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個什么樣子的,首先要蹲下來,從孩子的高度去看。 兒子在美國上幼兒園,剛入園,老師就給每個家長發了一張備忘錄,以孩子的口氣提醒父母對待孩子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別溺愛我。我很清楚地知道,我并不應該得到每一樣我所要求的東西,我哭鬧不休其實只是在試探你。
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大多數時候,對于自己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心里都是有數的。有時候無理取鬧是為了試探父母的底線,父母如果妥協,孩子就會得寸進尺。拒絕與約束,是愛的內涵之。
別害怕對我保持公正的態度,這樣反倒讓我有安全感。
父母對孩子和對其他人一樣態度公正,孩子知道自己做了好事會得到表揚,犯了錯要受批評,規矩立在那里,知道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心里就會有安全感。
別給我養成壞習慣,在年幼的此刻,我得依靠你來判斷和培養。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孩子的好習慣要靠父母從小培養。別讓我覺得自己比實際的我成熟,它只會讓我假裝一副超出我實際年齡的傻樣。
別小看了孩子,孩子沒有被世俗污染的心靈,有著大人難以企及的純真和智慧。
可能的話,盡量不要在人前指出糾正我的錯誤,我會感到很沒面子,進而和你作對,你私下的提醒,效果會更好。
小孩子也有自尊心,“當面教子,背后說妻”不適用了,教子也要一顧及孩子的臉面。
別讓我覺得犯了錯就是犯了罪,它會削弱我對人生的希望。
大人也不斷地在犯錯,我們很容易就找理由原諒了自己,也應該做到接納孩子,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在錯誤中成長,不要對孩子犯的錯上綱上線地去批評。
當我說“我恨你”的時候別往心里去。我恨的絕對不是你,我恨得是你加在我身上的那些壓力。
氣頭上的話不要記恨,關鍵是不要讓事情發展到讓孩子口不擇言的程度。
別過度保護我,怕我無法接受某些“后果”。很多時候,我需要經由痛苦的經歷來學習。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是長不大的孩子,一輩子難有自己的主張。讓孩子逐漸獨立于父母,才是父母的職責所在。
有時候,我的小病痛,只是想得到你的注意而已。
孩子本能地會用裝病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出現這種情形,要檢討自己是不是對孩子的關注太少了,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了。
別在匆忙中對我允諾。請記住,當你不能信守諾言時,我會難過,也會看輕你以后的許諾。
言而有信,這是讓孩子聽父母教導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大多數的父母都做不到,所以大多數的孩子都不聽話。
別太指望我的誠實,我很容易因為害怕而撒謊。
不要把學齡前孩子的謊言看得太嚴重,找到他撒謊的原因,解決根本問題。
請別在管教原則上前后不連貫、不持續。這樣會讓我疑惑,進而失去對你的信任。
孩子的記性好著呢,父母一時興起對孩子朝令夕改,就在孩子心里埋下了不再相信父母的種子。
當我問你問題的時候,請別敷衍我或者拒絕我。否則我終將會停止對你發問,而轉向它處尋求答案。
這是和孩子建立溝通渠道的起點,千萬別破壞了它。如果孩子問的問題自己不懂,要誠實地告訴孩子你也不知道,你會去查書找到答案,然后再告訴他。
我害怕的時候,不要覺得我很傻、很可笑。如果你試著去了解,便會發現我當時有多恐怖。
孩子的恐懼是實實在在的,很多成年人也會害怕 些在別人看來很可笑的東西。要認可孩子的感覺,盡可能去化解他的恐懼感,并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會保護他。
別對我講或暗示你永遠都正確、無懈可擊。當我發現你并非如此的時候,對我將是一個多么大的打擊。
好父母并不是完人,而是懂得怎么去愛孩子的人。
別認為向我道歉是沒有尊嚴的事。一個誠實的道歉,會讓我和你更接近,更尊重你,感覺更溫暖。
肯向孩子道歉的父母,一定能和孩子建立起平等和諧的親子關系。別忘記我最愛親自嘗試,而不是被你告知結果。
放手讓孩子去親身體驗吧,自己發現真相才會激起孩子探索世界的熱情。
別忘了我很快就會長大,對你來說和我一起成長是很不容易的事兒,但請你嘗試一下吧。
養育孩子的過程就是一個和孩子起成長的過程,父母不能固步自封,要跟上孩子的腳步,才會直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最終和孩子成為亦母(父)亦友的關系。
【美國幼兒園給爸爸媽媽的備忘錄】相關文章:
• 幼兒園區域活動論文
• 關于幼兒園教育模式的研究
• 淺談幼兒園繪畫教學活動的探索
• 從浦南幼兒園的案例看幼兒園課程開發的策略
• 如何在幼兒園開展科普教育
• 幼兒園美術欣賞活動的指導策略
• 地方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
• 幼兒園戶外課程的開發與實踐
• 讓優秀的民俗文化資源走入幼兒園
• 幼兒園教育活動案例精選
• 幼兒園家園合作親師關系淺析
• 2009年曲靖市城區公立幼兒園與私立幼兒園兒童營養狀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