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多角度分類》含反思
數學教案 日期:2019-12-31 作者:很好聽的BBS用戶名字
大班教案《多角度分類》含反思適用于大班的數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積極地參與活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能從多個角度來分類,嘗試自己說出分類的標準,在同一分類標準下能將物品分完,培養幼兒觀察、分析的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多角度分類》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能從多個角度來分類,嘗試自己說出分類的標準,在同一分類標準下能將物品分完。
2、積極地參與活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觀察、分析的能力。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重點難點
1.引導幼兒觀察,找出物體的某種特征,并進行多角度分類。
2.讓幼兒明白自己在選擇了一項分類特征時,要始終按同一標準進行。
活動準備
1、 教具準備:“分類娃娃”。
2、 學具準備:“分類娃娃”、水果圖片、扣子、彩色積木、彩筆若干。
3、 《操作冊》。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生互相問候。
游戲:五只猴子蕩秋千。幼兒一邊念兒歌,一邊做相應的動作。
2.集體活動。
創設情境:十個娃娃來做客,他們各有特色,如何分類想一想,找出相同的放一起。
①請幼兒操作學具“分類娃娃”,說說自己分類的方法,如按性別分,按衣服樣式分,按動作分等,鼓勵幼兒從多角度進行分類,發展幼兒擴散性思維。
②請幼兒翻開《操作冊》,看圖提問:圖上有幾只雞寶寶?再請幼兒把這些小雞分成兩部分,試試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如按類型分,出殼的雞寶寶有9只,未出殼的雞寶寶有6只等。
3.分組活動。
第一組:分“水果”。將圖片中的水果按顏色、大小、有葉無葉、單個或成串等不同特征分類,并動手擺一擺。
第二組:分積木。先將積木按大小、顏色、形狀等不同特征進行分類,再用彩筆在記錄紙上記錄,并思考:是積木多,還是紅色積木多?
第三組:分扣子。將盤中的扣子分成兩類,說說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如按大小形狀、顏色、材料、有眼無眼進行分類等。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請幾名幼兒講講自己在活動中的分類方法,教師小結。引導幼兒收拾學具。
教學反思
教學活動還可以延伸:
1. 在區角活動中,對玩具、文具等進行多角度分類。
2.利用日常活動中的排隊游戲,練習分類。
3.對于能力強的幼兒,可在分組活動過程中滲透物體的包含關系,例如分組活動中第二組,當幼兒將積木按顏色、大小、形狀進行分類后,可請幼兒點數分類后的積木數量和積木總數,說說是紅積木多還是積木多,是圓形積木多還是積木多等。
4.家長和幼兒一起完成《操作冊》。
小百科:分類,是指按照種類、等級或性質分別歸類。
【幼兒園大班教案《多角度分類》含反思】相關文章:
• 幼兒園中班教案《比較6以內數量》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數學優秀教案《認識人民幣》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認識上下》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分一分》
• 幼兒園小班數學上學期教案《輕和重》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分類》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6-9的相鄰數》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教案《小小飛機場》
•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小貓咪咪》含反思
•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7的加減》含反思
• 幼兒園中班數學公開課教案《菊花要送給誰》含反思
• 幼兒園小班教案《按形狀分類》含反思