明,一個來自于教學實踐的研究內容最容易激起教師研討興趣,從而使教研活動取得實效。當然,這個研究內容最好可以分步實施,這對于教師來講一方面更容易操作,另一方面也更具有挑戰性。因此確定一個循序漸進研討的研究內容就變得非常重要。下面與大家分享我的園本教研探索實踐。
首先,教研組成員統一認識,確定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這就涉及到教學目標的設計和制定。如在“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我正準備進行
兒歌“我的好媽媽”的教學活動,于是在園本教研中,通過教研組成員的共同研究,我們確定了本節課的三維目標。
接下來,我圍繞“感恩”這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設計了教育教學內容、確定了教育組織形式等。在設計教育教學內容時,教研組成員認為要從班級和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對于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大家認為一定要體現游戲性,并能使幼兒的自主性在游戲中獲得發展。
最后一個環節便是實際教學過程,這次我所在教研組開展了一課三研的活動,在研究活動中,教師們發現教師參與,師幼互動等是提高幼兒參與教學活動積極性的有效方法。于是在教師介入時機、互動方式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從而有效解決了教學實踐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二、調動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主動性
園本教研的目的就是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和自身的長足發展。因此教師要積極參與到園本教研活動當中去,否則教師沒有參與的興趣,而教研活動只是園里行政部門的獨角戲,那么就背離了園本教研的初衷,從而使園本教研失去了存在的必要。為了提高園本教研的有效性,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調動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主動性。在教研實踐中,我所在的教研組首先從思想上提高教師對園本教研的認識。如有的教師在研討活動中發言不太積極,更談不上與同伴互動互助,為了調動這部分教師的積極性,教研組利用寫博客、以及BBS論壇的形式指導教師積極反思、調整,使他們通過研討真正獲得專業的發展,真正解決他們在實踐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從而使他們認識到通過園本教研提高專業水平和自身發展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此外,在園本教研中,我所在的教研組提倡互助、分享,通過互動交流,教師們碰撞出了思維的火花、提升了對幼兒教育事業的認識,加深了對幼教事業的情感,在積極主動地反思與研討中使教師不忘初心,更加熱愛幼教職業,從而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樹立起了一切為了幼兒發展的目標,從而使師幼共同過上一種“幸福的生活”成為了可能。這樣的園本教研有利于教師理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蛻變,從而反過來使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教研活動。
三、在層層遞進的研討過程中轉變
這里,我將與大家分享的是一個研討案例的園本教研過程,我們采用的是層層遞進的研討模式,目的是通過層層深入的研討活動更新教與學的方式,切實提高教學效能。這個案例是科學活動《動物自我保護》,下面以教師有效組織課堂教學的研討過程為例,與大家分享層層遞進開展研討。
第一次研討:開展課堂教學是以教師提問完全控制課堂節奏,還是積極利用各種生成性的教育資源開展教學引發了質疑與思考。在小組教研活動中,我提出了以下問題:如果教師采取滿堂問,那么教學依然是以教師為主,幼兒完全跟著教師的思路走,如果教學過程中出現生成性的內容,教師應該如何處理?研討中,教師們分成了兩派,一派是支持教師控制課堂教學,沿著設計好的教學步驟繼續進行;一派是認為教師應抓住教學過程中生成性的教育資源,讓課堂成為幼兒主動學習的陣地,這樣更有利于提高幼兒的積極性,更有利于幼兒的發展。
第二次研討:第一次研討過程中的問題引發了教師的合作與探討,兩種理念、兩種聲音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怎樣處理更恰當,這在實踐中得到了驗證。如果以教師的有效提問來控制教學過程比較容易實現教學目標,但有時不利于幼兒的終身發展;如果以生成性的教學資源為主,有時無法在有效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
第三次研討:觀看相關教學錄象,觀看后,大家圍繞“怎樣組織教學更恰當、有效”展開了討論,最后教研組成員一致認為――如果把兩種教學方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就既能體現幼兒的主休性,又能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在這樣的從理論――實踐――提升的層層遞進的研討活動中,教師們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通過群策群力解決問題,從而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提高了自身的專業素養。
綜上所述,園本教研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教師的終身發展,而不是為了形成教育理論或正規的學術文章。因此一切從教育教學實際出發,進行自下而上的教研活動,是提高園本教研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希望我在教研內容的設計、教研活動的開展、研討過程方面提出的相關策略對教育同仁進行園本教研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1]姜瑛俐.園長推動園本教研有效開展的策略[J].當代學前教育,2013(04):4-5.
[2]張揚.15年來我國幼兒園園本教研研究文獻綜述[J].基礎教育研究,2018(09):82-85.
【幼兒園園本教研有效策略探究】相關文章:
• 德國兒童在幼兒園學些什么
• 幼兒教育小學化淺論(3篇)
• 孩子在幼兒園的午睡心結
• 幼兒園教學中滲透音樂元素探析
• 幼兒園打擊樂教學芻探
• 提高幼兒園管理工作效率的方法研究
• 培養幼兒園兒童的計算能力略談
• 返璞歸真,讓民間游戲重返農村幼兒園
• 淺議幼兒園語言教學
• 幼兒園教材中兒童故事的研究
• 如何培養幼兒園小班學生繪畫興趣
• 淺談幼兒園表演游戲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