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山谷回音真好聽》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感受歌曲中用音樂表現回聲的方法,體驗歌曲中的強與弱,引發幼兒對于回音現象的興趣,初步了解回音的原理,嘗試表現回聲,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山谷回音真好聽》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引發幼兒對于回音現象的興趣,初步了解回音的原理。
2、感受歌曲中用音樂表現回聲的方法,體驗歌曲中的強與弱。
3、嘗試表現回聲。
4、認真傾聽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5、感受歌曲柔和、舒緩的旋律,理解歌詞的含義。
活動準備:
1、課件《小兔淘淘》、磁帶《山谷回音真好聽》
2、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感受聲音的“強與弱”。
活動過程:
一、律動“郊游”導入
——在音樂聲中師生共同表演律動
——導入錄像。
二、出示課件(揭示回音的原理)
觀看第一段視頻,教師提問:
——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到底是誰在罵淘淘?(提醒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使用文明用語)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聲音?它是什么?(回聲)
——回音和原來的聲音有什么不一樣?(聲音的大小不一樣、回音越來越模糊、回音是斷斷續續的、回音一直在重復)
觀看第二段視頻,教師提問:
——為什么會有回音呢?(小朋友根據自己的經驗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大山中喊話,聲音向遠方傳去,在傳播的過程中,遇到大山就返回來了,這就是我們聽到的回音。
——我們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回音呢?(地下室、停車場、樓梯口、空房子等)
——請小朋友做一個回音的游戲。
三、游戲
——教師做喊話者,請幼兒扮回音。
四、欣賞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
第一次欣賞
——小朋友聽到歌里唱的什么了?
——音樂里有回音么?你是怎么聽出來的?他是怎樣唱的?
——哪一句是表現原來的聲音?哪一句是表現回音的?
第二次欣賞
——出現回聲的地方老師注意提醒,注意感受音樂在表現原來的聲音和回聲時強弱的不同。
第三次欣賞
——將幼兒分兩組,面對面的站好,跟音樂表演,在唱到回聲時,一組是唱原來的聲音、一組唱回音 。
五、談話結束
活動反思:
回音較為抽象,孩子能聽得見但看不見、摸不著。要理解它的產生原因是重難點。孩子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如何理解這些抽象的文字,讓靜變動、化難為易呢?本次科技活動借助“”小兔淘淘在山中喊話”的動畫片直觀形象地向孩子們展示了一個生活中最常見的現象——回音。小朋友都能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回答,很多幼兒在生活中注重觀察,他們都能想到生活中很多地方有回音。
為了增加樂趣我設計了“回音的游戲”,我覺得這個環節的設計比較好,但在這個環節的處理時,我只注重了讓孩子去模仿,模仿時注意一個聲音高,一個聲音低,卻沒有關注孩子的回聲的模糊、斷斷續續的、回音的重復這一點處理得不好。我要靈活地掌握幼兒的每一個問題,讓幼兒把每一個環節都學透,掌握牢固。
小百科:山谷,指兩山間低凹而狹窄處,其間多有澗溪流過。
【幼兒園大班教案《山谷回音真好聽》含反思】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大班教案《庫企企》
下一篇:幼兒園大班教案《熊和小孩》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