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幼兒園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
其他論文 日期:2019-03-27 作者:聽、最悲傷的歌︺
幼兒園課程正在進行著一場根本性的變革。《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教育改革的關鍵就是教育觀念的轉變。筆者在實施《綱要》和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不斷學習、探討、實踐、總結經驗,摸索出幾項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教育新舉措。下面,結合實踐,淺談幼兒園課程改革的幾點思路:
一、運用以“過程模式”理念設計的低結構的教育是達成幼兒園課程改革預期目標的一個基本保證
低結構的課程,其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和組織開放性程度較高,陳述比較簡單,教師可再加工,甚至還可跟隨兒童的經驗而轉移。這就是說,它為教師和幼兒留有選擇、創造和生成活動的空間。在提供教育內容時,為教師根據具體的教育情境組織和實施教育內容留有充分的余地,給予教師許多選擇和生成活動的機會,這些機會主要通過“資料庫”“開放性問題”“案例和分析”“教研之窗”等途徑得以實現。教師在運用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利用這些途徑組織和實施與具體教育情境相適合的教育活動。
低結構的課程,教育評價的依據主要不是預設的目標,而是幼兒活動的主動性、參與性,是師幼間有意義的互動,是每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等等。在評價方面不是以目標的達成度作為評價的主要依據,而是關注幼兒的活動過程及教師的自我反思和專業成長。
二、建構“園本課程”是達成幼兒園課程改革預期目標的一個教育模式
大多數發達國家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訂有關學前教育的法規和綱要,但沒有統一的教材或教科書,幼兒教育機構的教育活動主要由教師自己確定。這就是說,在課程綱要的指導下,教師可以自己選擇活動材料,設計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講,建構“園本課程”是順理成章的事,因為只有這樣做,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以幼兒教育機構為本位的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做到“滿足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才有可能真正做到“讓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得到發展”。
我們認為現在讓幼兒園教師通過自主地和創造性地去實施幼兒園課程改革,要比讓他們自己花大力氣去設計和編制課程和教育活動更為有效,這樣,教師只需在如何創造性地運用由課程專家和有豐富經驗的教師編制的材料上下工夫,通過“課程園本化”的過程,使課程和教育活動能在最大程度上適合教育對象。
三、注重多元化教學是達成幼兒園課程改革預期目標的一個思維模式
結合幼兒園教育專業的特點,結合市場需求,確定本門課程的教學目標,并結合學科特點及學生實際,恰當、靈活地選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如討論法、觀察法、實習法等,并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采用案例教學、模擬教學、情境教學等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注重教學方法改進,主要體現在由以“教師為本”向以“學生為本”過渡,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比如有些內容讓學生自學,然后請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有些內容我們組織學生試講,進行模擬教學,學生充分體會到了他們才是課堂上的主角。在教學組織形式上,主張教師依據課程特點及學生實際,對個別教學、集體教學、分組教學等教學組織形式進行優化組合,因課而異、因人而異。同時,為了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模式,我們必須堅持研究性教學,引導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激發潛能。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及綜合素質的提高為一體。
四、加強科學教育技術內容是達成幼兒園課程改革預期目標的一個整合教育新理念
在科學教育活動中體現整合教育的理念,是指在堅持科學教育學科目標的前提下,同時關注其他學科的目標;或在堅持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同時,充分利用其他學科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達到活動整合的目的。以下是幾種較為常見的類型:
1、在科學教育活動中利用美術、
音樂、
舞蹈等藝術形式
在科學活動中,藝術形式既是幼兒表現科學認識的手段,又是宣泄情感的方式。教師通過美術、
音樂、
舞蹈等幼兒喜愛的藝術形式,既可以達成認知方面的目標,又可以激發幼兒的情感體驗。例如:秋天,教師在引導幼兒觀察菊花的同時,可以鼓勵幼兒進行寫生活動。幼兒不僅要觀察各種菊花的形態,還要藝術地表現各種各樣的菊花。通過創作、欣賞和分享的過程,幼兒的情感和認識得以交融。
2、在科學教育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語言
可以說,任何一個科學活動都離不開語言;也可以說,任何一個活動都有發展幼兒語言的機會。因此,在科學活動中教師要關注幼兒的語言發展,但絕不是教幼兒學習說話。過去,有些教師習慣于把“學習……詞語”“學會說……句子”等作為科學活動的目標,在科學活動中不厭其煩地糾正幼兒不太準確的詞語表達,讓幼兒重復練習某個“重要”的句式,等等,我們認為這些都是不必要的。事實上,科學活動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語言素材,即:表達內容,教師在科學活動中需要關注的是如何讓幼兒將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發現和疑惑、問題和回答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而不是用限定的詞句來束縛幼兒豐富的思想。
3、在科學教育活動中運用數學知識和技能
《綱要》將數學和科學同列為一個教育領域。事實上,科學和數學是兩種不同的學科,采用的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科學是一種實證的思維方式,而數學是一種抽象化的思維方式。但是,科學和數學這兩個學科又是密切聯系的。數學作為一種思維方式是認識世界的工具,它可以使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更加精確。在科學活動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數學這個工具,讓幼兒在獲得精確的科學經驗的同時,發展數學知識和技能。
新世紀的教育更加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成為今天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我們相信,隨著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只要我們努力實踐、積極探索,尋找一條符合我國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新路子,為幼兒園課程改革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是完全有可能的。
(作者單位:333000江西省景德鎮市委保育院)
【淺談幼兒園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相關文章:
• 幼兒園違規集體喂藥的背后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學生活化初探
• 幼兒園開展自然災害教育的意義
• 學前教育簡筆畫教學方法研究
• 養老院和幼兒園在一起
• 淺談幼兒園常規管理策略
• 幼兒園常規性音樂活動
• 幼兒園課堂提問的技巧與策略
• 幼兒園管理策略之我見
• 幼兒園主題角色游戲探討
• 幼兒園文化構建的思考
• 現代教育技術在幼兒園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