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寶寶去幼兒園,如果不得不早到或者晚接,如何讓寶寶感覺等待的過程并不無聊?如何讓寶寶的心里不覺得孤單委屈?我們是否可以和老師商量一下,怎樣給寶寶安排一些有益的“節目”?
幼兒園要求家長“準時接送”孩子,因為家長若是為了工作早送遲接,會讓孩子格外孤獨,讓孩子陷于不安和焦慮中,讓看護的老師感到很大的壓力:早上,孩子不停地問,他的朋友們為什么還沒有來?晚上,孩子不停地問,他的爸媽為什么還沒有來?孩子總覺得和他的伙伴比,他獲得的愛是最少的,不然,為什么他所愛的人,要讓他陷于孤獨的等待中?這樣的委屈感有時會使孩子變得內向、孤僻,也使父母陷于巨大的內疚中,而父母的內疚會使家庭中的教養原則貫徹不下去。因此,解決“早到晚接”的孩子的情緒問題相當重要,家長可以與老師探討怎樣讓孩子在早上7:00到8:00、晚上5:00到6:30之間過得更充實愉悅,讓他們覺得,早上等伙伴晚上等爸媽,是一個有趣而不枯躁的過程,他們不但沒有失去什么,相反,還收獲了很多,這就對了。
早上的游戲設計師
早到的孩子一般會在幼兒園吃早飯,吃過早飯才7點半。為了避免孩子們無所事事,幼兒園原來的做法是讓孩子玩積木和雪花插片,這學期在江小斌媽媽的建議下,老師同意由最早到幼兒園的孩子當“游戲設計師”,來決定早到的孩子接下來玩什么。
江小斌和另一個孩子袁滿多次獲得了“游戲設計師”的頭銜,孩子對此相當上心,他們既玩過四驅賽車比賽、遙控車比賽等現代范兒十足的游戲,也玩過修水庫、跳房子、躲貓貓、彈珠比賽等懷舊感十足的游戲,孩子們都玩得歡天喜地,完全忘了一大早在空落落的幼兒園等上課的孤獨和無聊。發展到后來,甚至有慣于晚到的孩子,好奇于“他們都在玩什么”,特意提前1個小時來幼兒園,讓江小斌們過足了“被崇拜”的癮。
清早園丁和小幫廚
這學期,在林琳媽媽的建議下,老師開始讓早到幼兒園的孩子擔任清早園丁和小幫廚,周二和周四去廚房幫忙,見識各種蔬菜和水果,幫助食堂的師傅們做點力所能及的零活,包括剝蒜、揀豆芽、分裝水果等;周一、周三和周五在老師的帶領下,用水喉給幼兒園的花草樹木澆水,揀食花圃里的落葉和枯枝,商量補種哪些花草,老師還帶著大家蓋了1個小暖棚,種上了林琳媽送來的草莓苗和郁金香球莖,要是順利的話,一到春天就可以摘食自己種的草莓了。
老師發現,早到幼兒園的孩子再也不覺得“早上的時間慢得令人傷心”了,他們對幼兒園的花圃充滿了自豪,動不動就要告訴班上的孩子花圃里的新變化。他們的食欲也變好了,總是提前告知別的孩子幼兒園飯菜點心的花樣,把食堂師傅的手藝說得神乎其神,逗引得所有的孩子都咕咚咕咚咽口水,老師連餐前動員工作也不用做了!
興趣晨課堅守者
自從孫穎小朋友學會寫毛筆字以后,老師就建議孫穎媽媽把一套寫字的工具:墨汁、毛筆、毛邊紙和字帖留在幼兒園,孫穎一來,老師就把這套寶貝拿出來,讓孫穎練上40分鐘字。練完了,老師把寫得好的字用紅圈畫出來,張貼在班上,說孫穎一大早來了就寫字,既善于利用時間,又特別有恒心,把孫穎表揚得很不好意思,現在,不要人說,一到幼兒園她就坐上“寶座”,平心靜氣臨兩張字,那份毅力,很不一般。
孫穎的老師也發現,早到的孩子要早起,晚上就要早睡,培養興趣就會缺時間,與其讓他們早上無所事事地等待,不如讓他們練習鋼琴、書法、繪畫,來抵消等待的無聊感。孫穎班上還有一位早來的小孩叫吳涵,愛畫畫,老師就給她出了個題,讓她畫一畫“我眼中的美好清晨”,這孩子以此為主題畫了20多幅畫,包括“老爺爺們在遛鳥”“燒餅出爐了”“老奶奶在跳扇子舞”“地鐵開上高架,看到窗外日出”“坐在車后架上上學的小孩”“媽媽給我扎小辮”等等,畫得很稚氣,但真的是以孩子的眼睛,發現了清晨的美妙,老師給她在外廊上辦了個小畫展,讓孩子自豪了好一陣,再也不說從熱被窩里被媽媽拖出來上幼兒園是苦事了。
享受夜讀的樂趣
有的幼兒園老師發現,“天黑下來的那一刻”,是尚未被接走的孩子情緒一下子低落下來的轉折點,春末夏初天黑得晚,孩子們還可以有一些戶外活動,等待就不會成為一種煎熬,到了冬天,5點半一過天就黑透了,孩子就顯得很焦慮。
為了安撫孩子,老師們在天黑后開展“夜讀會”,攤開
繪本和兒童名著,把里面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小房子》《大衛,不可以》,或是《綠野仙蹤》《長襪子皮皮的故事》,最近,老師在講《小公主》,一面講,一面還啟發孩子:“要是你是小公主,你這會兒應當怎么辦?”鼓勵孩子戰勝孤獨和困境。有意思的是,有時家長來接孩子,故事還沒有講完,孩子反而不愿馬上離開,非要拉著爸媽聽完再走。
制作送給爸媽的禮物
如果你到晚上6點鐘之后來接孩子,孩子會很不高興地抱怨:“又把我忙忘了吧?”
老師可以給孩子設計一些活動,讓親子雙方見了面之后,不再沉溺于互相責怪的情緒中,而是可以有這樣的器量:無論多晚我都可以沒有怨悔地等你(或來接你),對見面充滿期待。比如為了充沛孩子們等待的能量,可以帶著遲走的孩子制作送給爸媽的禮物,包括書簽、一家三口的畫像、水果拼盤和紙藝玫瑰,紙藝玫瑰是用花束包裝紙做的,老師還帶來家里的玫瑰精油,讓它們散發真玫瑰的香氣。相信如果你是收到了禮物的家長一定很激動,因為你得到了才幾歲大的孩子的體諒,從他們手中接過了一份完整的愛。從禮物的復雜程度上,也可以體會到孩子等待的漫長,你也許會感嘆:“是該考慮下,怎樣盡早結束工作來接孩子了。”
早到,可以作為幼兒園一天生活的熱身,讓寶寶更有興趣和勁頭參與其中;晚接,可以讓寶寶在一天熱鬧瘋玩之后,讓節奏變緩,轉為對家這個港灣的溫柔期待。
(摘自《母子健康》)
【幼兒園,早到晚接沒委屈】相關文章:
• 幼兒園如何構建多元化區域活動
•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研究
• 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品德教育
• 幼兒園禮儀教育的現狀及建議
• 淺談幼兒園游戲中情感教育
• 優化幼兒園科學活動教育教學
• 幼兒園大班教學游戲的研究
• 對幼兒園體育活動現狀的沉思
• 如何在幼兒園開展打擊樂器活動
• 農村幼兒園食品安全與檢測問題
• 新時期幼兒園學前教育的發展策略
• 幼兒園游戲化的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