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安全工作是幼兒園中工作的基礎,是實現幼兒健康成長的保障。幼兒安全教育需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綜合利用幼兒園的環境展開工作。幼兒園安全教育的途徑需要從教師、園內設施與制度、幼兒體制三方面入手,而幼兒園安全教育方法需要從幼兒園的教學實踐入手,根據幼兒園的活動安排教育方法。本文從安全教育途徑和方法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以更好的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促進幼兒園安全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幼兒園;安全教育;途徑;方法
幼兒的安全問題影響著幼兒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時也影響著一個家庭的幸福快樂。幼兒園作為幼兒進行學習活動和自由活動的主要空間,其安全制度、安全設施等的設置以及安全教育的開展是影響幼兒安全的重要問題。因此,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需要幼兒園以及家長共同重視和承擔。在幼兒園內部,幼兒園需要根據幼兒的特點和幼兒園的環境特點,通過不同的途徑和方法把握安全教育的重點,提高幼兒園的安全水平。
一、幼兒園安全教育途徑分析
(一)提升教師素質,培養安全意識
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立足于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健康學習的目標,以防止幼兒在學習和活動期間遭遇到身體上的傷害為目的。幼兒在幼兒園遭受到的人身損傷主要是由于安全設施的不合理配置、幼兒園帶班教師的疏忽大意以及幼兒自身的活潑好動引起的。因此,針對這種情況,幼兒園必須要從教師素質出發,提高教師對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讓教師時刻注意幼兒的動向,保障安全隱患的及時排除,保障幼兒的安全。同時,幼兒園要針對教師展開安全教育工作,通過安全常識與知識教育、職業道德教育、法律法規教育等方式,組織教師參加安全工作培訓,提高教師的安全應急處理能力,促進教師安全素質的提升。另外,教師還應當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將安全問題放在幼兒園教育的首位,提高對幼兒安全的重視程度,為幼兒創造一個穩定安全的學習游戲環境。
(二)構建安全制度體系,排除園內安全隱患
安全制度體系是安全教育工作開展的制度保障,也能夠對教師及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定的制度約束。因此,幼兒園的安全教育工作需要從安全制度體系建設角度出發,制定符合幼兒園實際情況的安全規章制度,從法律法規的角度為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保障。例如,建立《托幼機構門衛制度》《食堂工作人員管理規章》《托幼機構安全教育評估工作》《托幼機構安全設施布置及易燃易爆品放置規定》,通過規章制度制定出違章違規行為的處罰標準和懲戒制度,將幼兒園教師及其工作人員的行為嚴格規范起來,防止出現違規違章操作行為。另外,幼兒園還應當對幼兒園的硬件設施及環境進行排查,組成具體負責幼兒園安全事故防范小組,及時發現并處理幼兒園的安全隱患,及時改進硬件設施,提高幼兒園的安全水平。幼兒園尤其要重視對教室、游樂設施、廚房、衛生間等環境的故障排查,做好這些區域的衛生、通風工作,保障幼兒活動環境的基本安全。
(三)增強幼兒體質,促進自我保護
由于當前幼兒普遍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幼兒的教育方式也過于保護,幼兒自身的身體素質和安全意識較差,特別是城市兒童,其心肺功能、運動機能都無法與身體成長水平相一致。總體來說,當前的幼兒不愿進行戶外活動,也很少參加運動和鍛煉,幼兒的肌肉沒有得到充分的活動和訓練,肌肉儲氧量較低,肌肉張力不足。因此,幼兒園應當針對幼兒的這個問題,鼓勵幼兒主動參與戶外活動,通過戶外的跑跳活動、小游戲等發生為學生提供蹦跳攀爬的機會,促使幼兒鍛煉身體、強化身體機能,增強幼兒體質,提高幼兒保護能力。
二、幼兒園安全教育方法介紹
(一)環境引導法
創設環境,通過具體的環境引導幼兒進行安全知識學習,利用幼兒對圖片、色彩、漫畫、動畫、聲音等的興趣引導幼兒學習安全知識,通過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促使幼兒養成安全行為的習慣。例如,通過安全知識板報的方式讓幼兒在顏色和圖片中體會到安全的重要性。再如,利用幼兒園的墻體裝飾繪制出“不要攀爬,小心摔傷”“欄桿危險,不要攀爬”等用語和圖片的標識,讓幼兒從充滿安全標識的環境中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讓幼兒在實施某些動作之前相互警告、小心行事。
(二)情感體驗法
情感體驗法主要是利用幼兒對活動直接的感受和體驗,從幼兒的情感角度引導幼兒的安全意識。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能夠調動自身的感官,充分理解和體會到安全事故所帶來的沖擊,也能夠充分理解安全的重要性。因此,情感體驗法是一種能夠調動幼兒參與到活動過程中。例如,幼兒教師可以設計出一個“保護眼睛”的活動,讓幼兒首先蒙上眼睛然后教師做出一個動作,讓幼兒猜一猜這個動作,然后讓幼兒掙開眼睛,教師重新做這個動作讓幼兒識別。通過這樣對比的過程,讓幼兒體會到保護眼睛的重要性,然后教師再針對保護眼睛體會應當注意的事項,保障每個幼兒能夠體會到活動的精神。
(三)游戲體驗法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參加的活動,游戲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也能夠讓幼兒在一種輕松自由的環境中理解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對安全教育的理解,同時利用游戲讓幼兒學習自救的基本技能,掌握自由活動的規范。例如,幼兒通常都會對警察充滿崇拜感,也經常會在平常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警察抓小偷”的活動,而教師可以利用幼兒的這種心理,讓幼兒充當警察的角色,幫助其他小朋友過馬路、看紅綠燈,讓幼兒掌握爸爸媽媽的姓名、電話以及住址,并引導幼兒學會電話報警等安全知識。
(四)生活場景法
生活是最好的老師。生活實踐的素材是學習安全知識的好方法,利用生活中的場景讓幼兒學習安全知識,豐富幼兒的生活體驗。例如,教師充分利用幼兒在幼兒園中的生活場景,通過對幼兒晨檢活動、午餐活動、室外活動、自由訓練、集體活動等日常活動,引導幼兒養成安全行為的習慣。晨檢活動時,教師可以對幼兒攜帶的物品進行檢查,然后對幼兒講解小刀、小珠子等物品的危險性,提醒幼兒不要攜帶這些物品,以免扎傷自己、傷害到其他小朋友。
結束語
當前我國的幼兒園教育研究已經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其中的安全教育途徑和教育方法研究也越來越深入。針對幼兒園的安全教育活動,幼兒園要從幼兒活剝好動的特點出發,根據幼兒園的布局和環境設置具體的方法對幼兒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引導幼兒有意識的實施安全行為,自覺遵守安全規則,學會自我保護技能,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小群.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安全教育中的應用――以《幼兒防火及火災自救》動漫專題片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4)
[2] 王秋俠.幼兒園安全教育現狀及對策的分析[J].中國證券期貨.2013(07)
[3] 季紅平.試論幼兒園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廣西教育.2012(41)
【淺析幼兒園安全教育途徑與方法】相關文章:
• 幼兒園安全管理的思考
• 幼兒園安全工作現狀及防范策略
• 淺談幼兒園的安全教育
• 淺談幼兒園安全教育
• 探析幼兒園安全管理方法
• 淺談幼兒園安全教育
• 如何完善幼兒園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幼兒園戶外活動安全防范的有效研究
• 幼兒園安全教育與管理措施探析
• 淺談幼兒園日常安全工作管理
• 促進幼兒園安全教育的有效渠道探討
• 有關幼兒園的安全教育問題分析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