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目測數群》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數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發展目測數群和順接數的能力,嘗試用先目測一部分再接著數完全部的數數方法,感知10以內的數量,感知計數方法的多樣性及趣味性,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目測數群》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先目測一部分再接著數完全部的數數方法,感知10以內的數量。
2.發展幼兒目測數群和順接數的能力
3.感知計數方法的多樣性及趣味性。
4.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準備:
1. 教具準備:PPT
2. 學具準備:黑白灰串珠、數字卡片、
3. 操作冊:第7-8頁
活動過程:
(一) 導入活動:
1. 玩游戲:“出手指,說數字”
老師出5以內的手指,幼兒快速說出數字,看誰說的又對又快。
2. 游戲:“接著數”
老師說出一個數字,請幼兒說出這個數字后面的一個數字,看誰說的又對又快。
(二)集體活動
師: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對,春天來了,大自然的一切都在變化著,現在我們一起去找春天。在找春天時,我會和小朋友們來比賽,當我們看到景物時,老師會提出一個問題,我們看看誰說的又對又快。
第一幅:春天來了,溫暖的春風吹著,人們走出家門高興地放風箏。問:有幾個人?2
第二幅:小草從地下鉆出來,一朵朵野花都開了。
問:有幾朵花? 3
第三幅 :漂亮的蝴蝶也飛來了。問:有幾只?4
第四幅:遠處一片粉色的世界,原來是桃花開了。5
問:有幾棵桃樹?
問:為什么老師這么快就說出答案了,你知道嗎?老師這里有個好辦法:我先數出這邊的,再接著往后數另一邊的,這種方法叫目測
第五幅:春風輕輕地吹著,柳樹吐出了點點嫩芽。
問:有幾棵柳樹? 6
第六幅:天氣漸漸暖和了,河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從泥洞里爬出來,它們撲通撲通的跳到河里。 請問: 有幾只青蛙?6
第七幅:小魚兒們快樂的游來游去。請問:有幾條魚?7
第八幅: 小鴨子們也嘎嘎嘎的游來了。
請問:有幾只鴨子?7
第九幅: 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問:有幾只燕子?9
師小結:春天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不僅找到了美麗的春天,還學會了先目測一部分,再接著往后數完全部的數數方法,這個方法可讓我們更快地數出一群物體的數量
(三)分組活動
1.數點物對應板。
2.兩人目測黑白灰串珠。
3.操作冊
(四)游戲活動“出手指”
教師舉起雙手,左右手同時各出幾個手指,幼兒目測后,說出總數,如:左手出3,右手出5 ,幼兒說出8.依以上方法,兩個幼兒一組,一個出手指,一個說總數。也可以每人同時伸出一只手,看誰先說出總數
(五)交流小結
活動反思:
所謂目測就是要求幼兒用小眼睛一看就知道一堆物品是多少個。隨著幼兒認知能力的發展,在數學方面,中班幼兒能目測1—5的數量,也就是說,小朋友不用一個一個的邊用手指點,邊在心里數,而是一看就能報出數量,再通過接著數,讓幼兒知道這個方法就是比一個一個點數快得多呢。讓孩子先看一堆的一共是幾個(一下就看出來,先可以少一點,慢慢的可以加多再練習)再接著往下數。最后的得出的數就是總數了。目測的本領學會了孩子會覺得很開心的,
集體活動新授知識點時,教授方法可以由簡單到難逐步提升,以促使幼兒更容易掌握新知識,剛開始的時候,幼兒還不會應用目測的方法,通過反復幾次的練習,幼兒很快會掌握該方法。老師可以誘導孩子先用眼睛數5個,再用手指點數后邊的。漸漸地他們也覺得這個方法好用,也產生了數數的興趣。最后,我們做個小結:目測數群是很簡單卻很快的數數方法。幼兒能積極參與活動。
不足:在集體時和幼兒比比哪個辦法數的快就更好了
小百科:目測用眼睛估測距離、高度和角度的方法。
【幼兒園中班教案《目測數群》含反思】相關文章:
•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教案《蝸牛和黃鸝鳥》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公開課教案《測量物體的輕重》
• 幼兒園大班教案《有趣的滾動》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數學優質課教案《好吃的糖果》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按規律排序》含反思
• 中班數學教案《南瓜爺爺找鄰居》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下學期數學教案《比較厚薄》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數學下學期教案《小小郵遞員》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認識圖形》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數花朵》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蔬菜水果分一分》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教案《7的分解組成》含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