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保健工作一直以來是幼兒園工作的重中之重,因為只有擁有了健康的身體和心理,才能使幼兒開心快樂的生活;學習;成長。所以從事健康教師以來,我一直把做好幼兒衛生保健工作,提高幼兒的身心素質列為工作的重點。那么如何做好幼兒的衛生保健工作呢?下面我就淺談下自己的認識:
一、 做好全園的衛生消毒工作
定期培訓教師、保健員。食堂人員。使她們掌握正規的消毒方法和衛生保健知識,按時做好班級,樓道,辦公室及活動場所各個角落的衛生消毒工作,記好消毒記錄。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流通,玩具,毛巾、水杯、至少每周消毒兩次,防止交叉感染,并教育幼兒保持清潔,被褥、床單勤洗勤曬。食堂人員必須持健康證上崗,刀、菜板、盆、抹布等做到生熟分開,洗涮干凈,食具一餐一消毒,對食物的采購嚴格把關,預防食物中毒和腸道傳染病的發生。搞好幼兒進食衛生,培養幼兒不偏食、不吃零食的好習慣。
二、教育和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幼兒階段正是習慣培養和養成的最佳時期,教師應要求幼兒每天衣著干凈整潔、勤剪指甲,勤洗澡,班級備有剪刀,檢查過程中對沒有剪指甲的小朋友給與幫助并及時進行健康教育。培養幼兒飯前便后用流動水洗手,并教會正確的洗手五步法。飯后培養幼兒漱口習慣,使幼兒知道保護好牙齒要從小做起。幼兒的毛巾,水杯,枕巾,被褥都印有幼兒的照片,做到專人專用。定期評出衛生之星,衛生班級來增強師生們的意識。
三、做好傳染病的預防工作
認真做好晨午檢及全日的觀察及室內室外衛生消毒工作,做好晨午檢及消毒記錄。定期對老師進行各種常見傳染病的知識培訓,班級定期開展傳染病預防活動課。在傳染病流行期間,對傳染病患者必須早期發現和早期診斷,對患病幼兒或疑似病兒要早期隔離和早期治療,要教育家長不要把患傳染病的幼兒帶到如幼兒園等公共場所去。也要通過板報和傳單的形式讓其他家長了解預防傳染病的常識與方法。提醒家長們為幼兒按規定時間做好預防接種工作。使幼兒在傳染病流行時產生足夠的免疫力。幼兒園每天最少給幼兒一個小時的室外活動時間,只有安排適當的鍛煉和活動,才能增強幼兒體質和抗病能力。
四、做好幼兒心理衛生保健
現在的孩子大多嬌慣有個性,所以教學與游戲中必須了解幼兒的心理特點,制定出有助于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學活動。還要防止和改變幼兒獨占,孤僻、膽怯、孺弱等異常心理,要改變不正確的教育方法,盡可能的正確引導、要幫助幼兒克服任性、固執的不良性格。對特俗性格幼兒定期做好家訪,及時與家長溝通、家園合作,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幼兒良好的智力和非智力品質,為幼兒今后健全的人格、更好地學習、發揮特長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五、科學合理的營養膳食
因為幼兒正處于生長發育迅速的時期,所以必須供給幼兒合理、平衡的膳食和營養才能滿足幼兒的身體需要。每周按標準有計劃地制定好食譜,做好一日三餐一水果的搭配,主食與副食的搭配,也就是要注意米與面食的搭配,葷與素的搭配,甜與咸的搭配,干與稀的搭配,蔬菜與水果的搭配,動物蛋白質與植物蛋白質的搭配。真正意義上的做到使幼兒吃得好。
六、定期為幼兒做好健康檢查
首先新生入園時嚴審體檢表和《預防接種證》》,體檢合格才能入園;每學期為幼兒進行的體重,視力、齲齒、家族遺傳史等方面的檢查與調查,建立幼兒成長檔案,為幼兒定期做好身體狀況的分析,觀察比較幼兒是否符合本年齡段幼兒成長發育的標準、同時讓家長第一時間掌握孩子的健康狀況。
七、幼兒意外事故的預防
定期為老師做好常見意外安全事故方面的培訓,每學期定期為幼兒開展安全教育課。能夠根據幼兒的性格特點,科學合理的安排好一系列常見情況的模擬訓練,如磕傷、扭腳、挫傷、鼻中塞入異物、突然昏迷、溺水、觸電等意外事故的緊急處理。更要讓幼兒了解安全常識,遠離危險懂得自我保護,才能避免意外傷害的發生。
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是不可有絲毫松懈的,我們必須認真貫徹《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及衛生部門文件精神,結合本園的實際情況,堅持樹立 “健康”、“安全第一”的指導思想。不斷增強師生的健康衛生常識及意識,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幼兒的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單位:大安市第一幼兒園)
【淺談幼兒園的衛生保健工作】相關文章:
• 淺析當今幼兒園教師的角色定位
• 幼兒園績效管理的思考和探索
• 幼兒園面試闖關秘笈
• 幼兒園素質教育應“以人為本”
• 創建農村幼兒園特色活動
• 淺談在幼兒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 提高幼兒園數學操作活動的有效性
• 電化教學在幼兒園的應用
• 提升幼兒園管理效能的探索
• 利用鄉土資源 活化幼兒園的課程
• 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的指導策略
• 農村幼兒園音樂欣賞活動教學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