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音樂教育是自然融入到幼兒園各項活動之中的,無論是美術、語言、課間操、區域活動,任何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都可以用
音樂作為主角或輔助。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其本身可以與人的情感相互通,讓人從情感上接納新的環境、學生和教師,舒緩焦慮和緊張,也可以轉移幼兒的注意力。通過音樂,教師和幼兒之間可以自然的溝通。因此,在幼兒園教育中要充分發揮音樂的優勢,讓音樂成為幼兒園活動中的主旋律。
關鍵詞:幼兒園;音樂教學;音樂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22-017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2.110
學前教育中應以藝術教育為主,這在教育界已達成共識,讓幼兒們在藝術的海洋里感受到發自內心的快樂。音樂是直通人的情感內心的,當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還不夠完備的時候,音樂就是一個絕佳的溝通媒介。音樂的各種形式也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每一個人最初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從對世界的感性認識開始,慢慢過渡到理性認識,幼兒恰恰更需要對周圍的人和事物進行感性認識。在幼兒園的生活中,音樂可以成為幼兒最熟悉的語言,他們的感受力是最為靈敏的,他們對音樂的理解也是最敏感的。因此,面向幼兒開展音樂教學一方面要側重音樂的欣賞,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入基本的樂理知識。同時,在日常的幼兒園活動中都可以加入音樂的元素,這會給幼兒親切和熟悉的感覺,有助于他們習慣幼兒園的生活。結合工作經驗,我與各位分享有關幼兒園音樂教學如何開展這樣一個話題。 一、通過多通道的感官語言來進行音樂教育活動
音樂是接通人的情感的媒介,聽到音樂人們先有感受才會有接下來的想法和行動。因此,音樂教學中我們會自然的加入動作元素,通過肢體語言等來實現與幼兒的溝通。教師在音樂活動中的體態語是非常關鍵的,體態語就是教師在說話的同時或者唱歌的同?r用身體的動作和臉部的表情來與幼兒交流,這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也是有聲語言的一種輔助,幼兒可能不懂得教師說的話到底是什么含義,可是教師的體態語卻讓幼兒感到很容易理解。在學習新的歌曲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先給幼兒播放歌曲,再跟幼兒一起對歌曲本身進行討論,每句歌詞是什么意思啊?這句歌詞我們可以做出什么動作呀?臉上的表情該是什么樣的呀?這些都可以跟幼兒一起商量,師生一起對音樂作品進行編排,這個過程既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同時也使得幼兒感到非常的具有控制感,這是幼兒非常享受的。讓幼兒主動參與進來,包括在幼兒園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規范都可以讓幼兒一起參與制定,這是促進幼兒自我監控能力提高的一個好方法。當然,對于我們的音樂教育來說,參與感本就非常的基本和重要。 二、通過游戲化的教學,促進幼兒對音樂的興趣生成
音樂游戲是以發展幼兒的音樂能力為主要目的的游戲活動。培養幼兒的音樂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從而獲得很大的快樂,是最易為幼兒接受、喜愛、理解的一種綜合性藝術形式,是培養幼兒樂感和美感的一條有效途徑,也是融合音樂與游戲為一體的藝術教育形式。我們都知道,幼兒的年齡還很小,他們還處在對外界的事物高度關注和敏感的階段,他們就像一塊塊小海綿,吸收著外界所有的變化。因此,對于幼兒來說,一成不變的東西可能不會讓他們有太大興趣,可是如果一些出乎意料的事物出現他們就會非常感興趣。音樂教育中為了更好地激發幼兒的興趣,可以將游戲活動與音樂教育活動結合起來。首先,教師需要提前設計游戲化的場景,可以借助很多的輔助教具,包括圖片、音樂、布景、頭飾等,直觀的情境容易理解,感染力也強。讓幼兒從一開始就置身于音樂作品所表現的意境中去,激起幼兒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欲望,引領幼兒滿懷興趣地去參與。如在進行音樂游戲《小兔子乖乖》活動前,教師提前布置有小路和小房子的活動場景,讓幼兒分別裝扮成小兔子、兔媽媽和大灰狼的模樣,在《小兔子乖乖》的音樂背景下,幼兒很快被周圍的氛圍感染了,自然而然地進入了角色。當幼兒置身于優美的場景中,他們會感到非常的快樂,情感、動作和思想都處于快樂的狀態。如果說之前沒有對音樂本身太大的興趣的化,這樣一種教學安排實際上就已經將幼兒在游戲中的快樂延伸到了音樂中,由此建立起來對音樂的好感。 三、潛移默化的對幼兒進行音樂技能的訓練
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很強,他們可以接受一些專業的音樂技能訓練。要做到這一點也要注意方法,不能簡單地向對成人一樣進行知識的宣講,而是要一點點的從感受音樂開始,逐漸在音樂活動中進行滲透,每一次只講一個知識點就好,然后通過反復的訓練和感受讓幼兒體會音樂本身的一些細微的變化。慢慢的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力就會有顯著提升。通過教學,教給幼
兒歌唱、韻律活動、音樂欣賞、樂器演奏等方面的粗淺知識和技能,培養訓練幼兒的音高感、節奏感、音樂感、力度感和曲式感等基本的音樂素質。發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記憶力、想象力、表達力及創造力等方面的音樂能力,逐漸提高幼兒的音樂素養,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夠在這樣一個音樂啟蒙階段獲得一生的寶貴財富。 四、重視對幼兒開展音樂節奏的訓練,從培養幼兒的音樂情趣入手
音樂節奏訓練可以在日常音樂教學活動中有計劃地進行,這對幼兒是非常有益的。節奏性活動是幼兒喜歡的活動。針對這一特點,一方面通過拍手、拍腿、踏腳的動作來進行節奏訓練,另一方面是為幼兒提供一些打擊樂器,引導他們在有節奏的身體動作和運用樂器演奏活動中感受節奏性活動的興趣和美感。同時,在活動室內布置音樂角,引導幼兒自己擺弄節奏樂器,熟悉節奏樂器的音質、音色,幫助幼兒自己從敲打節奏樂器的活動中辨別各種樂器聲音的特色和性能,引導幼兒自己去探索,敲打節奏。教師要注意觀察了解他們喜歡什么樂器,喜歡什么樣的節奏和聲音,讓幼兒更好地使用各種節奏樂器,鼓勵他們多聽、多練、多感受。
總之,音樂是幼兒的特殊語言,音樂滲透到了幼兒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要不斷地挖掘幼兒音樂教育的方法,促進幼兒對音樂本身的理解,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在音樂活動中收獲快樂! 參考文獻:
[1] 王亞男.民間音樂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2] 高琳.幼兒園音樂教育生活化[D].山東師范大學,2014.
【淺談幼兒園音樂教學的開展】相關文章:
• 淺談幼兒園音樂教學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