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階段是人格受環境制約的發展時期,是人格培養的最重要時期。幼兒園開展禮儀教育,是將禮儀品格教育播撒到每個孩子心田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我園開展園本禮儀教育課程以來,幼兒的禮儀品格教育達到了一定的高度,為幼兒的后續學習、生活和未來走向社會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在一日活動中培養幼兒的禮儀
從幼兒早上來園,到幼兒離園,我們就確定幼兒每日生活的常規。例如:進園向老師和同伴問早,教育孩子尊敬長輩,與小朋友友好相處,來園后做值日生為小朋友們服務,知道關心別人,培養為集體服務的能力。在盥洗活動中,要求幼兒按先后次序排隊洗手,使用自己的毛巾,不大聲吵鬧,節約用水等。注意養成良好習慣,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二、結合主題活動理解禮儀的涵義
幼兒園的主題課程中幾乎都隱含著行為禮儀教育因素。我們在開設園本禮儀課程時和課題組教師一起充分挖掘、精心設計,將禮儀教育與主題教育有機結合,使幼兒更懂得禮儀的涵義。比如
音樂活動“不再麻煩好媽媽”的教學中,為了引導幼兒理解不再麻煩好媽媽,我們開展了“紅花送媽媽”“我做媽媽的小幫手”活動。在活動中幼兒不僅學到了勞動技能,更體驗到愛媽媽的情感,使他們在認知、情感、行為三方面達到了統一。
三、家園共育促進幼兒禮儀品格的教育
開展禮儀教育以來,我們利用家長學校、家長會、家園共育欄對家長進行幼兒禮儀教育重要性的培訓講座,使家長的教育觀念有了轉變,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為孩子作表率,并主動帶孩子外出,讓孩子深入地體驗生活,以現實生活中的榜樣激發孩子的積極情感;使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性、連續性,讓幼兒在和諧友愛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四、結合環境,禮儀教育滲透化
我們幼兒園在走廊中有意布置一些有關禮貌言行的掛圖,盡量使乏味的禮貌用語具體化、情境化。設計的環境,使其具有暗示性。以圖畫和
兒歌的鮮活生動的表現手法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到良好的行為。利用幼兒園區域活動和幼兒一起收集廢舊物品投放到活動中,使幼兒懂得不浪費及廢物利用的道理。和幼兒一起共同評選本月的禮儀標兵。隨時對幼兒的每一點進步都加以鼓勵和贊揚,進一步調動幼兒學習禮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編輯 趙飛飛
【淺談幼兒園禮儀教育的有效開展】相關文章:
• 幼兒園中的傳統節日教育
• 淺談幼兒園區域游戲環境的構建
• 推動公民辦幼兒園齊發展
• 怎樣開展幼兒園的數學活動
• 探微幼兒教師的培訓現況及對策
• 淺談幼兒園打擊樂教學
• 信息化背景下幼兒園德育教育研究
• 信息化教育資源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
• 幼兒園兒童歌謠教學法探討
• 探討幼兒園運用人作為游戲材料
• 幼兒園戶外操類活動分析
• 馬來西亞幼兒園的入園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