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主題活動就是圍繞一個主題,以幼兒為主體進行觀察、學習、探索的一種活動。它是現在幼兒園普遍使用的一種活動形式,個人從主題的選定、擴展、主題如何貫穿一日生活、與環境相融合并使家長也參與活動幾方面來談談自己的做法。
關鍵詞:幼兒園;主題活動
幼兒園主題活動被廣泛認可是因為它貼近生活、有核心、有主體,并且能夠以幼兒意志為出發點,充分滿足幼兒求知欲、調動幼兒主動性。在經過整合后有助于經驗的梳理和知識面的擴展。以下是個人開展主題活動中的幾點做法:
一、主題的選定
1.滿足幼兒的興趣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因此主題的選定在符合幼兒身心及年齡特點的基礎上,還應該是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這樣才能將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的內化吸收。比如幼兒在自主游戲的過程中被螞蟻吸引,我們便可以此為契機開展《螞蟻》的主題。
2.?M足幼兒的需要
幼兒的需要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是心理需要,另一方面是身體需要。
。1)心理需要。比如小班幼兒初次與父母分開,會產生分離焦慮的情緒,那么主題就可以設定為《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上中班后幼兒自我意識萌芽可以選定《我》為主題。
。2)身體需要。比如《小小營養師》的主題可以幫助幼兒梳理各種食物的屬性,引導他們合理飲食會讓身體更健康。
3.幫助幼兒融入社會。
說到底我們培養的是社會人,因此有必要開展社會性質的主題,比如《各行各業》、《我的祖國》等,以此幫助幼兒了解社會、適應社會。
二、主題內容的擴展
1.根據幼兒的興趣和需要進行擴展
可以利用談話活動、問卷調查等形式了解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比如通過“問題墻”的形式進行擴展,在間斷的談話過程中分別將幼兒的疑問都記錄在上面,并根據“問題墻”整合為“問題樹”,既能滿足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又清晰明朗的勾勒出了主題的網絡圖。
2.抓住教育契機有目的的擴展
這一點需要老師有敏銳的觀察力以及讀懂幼兒的能力,能夠抓住教育契機進行擴展。比如主題《螞蟻》的開展過程中發現螞蟻合作搬食物,老師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馬上進行“分工合作”的擴展。
三、主題與一日生活相融合
幼兒園的主題活動不單是集中活動,而應該是指貫穿了幼兒一日生活的那條主線。同樣以《螞蟻》為例,晨間可以開展和主題相關的觀察、談話、喂食等活動;戶外時可以開展和螞蟻有關的游戲或體能鍛煉,比如“螞蟻爬”、“螞蟻搬豆”;餐前和幼兒一起分享有關螞蟻的故事;區域活動投入和螞蟻有關的材料等。主題以一條長線的形式串起了一日生活中的點滴。
四、環境映射主題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逼鋵嵵黝}和環境是一種共生的關系,主題是環境的外化,環境是主題的內化,兩者互利共生,因此要做好主題活動,就要重視環境隱形教育的作用。
1.環境的創設要突出主題內容。比如《螞蟻》的主題墻著重與土地和蟻窩,其他的內容可以通過探索和學習逐步完善;閱讀區可以提供和螞蟻有關的書籍,幫助幼兒尋找答案、擴展認識;建構區可以投放螞蟻窩的圖片引導幼兒進行搭建;科探區可以投入放大鏡和培養皿等等。
2.創設能和幼兒互動的主題環境。創設環境時除了美觀和裝飾作用,同樣要重視實效性。比如《螞蟻》的主題用到了各種各樣的圖片,這些圖片除了裝飾活動室、突顯主題,同樣也可以服務于幼兒、服務于區域中的主題活動。
五、主題與家園共育
主題活動的開展不只是局限在幼兒園,還可以合理利用家長資源將教育環境擴大化。例如,老師可以請家長配合搜集圖片、書籍,還能讓幼兒帶動家長參與延伸活動。就以《螞蟻》為例,給螞蟻喂食的過程中可能會生成“螞蟻喜歡什么食物”、“他們吃不完的食物怎么辦”等問題,在幼兒園不能全部解決的情況下,可以增設“一起來探索”板塊,讓幼兒和家長一同帶著問題去探索或查閱資料,然后請小朋友來分享他們共同探索的結論。
事實證明主題活動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主動性,促進幼兒在觀察、學習、探索中建構知識體系。今后我也會不斷探索,進一步挖掘主題活動的魅力。
參考文獻:
[1]《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 李季湄 馮曉霞.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2]《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 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02.9 第2版
【幼兒園主題活動之我見】相關文章:
• 師徒制在新手幼兒教師中的培養
• 淺析幼兒園自制玩教具的現狀
• 幼兒園的美育途徑淺議
• 學前教育專業高職學生教學簡筆畫研究
• 幼兒園“幾何”教學的策略
• 不可忽視孩子的幼兒園社交
• 探究幼兒教育革新的新觀念
• 提高幼兒園班級宣傳欄的有效性
• 幼兒園混齡教育問題與發展前景
• 淺談如何促進和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
• 淺議農村幼兒園環境的創設
• 幼兒園音樂教學存在的幾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