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喂小動物吃餅干》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數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發展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進一步感知3以內的數量,并按量的多少把物體歸類,樂意參加點數活動,大膽判斷物體的數量是否一樣多,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喂小動物吃餅干》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 進一步感知3以內的數量,并按量的多少把物體歸類。
2、 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3、 樂意參加點數活動,大膽判斷物體的數量是否一樣多。
4、 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過程:
1、復習感知3以內的的數量。
游戲:按數量指令,點數不同顏色的小餅干。
(評析:孩子有正確辨別紅、黃、藍、綠顏色的經驗。我分別以不同布偶小動物的口吻,讓孩子分別按不同小動物喜歡的顏色找相應數量的“餅干”,能較好激發孩子的操作興趣,大多數孩子都能正確找出相應顏色相應數量的“小餅干”。)
2、學習判斷數目的多少,并按量歸類。
(1) 出示貼有數字的大嘴小動物分類盒,提出,按數量“喂小動物吃餅干”的操作要求。
(2)讓幼兒找出相同數量,不同形狀的各種小餅干,擺在桌面上。
(3)幼兒按數量給小動物喂不同形狀的餅干。
(評析:讓孩子找出同樣數量不同形狀的餅干,主要讓幼兒感知數量是不受物體形狀等因素影響的;把按數量找出的餅干擺在桌面上,目的是可以檢驗幼兒是否掌握;喂餅干的操作游戲,幼兒喜歡,但具體喂小動物時,一些幼兒出現沒有按要求的數量喂,而是隨意,只是感受喂動物的興趣中。)
3、小結幼兒的學習情況。
4、延伸活動:利用幼兒用書,完成“小兔種菜”操作練習。
反思:
結合學習目標,活動采取小班孩子喜歡小動物的共同愛好,分別利用布偶動物,以擬人化的口吻引導孩子循序漸進的進行操作游戲,通過點數“餅干”和“喂餅干”的過程,幫助孩子在游戲的操作過程中,直觀感知數量的多少。把餅干擺在桌面上的環節,可以讓老師快速直接驗證孩子掌握數量的情況;但對于在“喂小動物”環節中,一些孩子沒有按數量喂,而是興趣在不停的“喂”,尊重這些孩子的興趣,對于按數量歸類的掌握,可以通過不同形式的延伸活動,幫助他們鞏固掌握。
小百科:餅干“烤過兩次的面包”,是從法語的bis(再來一次)和cuit(烤)中由來的。它是用面粉和水或牛奶不放酵母而烤出來的,可作為旅行、航海、登山時的儲存食品,在戰爭時期用于軍人們的備用食品也是非常方便適用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喂小動物吃餅干》含反思】相關文章:
上一篇:幼兒園小班教案《小貓玩球》
下一篇:幼兒園小班教案《相同配對》含反思
微信客服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